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42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和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能是薄壁结构的圆柱体,其壁厚范围在2~5mm之间,所述的其中一个圆形面为网点面,成型排列有若干网点,另一圆形面则能根据实际来选择进行镜面工艺处理抑或是蒙砂工艺处理,而所述圆柱面上则设置有光源;其中所述网点均呈圆柱体,其高度在0.1mm~0.5mm,而网点面上网点与网点之间的间距X及排列方式是由其直径Y和相隔间距X决定,所述直径Y和相隔间距X的数据便是各网点在网点面上的位置坐标函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内全发射原理,导光板内部全反射的光线在和网点发生反射时可改变其反射方向,达到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达到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达到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照明灯其导光板的导光原理是: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边缘侧壁,光源所发射的光线通过导光板侧壁入射到导光板的内腔中。其中导光板其内腔壁面都是平整光滑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能让光线在导光板内经过若干次全反射后再从导光板的另一侧侧面射出,这种导光板一般使用塑料板制作而成,其尺寸普遍比较大,厚度亦比较厚,若想在上方做相应的激光网点提升折射率,那只能直接在平面塑料板上通过激光打点的方式实现的,然而,这样的生产工艺有其的局限性:
[0003]1)光学设计方面的局限性:由于其网点是通过激光打点的方式在平面塑料板上雕刻而成,所以设计网点只能通过改变网点之间的间距XY和网点的直径YX来调整光学效果,并且同一个导光板其网点的直径Y是一定的,不能在同一个导光板中实现多种网点直径Y的排布方式,唯有改变导光板网点之间的间距XY,以调整光学效果;
[0004]2)工艺流程的局限性:产品不稳定性、生产速度较慢、生产成本高、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其由导光板及成型在所述导光板上的网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能是薄壁结构的圆柱体,即是由一个圆柱面和两个圆形面组成,其壁厚范围在2~5mm之间,所述的其中一个圆形面为网点面,其表面成型排列有若干网点,另一圆形面则能根据实际来选择进行镜面工艺处理抑或是蒙砂工艺处理,而所述圆柱面上则设置有光源;其中所述网点均呈圆柱体,其高度在0.1mm~0.5mm,而网点面上网点与网点之间的间距X及排列方式是由其直径Y和相隔间距X决定,所述直径Y和相隔间距X的数据便是各网点在网点面上的位置坐标函数。
[0007]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和其上方的网点均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注塑成型制成。
[0008]优选的,注塑成型出所述导光板的模具,其上方的网点是通过激光雕刻成型的。
[0009]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还能是呈正方体的多边形薄壁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利用了内全发射原理,导光板内部全反射的光线在和网点发生反射时可改变其反射方向,所以被改变反射方向的部分光线会通过导光板的另一侧射出,达到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
[0012]本技术与内壁面是平整光滑的导光板相比,通过设计网点来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与以往工艺所生产出来带网点的导光板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提升,具体分别在于本技术通过注塑工艺的一次成型,可减少传统导光板在生产工艺的中间环节,脱离了以往
在塑料板上激光打网点的局限性,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和产品一致性,且还能给用户在设计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网点的设置和定位方式,本技术导光板上的网点设计可以在其上设计更多种参数,根据网点的直径Y及网点与网点之间的间距X来确认其在导光板上的坐标,解决了在同一个导光板上其网点的直径Y、间距X是一定的问题,从而提高导光板亮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网点排列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其由导光板(1)及成型在所述导光板(1)上的网点(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能是薄壁结构的圆柱体,即是由一个圆柱面和两个圆形面组成,其壁厚范围在2~5mm之间,所述的其中一个圆形面为网点面,其表面成型排列有若干网点(2),另一圆形面则能根据实际来选择进行镜面工艺处理抑或是蒙砂工艺处理,而所述圆柱面上则设置有光源;其中所述网点(2)均呈圆柱体,其高度在0.1mm~0.5mm,而网点面上网点(2)与网点(2)之间的间距X及排列方式是由其直径Y和相隔间距X决定,所述直径Y和相隔间距X的数据便是各网点(2)在网点面上的位置坐标函数。
[0018]其中,所述导光板(1)和其上方的网点(2)均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注塑成型制成。
[0019]其中,注塑成型出所述导光板(1)的模具,其上方的网点(2)是通过激光雕刻成型的。
[0020]其中,所述导光板(1)还能是呈正方体的多边形薄壁结构。
[0021]本具体实施例以上述方案为例,并结合图2至图3说明。
[0022]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侧面(圆柱面)射入导光板的内部,射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光线A是直接射向网点的,由于网点是一个具有变化曲率半径的微小结构,光线A射向该网点后,经过网点反射后,再射向经过镜面工艺处理或蒙砂工艺处理的圆形面,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光线A可以射出经工艺处理的圆形面,到达所要照射的工作面;若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A又会经过所述工艺处理后的圆形面全反射到网点圆形面,进入第二次循环反射,在经过若干次反射之后,光线A基本上都射出导光板,到达工作面。第二部分光线B,首先没有射向网点,而是射向非网点区域,由于其入射角是大于临界角的,那么光线B会重复反射,直到遇到网点且进入光线A的情况为止。
[0023]本技术利用了内全发射原理,导光板内部全反射的光线在和网点发生反射时可改变其反射方向,所以被改变反射方向的部分光线会通过导光板的另一侧射出,达到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
[0024]本技术与内壁面是平整光滑的导光板相比,通过设计网点来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与以往工艺所生产出来带网点的导光板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提升,具体分别在于本技术通过注塑工艺的一次成型,可减少传统导光板在生产工艺的中间环节,脱离了以往在塑料板上激光打网点的局限性,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和产品一致性,且还能给用户在设计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网点的设置和定位方式,本技术导光板上的网点设计可以在其上设计更多种参数,根据网点的直径Y及网点与网点之间的间距X来确认其在导光板上的坐标,解决了在同一个导光板上其网点的直径Y、间距X是一定的问题,从而提高导光板亮度的均匀性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具的侧发光导光板结构,其由导光板(1)及成型在所述导光板(1)上的网点(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能是薄壁结构的圆柱体,即是由一个圆柱面和两个圆形面组成,其壁厚范围在2~5mm之间,所述的其中一个圆形面为网点面,其表面成型排列有若干网点(2),另一圆形面则能根据实际来选择进行镜面工艺处理抑或是蒙砂工艺处理,而所述圆柱面上则设置有光源;其中所述网点(2)均呈圆柱体,其高度在0.1mm~0.5mm,而网点面上网点(2)与网点(2)之间的间距X及排列方式是由其直径Y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轩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利比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