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35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卷条机、破碎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卷条机匹配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破碎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卷条机一侧上方,所述挤压组件匹配安装在破碎组件底端,且所述破碎组件与挤压组件匹配安装,所述挤压组件的输出端与卷条机的输入端匹配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原料进行再次的辅助破碎处理,保证了原料的均匀度,且利用气缸驱动限位板在挤压仓内部滑动进行限位固定处理,同时启动两组电推杆,进而推动两组挤压板做相靠近工作,继而实现了对挤压仓内部原料进行初步的挤压处理,保证了原料的紧实度,保证了成品的精度,避免原料松散造成后续成品不紧密的状况。料松散造成后续成品不紧密的状况。料松散造成后续成品不紧密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卷条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艾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艾有浓烈香气,主根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且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中国。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及草原地区,同时在日常使用中,通常将艾绒制成卷装进行使用,且传统的卷条机在使用时,往往未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因此由于存在原料的大小尺寸不一,因此影响了后续成品状态,增大了工作人员后续返工率,同时传统的卷条机在进行上料时,往往未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压实处理,影响了整体成品率。
[000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卷条机在使用时,往往未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因此由于存在原料的大小尺寸不一,因此影响了后续成品状态,增大了工作人员后续返工率,同时传统的卷条机在进行上料时,往往未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压实处理,因此极易导致后续加工完成的成品原料紧实度较差,影响后续使用效果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传统的卷条机在使用时,由于存在原料的大小尺寸不一,因此影响了后续成品状态,同时传统的卷条机在进行上料时,往往未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压实处理,因此极易导致后续加工完成的成品原料紧实度较差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卷条机、破碎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卷条机匹配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破碎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卷条机一侧上方,所述挤压组件匹配安装在破碎组件底端,且所述破碎组件与挤压组件匹配安装,所述挤压组件的输出端与卷条机的输入端匹配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且所述底座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加工仓、料斗、下料台、下料管以及驱动部,所述加工仓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料斗匹配安装在加工仓顶端,所述下料台匹配安装在加工仓内部底端两侧,所述下料管安装在加工仓底端,所述下料管端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驱动部安装在加工仓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下料台整体采用倾斜状结构,且所述下料台的导向方向与下料管匹配安装,可对原料进行导流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两组电机、两组破碎辊,两组所述电机匹配安装在加工仓侧壁,两组破碎辊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加工仓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破碎辊平行安装,且两
组所述破碎辊匹配啮合,两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两组破碎辊传动连接,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提升了整体加工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仓、下料通道、两组电推杆、两组挤压板、气缸、限位板以及导向架,所述挤压仓安装在加工仓底端,所述下料通道安装在挤压仓底端,且所述下料通道与卷条机输入端连通,两组所述电推杆对向安装在挤压仓内壁两侧,两组所述挤压板对向安装在挤压仓内部两侧,且两组所述挤压板与两组电推杆匹配安装,所述导向架安装在挤压仓背部,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挤压仓内部,所述限位板尾端通过安装连接板与导向架滑动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挤压仓与连接板之间,且所述挤压仓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匹配的卡块,推动两组挤压板做相靠近工作,继而实现了对挤压仓内部原料进行初步的挤压处理,保证了原料的紧实度,提升了整体加工效率。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有破碎组件,在驱动部的配合使用下,启动两组电机,进而带动两组破碎辊在加工仓内部进行啮合转动,进而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提升了整体加工效果,随之利用下料台的辅助下,全面的对破碎完成的原料进行导向处理,随之通过下料管将原料进行下级输送,提升了整体加工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挤压组件,利用气缸驱动限位板在挤压仓内部滑动进行限位固定处理,同时启动两组电推杆,进而推动两组挤压板做相靠近工作,继而实现了对挤压仓内部原料进行初步的挤压处理,保证了原料的紧实度,提升了整体加工效率,便于卷条机进行后续再次压实绕卷工作,保证了成品的精度,避免原料松散造成后续成品不紧密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挤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卷条机;3、加工仓;4、料斗;5、下料台;6、下料管;7、电磁阀;8、电机;9、破碎辊;10、挤压仓;11、下料通道;12、电推杆;13、挤压板;14、气缸;15、限位板;16、导向架;1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卷条机2、破碎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卷条机2匹配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破碎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卷条机2一侧上方,所述挤压组件匹配安装在破碎组件底端,且所述破碎组件与挤压组件匹配安装,所述挤压组件的输出端与卷条机2的输入端匹配安装。
[0021]进一步,所述底座1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且所述底座1整体采用钢材压制
而成;
[0022]进一步,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加工仓3、料斗4、下料台5、下料管6以及驱动部,所述加工仓3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1上方,所述料斗4匹配安装在加工仓3顶端,所述下料台5匹配安装在加工仓3内部底端两侧,所述下料管6安装在加工仓3底端,所述下料管6端处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驱动部安装在加工仓3内部,在驱动部的配合使用下,启动两组电机8,进而带动两组破碎辊9在加工仓3内部进行啮合转动,进而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提升了整体加工效果,随之利用下料台5的辅助下,全面的对破碎完成的原料进行导向处理,随之通过下料管6将原料进行下级输送,提升了整体加工效率;
[0023]进一步,所述下料台5整体采用倾斜状结构,且所述下料台5的导向方向与下料管6匹配安装,可对原料进行导流处理;
[0024]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两组电机8、两组破碎辊9,两组所述电机8匹配安装在加工仓3侧壁,两组破碎辊9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加工仓3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破碎辊9平行安装,且两组所述破碎辊9匹配啮合,两组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两组破碎辊9传动连接,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再次破碎处理,提升了整体加工效果;
[0025]进一步,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仓10、下料通道11、两组电推杆12、两组挤压板13、气缸14、限位板15以及导向架16,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卷条机(2)、破碎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卷条机(2)匹配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破碎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卷条机(2)一侧上方,所述挤压组件匹配安装在破碎组件底端,且所述破碎组件与挤压组件匹配安装,所述挤压组件的输出端与卷条机(2)的输入端匹配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且所述底座(1)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加工仓(3)、料斗(4)、下料台(5)、下料管(6)以及驱动部,所述加工仓(3)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1)上方,所述料斗(4)匹配安装在加工仓(3)顶端,所述下料台(5)匹配安装在加工仓(3)内部底端两侧,所述下料管(6)安装在加工仓(3)底端,所述下料管(6)端处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驱动部安装在加工仓(3)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5)整体采用倾斜状结构,且所述下料台(5)的导向方向与下料管(6)匹配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艾绒卷条机可调式自动上料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正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