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17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所述变形玩具车可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变形玩具车包括车本体和车身组件,车本体上下可移动地设置于车身组件内部,车本体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变形玩具车处于第一形态时,第一本体伸出车身组件,第二本体位于车身组件内;按压车本体,车本体相对于车身组件移动,第一本体进入车身组件内,第二本体相对车身组件伸出,变形玩具车由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形方式新颖,变形动作生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小朋友玩家的玩耍兴趣。玩家的玩耍兴趣。玩家的玩耍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玩具车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技术介绍

[0002]玩具车作为广受小朋友喜爱的玩具,包括仿真车、遥控车或变形车等,尤其是变形玩具车因其可变化的造型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现有变形玩具车的玩法单一,动作单调,趣味性较低,玩家的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变形方式新颖,变形动作生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小朋友玩家的玩耍兴趣。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可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身组件和车本体,所述车本体上下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身组件内部,所述车本体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0006]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车身组件,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车身组件内;
[0007]按压所述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本体进入所述车身组件内,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车身组件伸出,所述变形玩具车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玩具车,可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本体和车身组件,所述车本体上下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身组件内部,所述车本体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车身组件,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车身组件内;按压所述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组件移动,所述第一本体进入所述车身组件内,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车身组件伸出,所述变形玩具车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身组件上并与所述车本体传动连接;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车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按压所述车本体,所述车轮组件随所述车本体联动,所述车轮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组件运动至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所述变形玩具车由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车本体和所述车轮组件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车身组件枢接,且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轮组件连接;配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配合件与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车轮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配合件随所述车本体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车轮组件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配合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组件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车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车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导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车本体和所述车轮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与所述车轮组件连接,且所述传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车身组件枢接;配合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配合件抵压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配合件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向件穿设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配合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组件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车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车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一端抵接时,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配合件移动,所述配合件进而带动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车轮绕所述转轴转动,直至所述配合件运动至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二端抵接时,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配合件反向移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