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15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属于旅游用品领域。包括登山杖本体和伞杖,所述的伞杖上设有伞面,所述的伞面由若干根伞骨支撑,若干根伞骨远离伞面的端部均铰接设置在滑套上,所述的滑套滑动于伞杖上,所述的伞杖远离登山杖本体的端部设有抵块,所述的登山杖本体远离伞杖一端的外围部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侧且相互对置设置的手握环,两个手握环之间具有设置在登山杖本体内且与登山杖本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杆。其优点在于可当雨伞和登山杖使用,达到一杖两用多功能的作用。达到一杖两用多功能的作用。达到一杖两用多功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


[0001]本技术属于旅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

技术介绍

[0002]在旅游时我们经常会携带雨伞,不仅能够挡雨还能遮挡太阳保护自己的皮肤。但当我们在旅游中具有爬山项目时,我们需要额外带一根登山杖,而为了携带方便只能携带一把雨伞或一根登山杖,势必需要放弃其中一件物品,这就意味着皮肤会被晒伤或被淋湿或在登山过程中受体力影响不能攀爬至较高处。因此需要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登山杖,既能登山用,又能遮雨挡阳。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旅游登山杖[专利申请号:CN201621111939.6],它包括手柄、杖体和杖尖,所述手柄安装在杖体的顶部,所述杖尖安装在杖体的底部,所述手柄包括单片机、GPS定位装置、报警按钮、无线传输装置、推动开关、凹槽和外壳,所述报警按钮与GPS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杖体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蜂鸣器和LED灯,所述蜂鸣器和LED灯均与推动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上均设置有弹性圆珠,所述第三支杆设置有缺口和储物装置;该旅游登山杖功能多样化,设置有GPS定位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在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旅游APP进行求助。但该装置还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和伞杖,所述的伞杖上设有伞面,所述的伞面由若干根伞骨支撑,若干根伞骨远离伞面的端部均铰接设置在滑套上,所述的滑套滑动于伞杖上,所述的伞杖远离登山杖本体的端部设有抵块,所述的登山杖本体远离伞杖一端的外围部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侧且相互对置设置的手握环,两个手握环之间具有设置在登山杖本体内且与登山杖本体转动连接的支撑杆。
[0007]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登山杖本体的端部内设有放置腔,所述的支撑杆放置于放置腔内,两个手握环分别位于放置腔的两侧,所述的放置腔的顶部连通有凹槽,所述的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入凹槽侧壁中。
[0008]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还设有与登山杖本体呈垂直设置的平面。
[0009]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滑套滑动于两段螺纹线之间,所述的滑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块,两个转块分别能与两段螺纹线螺接。
[0010]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滑套的端部设有一圈卡圈,所述的卡圈
的直径大于滑套的直径,所述的滑套延伸入转块内,且所述的转块设有与卡圈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卡圈滑动于卡槽内。
[0011]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登山杖本体与伞杖滑动连接,所述的登山杖本体接近伞杖的一端上设有盲孔,盲孔的中轴线与登山杖本体的中轴线同轴心设置,所述的伞杖的端部设有滑动于盲孔内的延伸杆,所述的盲孔与延伸杆之间连接有卡接结构。
[0012]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贯穿登山杖本体和盲孔的横向槽,所述的延伸杆上设有若干个可与若干个横向槽对齐的中间槽,每一横向槽内均穿设有卡轴,所述的卡轴贯穿与横向槽对齐连通的中间槽。
[0013]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贯穿登山杖本体和盲孔的横向槽,所述的延伸杆上设有若干个可与若干个横向槽对齐的中间槽,每一横向槽内均穿设有卡轴,所述的卡轴贯穿与横向槽对齐连通的中间槽。
[0014]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登山杖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若干根卡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板上,所述的第二卡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卡轴一一对应的卡孔,所述的卡轴能延伸入对应的卡孔内。
[0015]在上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中,所述的卡孔内壁上覆盖有橡胶层。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中的登山杖本体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伞杖上设有伞面。在当雨伞使用时,手握登山杖本体,撑开伞面;在当登山杖使用时,收拢伞面,手握支撑杆,且伞杖与地面接触。达到一杖两用多功能的作用。
[0018]2、本技术中登山杖本体与伞杖之间滑动连接,且登山杖本体与伞杖之间还连接有卡接结构。在当登山杖使用时,还能够根据升高以及使用的舒适程度调节登山杖的长度,并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2是登山杖的示意图;
[0021]图3登山杖本体端部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2的展开示意图。
[0023]图中:登山杖本体10、伞杖11、伞面12、伞骨13、滑套14、抵块15、手握环16、支撑杆17、放置腔18、凹槽19、转轴20、平面21、转块22、卡圈23、盲孔24、延伸杆25、卡接结构26、横向槽27、中间槽28、卡轴29、第一卡板30、第二卡板31、卡孔32、第一卡接孔33、第二卡接孔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结合图1

4所示,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10和伞杖11,所述的伞杖11上设有伞面12,所述的伞面12由若干根伞骨13支撑,若干根伞骨13远离伞面12的端部均铰接设置在滑套14上,所述的滑套14滑动于伞杖11上,所述的伞杖11远离登山杖本体
10的端部设有抵块15,所述的登山杖本体10远离伞杖11一端的外围部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侧且相互对置设置的手握环16,两个手握环16之间具有设置在登山杖本体10内且与登山杖本体10转动连接的支撑杆17。
[0026]在本技术中,在当雨伞使用时,手穿过两个手握环16并握住登山杖本体10,通过滑动滑套14,从而将伞面12打开。在当登山杖使用时,滑动滑套14收拢伞面12,接着转动支撑杆17从而将支撑杆17延伸出登山杖本体10,在使用时,支撑杆17充当把手作用。
[0027]所述的登山杖本体10的端部内设有放置腔18,所述的支撑杆17放置于放置腔18内,两个手握环16分别位于放置腔18的两侧,所述的放置腔18的顶部连通有凹槽19,所述的支撑杆17通过转轴20与凹槽19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20的两端分别延伸入凹槽19侧壁中。
[0028]在本技术中,转轴20延伸入凹槽19内且与凹槽19滑动连接,转轴20不会左右晃动,支撑杆17隐藏在放置腔18内。在当登山杖使用时,支撑杆17从两个手握环16中间穿过。
[0029]所述的凹槽19的底部还设有与登山杖本体10呈垂直设置的平面21。
[0030]在当登山杖使用时,支撑杆17以转轴20为中心进行翻转且翻转至与平面21相抵,由于平面21与登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包括登山杖本体(10)和伞杖(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杖(11)上设有伞面(12),所述的伞面(12)由若干根伞骨(13)支撑,若干根伞骨(13)远离伞面(12)的端部均铰接设置在滑套(14)上,所述的滑套(14)滑动于伞杖(11)上,所述的伞杖(11)远离登山杖本体(10)的端部设有抵块(15),所述的登山杖本体(10)远离伞杖(11)一端的外围部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侧且相互对置设置的手握环(16),两个手握环(16)之间具有设置在登山杖本体(10)内且与登山杖本体(10)转动连接的支撑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登山杖本体(10)的端部内设有放置腔(18),所述的支撑杆(17)放置于放置腔(18)内,两个手握环(16)分别位于放置腔(18)的两侧,所述的放置腔(18)的顶部连通有凹槽(19),所述的支撑杆(17)通过转轴(20)与凹槽(19)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20)的两端分别延伸入凹槽(19)侧壁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9)的底部还设有与登山杖本体(10)呈垂直设置的平面(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杖(11)上设有两段螺纹线,所述的滑套(14)滑动于两段螺纹线之间,所述的滑套(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块(22),两个转块(22)分别能与两段螺纹线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挡雨的旅游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14)的端部设有一圈卡圈(23),所述的卡圈(23)的直径大于滑套(14)的直径,所述的滑套(14)延伸入转块(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剑飞王丹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