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晶专利>正文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9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建筑模板注入量无法控制、钢筋容易凝固时变形以及无法控制灌注不同大小问题;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注模外壳;所述注模外壳内部安装有内部拼接拉板,且注模外壳内部滑动安装有余料收集板;所述注模外壳包括注模上壳;所述注模上壳底端面与前端面共同开设有一处注料上槽,且钢筋配合插孔位置与钢筋插孔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侧端承接板与侧端插接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使用过程中能够自由拆卸板体,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随混凝土板不同来更换或是切割板体。不同来更换或是切割板体。不同来更换或是切割板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楼层较高的情况而言,越来越多的施工者选用混凝土板,而混凝土板在制作过程中有较多的问题,稍不留意就会造成使用时质量的较大变化,质量参差不齐,在建筑中使用将会严重影响建筑质量。
[0003]现有的混凝土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注入的量不易把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注入过多导致在温度变化时,内部密度不均导致使用时硬度不足,并且钢筋在凝固时插入,极易造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钢筋因为混凝土凝固,而造成密度改变使得钢筋在使用过程中无法组合,加上管理人员的疏忽,往往钢筋实际长度长于板体过多导致无法使用组装,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混凝土板模具往往使用一次性板体无法调节,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切割板体。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模外壳(1);所述注模外壳(1)内部安装有内部拼接拉板(2),且注模外壳(1)内部滑动安装有余料收集板(3);所述注模外壳(1)底端面安装有滑动固定卡板(4),且注模外壳(1)后端面安装有配合干燥装置(5);所述注模外壳(1)包括注模上壳(101)、注模下壳(102)、注料上槽(103)、上连接螺纹孔(104)、钢筋插孔(105)、上端螺纹孔(106)、后端通风上孔(107)、注料上槽(103)注料下槽(108)、钢筋配合插孔(109)、下连接螺纹孔(1010)、后端通风下孔(1011)、底端配合柱(1012)、顶端橡胶卡块(1013)、T形配合孔(1014);所述注模上壳(101)底端面与前端面共同开设有一处注料上槽(103),且注料上槽(103)底端面右侧方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的上连接螺纹孔(104);所述注模上壳(101)顶端面呈上下对称状开设有钢筋插孔(105),且注模上壳(101)顶端面中心处开设有一处上端螺纹孔(106);所述注料上槽(103)后端面下侧方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的后端通风上孔(107);所述注模上壳(101)底端面边缘开设有呈T形轴结构的T形配合孔(1014);所述注模下壳(102)顶端面以及前端面开设有一处注料下槽(108);所述注料下槽(108)底端面呈上下对称状开设有钢筋配合插孔(109),且钢筋配合插孔(109)位置与钢筋插孔(105)位置相对应;所述注料下槽(108)右端面上侧方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的下连接螺纹孔(1010),且下连接螺纹孔(1010)位置与上连接螺纹孔(104)位置相对应;所述注料下槽(108)后断面开设有一处后端通风下孔(1011),且后端通风下孔(1011)位置与后端通风上孔(107)位置相对应;所述注模下壳(102)顶端面边缘处安装有底端配合柱(1012),且每根底端配合柱(1012)顶端面均安装有一块顶端橡胶卡块(10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拼接拉板(2)包括顶端转动手柄(201)、上端螺纹柱(202)、中部承接板(203)、侧端插接板(204)、侧端配合阀门(205)、侧端螺纹柱(206)、侧端承接板(207)、辅助插接板(208)、上端支撑管(209)、侧端支撑管(2010)、配合插接孔(2011)、斜面滑动块(2012)、侧端支撑孔A(2013)、顶端螺纹槽(2014)、侧端支撑孔B(2015)、滑动配合槽(2016)、顶端配合插孔(2017)、侧端螺纹槽(2018)、侧端滑动块(2019)、侧端支撑孔(2020)、侧端配合支撑孔(2021)、侧端配合槽(2022);所述中部承接板(203)为长方形板体,且中部承接板(203)顶端面开设有一处顶端螺纹槽(2014);所述中部承接板(203)呈前后对称状分别开设有两处配合插接孔(2011),且中部承接板(203)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块斜面滑动块(2012);所述斜面滑动块(2012)左端面前后两侧呈对称状分别开设有两处侧端支撑孔A(2013);所述顶端螺纹槽(2014)内部螺接有一根上端螺纹柱(202),且上端螺纹柱(202)顶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顶端转动手柄(201);所述中部承接板(20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侧端插接板(204);所述侧端插接板(204)内侧方分别对应于中部承接板(203)位置开设有一处滑动配合槽(2016),且滑动配合槽(2016)与斜面滑动块(2012)滑动相连接;所述侧端插接板(204)顶端面开设有五处顶端配合插孔(2017),且滑动配合槽(2016)内部平直端开设有四处侧端支撑孔B(2015);所述侧端承接板(207)顶端面中心处开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
申请(专利权)人:杨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