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94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加热器,包括加热腔体和控制盒,加热腔体内设置有将加热腔体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加热片,加热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发热电路组件,加热腔体的上下面对称设置有五条水流筋,水流筋与水平设置在加热腔体中部的加热片分别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隔成六个流区,加热腔体的进水端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腔体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陶瓷加热片的双流道双面加热,使加热流体受热更均匀;通过将发热电路印刷在陶瓷基材上,取代传统的管道加热,工艺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尤其是一种双面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即热式水加热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加热器一般采用陶瓷管上的印刷电路作为发热元件,但是陶瓷管发热元件成型复杂,成本较高,管道排布,体积庞大,且陶瓷管的内壁为中空,加热电路印刷在管外壁,导致所有发热区比价集中,使得流体水温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加热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加热器,采用双面加热,充分让水带走加热片的热量,使加热器加热流体水温更稳定可靠。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加热器,包括加热腔体和控制盒,加热腔体内设置有将加热腔体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加热片,加热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发热电路组件。
[0005]进一步的,加热腔体的上下面对称设置有五条水流筋,水流筋与水平设置在加热腔体中部的加热片分别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隔成六个流区。
[0006]进一步的,加热腔体的进水端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腔体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加热腔体的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有热传导口、传导型腔、膨胀型腔和出水型腔。
[0008]进一步的,加热腔体上方盖设有热传导铜片,热传导铜片上设置有温控器。
[0009]进一步的,热传导铜片和温控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保险丝,加热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保险丝的温度保险丝卡槽。
[0010]进一步的,加热片为陶瓷加热片,发热电路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片上下表面的发热丝电路和设置在发热丝电路外部的发热丝保护层。
[0011]进一步的,控制盒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
[0012]进一步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腔体出水温度的控制器和用于与热传导铜片相连的晶闸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陶瓷加热片的双流道双面加热,使加热流体受热更均匀;通过将发热电路印刷在陶瓷基材上,取代传统的管道加热,工艺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图4是图2中的A

A面示意图;
[0019]图5是图3中的B

B面示意图;
[0020]图6是图2中的C

C面示意图;
[0021]图7是图2中的D

D面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的加热片示意图。
[0023]图中1.加热腔体,2.控制盒,3.加热片,4.水流筋,5.流量计,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热传导口,9.传导型腔,10.膨胀型腔,11.出水型腔,12.热传导铜,13.温控器,14.温度保险丝,15.温度保险丝卡槽,16.发热丝电路,17.发热丝保护层,18.外壳,19.控制电路板,20.控制器,21.晶闸管,22.第一流道,23.第二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3所示,一种双面加热器,包括加热腔体1和控制盒2,加热腔体1内设置有将加热腔体1分隔成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的加热片3,加热片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的发热电路组件。
[0025]采用双面加热,充分让水带走加热片3的热量,使加热器加热流体水温更稳定可靠。
[0026]加热腔体1的上下面对称设置有五条水流筋4,水流筋4与水平设置在加热腔体1中部的加热片3分别将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分隔成六个流区。
[0027]第一流道22被加热腔体1内的五条水流筋4与陶瓷加热片3分隔成第1~6流区,第一流道22的水流方向同加热腔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水流经过第一流道22后在加热腔体1底部混合,然后在底部流向第二流道23,第二流道23同样被加热腔体1内的五条水流筋4与陶瓷加热片1分隔成第7~12流区。第一流道22与第二流道23流道区的形成最小间隙在0.1mm,即水流筋4与加热片3的最小间隙为0.1mm,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形成与陶瓷加热片3长度方向的流向。
[0028]加热腔体1的进水端设置有流量计5和第一温度传感器6,加热腔体1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通过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更加安全,保证水温的稳定。
[0029]加热腔体1的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有热传导口8、传导型腔9、膨胀型腔10和出水型腔11。
[0030]加热腔体1上方盖设有热传导铜片12,热传导铜片12上设置有温控器13。热传导铜片12和温控器13之间设置有温度保险丝14,加热腔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保险丝14的温度保险丝卡槽15。温度保险丝14固定在加热腔体1的温度保险丝卡槽15内,保证热传导铜片12与温控器13和温度保险丝14直接接触。
[0031]控制盒2包括外壳18和设置在外壳18内的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路板19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腔体1出水温度的控制器20和用于与热传导铜片12相连的晶闸管21。
[0032]控制电路板19上有晶闸管21,晶闸管21与热传导铜片12相连,控制电路板19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可以根据上位机要求,控制加热腔体1的出水温度。
[0033]如图4~7所示,水流经过流量计5的进水口进入,经过流量计5的腔体,经流量计5的出水口进入加热腔体1的进水口,在加热腔体1的进水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水流进入加热腔体1的进水口后,进入加热腔体1的第一流道22,从第一流道22的第1~6流区流向第二流道23的第7~12流区,然后在加热腔体1内部依次经过传导型腔9,膨胀型腔10,出水型腔11,在出水型腔11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控制电路板19上设置有MCU,MCU即为控制器20,MCU与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流量计5、温控器13和温度保险丝14相连,MCU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和流量计5的参数,来控制陶瓷加热片3的加热功率,达到控制出水温度,同时加热器上设置温控器13和温度保险丝14,保护加热器加热过载。
[0034]如图8所示,加热片3为陶瓷加热片,发热电路组件包括设置在加热片3上下表面的发热丝电路16和设置在发热丝电路16外部的发热丝保护层17。陶瓷加热片3可设置有一个回路加热电路,或者2~4个加热回路。
[0035]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加热器,包括加热腔体(1)和控制盒(2),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腔体(1)内设置有将加热腔体(1)分隔成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的加热片(3),加热片(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的发热电路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腔体(1)的上下面对称设置有五条水流筋(4),水流筋(4)与水平设置在加热腔体(1)中部的加热片(3)分别将第一流道(22)和第二流道(23)分隔成六个流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腔体(1)的进水端设置有流量计(5)和第一温度传感器(6),加热腔体(1)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腔体(1)的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有热传导口(8)、传导型腔(9)、膨胀型腔(10)和出水型腔(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养党桂彬郑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联德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