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蒙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74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涉及建筑工程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内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一端面固定有导向柱,桩基本体内表面且位于第一耳板上方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桩基本体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矩形口;桩基本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一端面等距固定有第二耳板;相邻两第二耳板之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插板;插板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销柱、挤压板和插板的使用,在组合桩插入地基后再将插板呈环形插入地基土壤中,增加了组合桩固定的稳定性,增大了组合桩的抓地力,解决了现有组合桩插入地基中不稳定容易影响地表建筑的稳定性的问题。不稳定容易影响地表建筑的稳定性的问题。不稳定容易影响地表建筑的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技术介绍

[0002]在地表上兴建建筑物之前,常在地基上打下组合桩,这是目前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常用的桩是提供承载力来承担上部建筑物重量的,有的基础底下土质很差,达不到相应承载力来承担上面的建筑物重,选用桩基础,一端与建筑物相连,一端与深处的好土质或者岩石相连,用它支撑起整个建筑物。
[0003]目前的组合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直接竖直插入地面,但是这样方式存在组合桩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而且现有的组合桩在承重之后会存在下沉的情况,导致固定效果不佳,影响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通过销柱、挤压板和插板的使用,在组合桩插入地基后再将插板呈环形插入地基土壤中,增加了组合桩固定的稳定性,增大了组合桩的抓地力,解决了现有组合桩插入地基中固定不稳定且在承重过后容易下沉容易影响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内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一端面固定有导向柱,所述桩基本体内表面且位于第一耳板上方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所述桩基本体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矩形口;所述桩基本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一端面等距固定有第二耳板;相邻两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板一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一端固定有三角块;所述桩基本体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与挤压板相配合的销柱。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位置通过销轴与插板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板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耳板一端开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一端开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销柱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板相配合的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板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00mm,所述桩基本体外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销柱、挤压板和插板的使用,在组合桩插入地基后再将插板呈环形插入地基土壤中,使得插入土壤中的组合桩不仅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力而且还受到水平方向或者倾斜一定角度方向上的土壤的挤压作用力,增加了组合桩固定的稳定性,增大了
组合桩的抓地力,避免了现有组合桩插入地基中固定不稳定且在承重过后容易下沉影响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的问题。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桩基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B

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2中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1中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图2中挤压板和插板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
桩基本体,2

销柱,3

挤压板,4

插板,5

销轴,101

第一耳板,102

导向柱,103

限位环,104

矩形口,105

支撑板,301

第二耳板,302

固定板,303

第一通孔,304

第二通孔,401

限位槽,402

固定圆柱,403

三角块,404

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8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桩基本体1,桩基本体1内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一耳板101,第一耳板101一端面固定有导向柱102,桩基本体1内表面且位于第一耳板101上方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103,桩基本体1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矩形口104,挤压板3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00mm,桩基本体1外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105。
[0028]桩基本体1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板3,挤压板3一端面等距固定有第二耳板301,挤压板3一端固定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一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03,第二耳板301一端开设有与销轴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304。
[0029]相邻两第二耳板301之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插板4,相邻两第二耳板301之间的位
置通过销轴5与插板4转动连接。
[0030]插板4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102相配合的限位槽401,插板4一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402,固定圆柱402一端固定有三角块403,插板4一端开设有与销轴5相配合的第三通孔404。
[0031]桩基本体1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与挤压板3相配合的销柱2,销柱2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板302相配合的凹槽。
[0032]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33]使用时,首先利用打桩机将桩基本体1打入地基中,然后将销柱2插入桩基本体1内部和挤压板3配合接触,利用打桩机敲打销柱2,销柱2所受到的冲击力推动挤压板3向下移动,挤压板3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耳板301一端转动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桩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本体(1)内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一耳板(101),所述第一耳板(101)一端面固定有导向柱(102),所述桩基本体(1)内表面且位于第一耳板(101)上方的位置固定有限位环(103),所述桩基本体(1)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矩形口(104);所述桩基本体(1)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板(3),所述挤压板(3)一端面等距固定有第二耳板(301);相邻两所述第二耳板(301)之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插板(4);所述插板(4)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导向柱(102)相配合的限位槽(401),所述插板(4)一表面固定有固定圆柱(402),所述固定圆柱(402)一端固定有三角块(403);所述桩基本体(1)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与挤压板(3)相配合的销柱(2)。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王皓朱惜惜
申请(专利权)人:王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