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472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饲喂系统;包括主机箱、主机箱的前部开设有门,主机箱的内部由隔板将其分割为驱动轮室和从动轮室,驱动轮室内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设在主机箱外部的电机相连,驱动轮的两边圆周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轮齿,所述从动轮室内平行设有两条纵向支撑,两条纵向支撑之间设有从动轮,从动轮的轴固定在两条纵向支撑上,从动轮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凹槽,从动轮前后的纵向支撑上分别设有加强板,与主机箱右侧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输料管内设有塞盘链条;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上料且不污染饲料,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喂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饲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大型养猪场多为立体化养殖,由于养殖区数量庞大,并且分不同楼层,饲料的投喂和供应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现有的做法是每个楼层设置多个投料点,由人工进行上料,成本很高,工作效率也很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管道自动化上料,循环供料,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饲喂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机箱,主机箱的前部开设有门,主机箱的内部由隔板将其分割为驱动轮室和从动轮室,驱动轮室内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设在主机箱外部的电机相连,驱动轮的两边圆周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轮齿,所述从动轮室内平行设有两条纵向支撑,两条纵向支撑之间设有从动轮,从动轮的轴固定在两条纵向支撑上,从动轮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凹槽,从动轮前后的纵向支撑上分别设有加强板,与主机箱右侧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输料管内设有塞盘链条,塞盘链条绕过从动轮和驱动轮后穿装在设在从动轮室底部的第二输料管内,第二输料管穿过从动轮室的外部通过第一转盘与第三输料管相连,第三输料管通过第二转盘与第四输料管相连,第四输料管通过第三转盘与第一输料管相连,第四输料管通过第四转盘与第五输料管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上设有与其相连的上料斗,上料斗的底部通过输粉绞龙与第二输料管相连通,第四输料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口。
[0005]优选地,所述的主机箱上从动轮室的外侧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设在主机箱外侧的第一导向滑轮,第一导向滑轮的下部设有配重支撑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两个加强板之间,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滑轮和设在配重支撑杆顶端的第二导向滑轮后与钢丝绳另一端设置的配重块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的若干个轮齿中单个轮齿的轮齿边缘角度为136
°
,驱动轮上靠近隔板的单个轮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0公分。
[0007]优选地,所述的若干个轮齿中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距离大于塞盘链条上单个塞盘的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的从动轮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置的凹槽的宽度与塞盘链条的宽度相适配,驱动轮两边圆周上分别设置的若干个轮齿的宽度与塞盘链条的宽度相适配。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在一条直线上,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与第四输料管平行设置,第三输料管和第五输料管平行设置,第一输料管与第五输料管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二输料管和第三输料管之间的夹角为45
°

[0010]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的结构相同,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与水平面倾斜45
°
角设置,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和
第四转盘均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设有与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和第五输料管其中之一相连的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和第五输料管其中之一的连接处缠绕有橡胶条,橡胶条的外部缠绕有铝箔胶带,铝箔胶带的外部固定有喉箍,喉箍通过螺栓和自锁螺母固定,螺栓和自锁螺母的方向朝向地面,所述壳体内设有叶轮,叶轮的主轴通过法兰盘与壳体相连接,叶轮的轮盘上设有与塞盘链条相适配的滑槽,叶轮的外表面设有扇叶形凹槽,扇叶形凹槽与叶轮的边缘处设有开口,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橡胶密封条。
[0011]优选地,所述的塞盘链条包括若干个圆盘单元,若干个圆盘单元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单个圆盘单元内设有第二加强筋,若干个圆盘单元的直径占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和第五输料管直径的80%—85%。
[0012]优选地,所述的主机箱的顶部边缘靠近门的位置设有导水槽。
[00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输料管与主机箱外部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缓冲板。
[0014]本技术通过主机箱驱动塞盘链条转动,塞盘链条在输料管内转动进行输料,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上料且不污染饲料,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转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转盘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转盘与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塞盘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0023]如图1、2、3、4、5、6、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饲喂系统,包括主机箱1,主机箱1的前部开设有门36,主机箱1的内部由隔板2将其分割为驱动轮室3和从动轮室4,驱动轮室3内设有驱动轮5,驱动轮5与设在主机箱1外部的电机6相连,驱动轮5的两边圆周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轮齿7,所述从动轮室4内平行设有两条纵向支撑8,两条纵向支撑8之间设有从动轮9,从动轮9的轴固定在两条纵向支撑8上,从动轮9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凹槽10,从动轮9前后的纵向支撑8上分别设有加强板11,与主机箱1右侧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输料管12内设有塞盘链条13,塞盘链条13绕过从动轮9和驱动轮5后穿装在设在从动轮室4底部的第二输料管14内,第二输料管14穿过从动轮室4的外部通过第一转盘15与第三输料管16相连,第三输料管16通过第二转盘17与第四输料管18相连,第四输料管18通过第三转盘19与第一输料管12相连,第四输料管18通过第四转盘26与第五输料管27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14上设有与其相连的上料斗20,上料斗20的底部通过输粉绞龙与第二输料管14相连通,第四输料管18上
设有若干个出料口47。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机箱1上从动轮室4的外侧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设在主机箱1外侧的第一导向滑轮21,第一导向滑轮21的下部设有配重支撑杆22,钢丝绳23的一端固定在两个加强板11之间,钢丝绳2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滑轮21和设在配重支撑杆22顶端的第二导向滑轮24后与钢丝绳23另一端设置的配重块25相连;钢丝绳23通过配重块25牵引两个加强板11,使两个加强板11固定住从动轮9,防止从动轮9摇摆,使导向顺畅。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轮齿7中单个轮齿的轮齿边缘角度为136
°
,驱动轮5上靠近隔板2的单个轮齿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10公分;若干个轮齿7中单个轮齿的轮齿边缘角度为136
°
,防止在转动过程中轮齿边缘磨破塞盘,造成塞盘损坏,单个轮齿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喂系统,包括主机箱(1),主机箱(1)的前部开设有门(36),其特征在于:主机箱(1)的内部由隔板(2)将其分割为驱动轮室(3)和从动轮室(4),驱动轮室(3)内设有驱动轮(5),驱动轮(5)与设在主机箱(1)外部的电机(6)相连,驱动轮(5)的两边圆周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轮齿(7),所述从动轮室(4)内平行设有两条纵向支撑(8),两条纵向支撑(8)之间设有从动轮(9),从动轮(9)的轴固定在两条纵向支撑(8)上,从动轮(9)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有凹槽(10),从动轮(9)前后的纵向支撑(8)上分别设有加强板(11),与主机箱(1)右侧底部相连通的第一输料管(12)内设有塞盘链条(13),塞盘链条(13)绕过从动轮(9)和驱动轮(5)后穿装设在从动轮室(4)底部的第二输料管(14)内,第二输料管(14)穿过从动轮室(4)的外部通过第一转盘(15)与第三输料管(16)相连,第三输料管(16)通过第二转盘(17)与第四输料管(18)相连,第四输料管(18)通过第三转盘(19)与第一输料管(12)相连,第四输料管(18)通过第四转盘(26)与第五输料管(27)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14)上设有与其相连的上料斗(20),上料斗(20)的底部通过输粉绞龙与第二输料管(14)相连通,第四输料管(18)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口(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箱(1)上从动轮室(4)的外侧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包括设在主机箱(1)外侧的第一导向滑轮(21),第一导向滑轮(21)的下部设有配重支撑杆(22),钢丝绳(23)的一端固定在两个加强板(11)之间,钢丝绳(2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滑轮(21)和设在配重支撑杆(22)顶端的第二导向滑轮(24)后与钢丝绳(23)另一端设置的配重块(2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轮齿(7)中单个轮齿的轮齿边缘角度为136
°
,驱动轮(5)上靠近隔板(2)的单个轮齿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10公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轮齿(7)中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距离大于塞盘链条(13)上单个塞盘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9)的外圆周中间部位设置的凹槽(10)的宽度与塞盘链条(13)的宽度相适配,驱动轮(5)两边圆周上分别设置的若干个轮齿(7)的宽度与塞盘链条(13)的宽度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敏薛丰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恒辉农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