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50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枕体以及填充在枕体的空腔内的记忆棉层,枕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活动拉链;枕体包括上肢段、与上肢段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下肢段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上肢段上的头枕段,记忆棉层分别填充在上肢段、下肢段以及头枕段内;其结构可靠,设计合理,整体呈一体式结构,并按照人体正常生理曲度进行分区设计,使用方便,性能优良,通过枕体内填充的记忆棉层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改变枕体的形状从而适应患者肢体变化摆放的需要,通过一个辅助枕即可实现多姿态变化放置,避免了多枕头形式所带来的管理及放置困扰。的管理及放置困扰。的管理及放置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

技术介绍

[0002]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卒中患者超过130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50万人,且仍以8.3%的速率递增,可见脑卒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卒中患者回归社会与家庭的必由之路——卒中康复治疗显得日益重要。因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高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脑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效果及整体预后情况,于是良肢位摆放逐步成为了临床关注焦点。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若排除导致良肢位摆放不达标的主观因素,在诸多客观因素中,辅助枕占据了很大比重,主现有的辅助枕规格各异,要么过低、要么过高,要么太软、要么太硬,不贴合人体生理曲度;其次摆放良肢位需要的枕头多且零散,一来不便于集中管理,二来也很容易因摆放耗时费力,而导致患者家属依从性变差,再者也不利用维持功能位摆放,整体使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解决现有管理不便、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包括呈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枕体以及填充在枕体的空腔内的记忆棉层,枕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活动拉链;
[0005]枕体包括上肢段、与上肢段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下肢段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上肢段上的头枕段,记忆棉层分别填充在上肢段、下肢段以及头枕段内。
[0006]进一步,头枕段包括头枕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头枕本体两侧且与所述上肢段粘扣配合的粘扣组件。
[0007]进一步,粘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分别设置在所述头枕本体两侧的粘扣钩带以及设置在上肢段上且与所述粘扣钩带粘接的粘扣绒带。
[0008]进一步,枕体外表面铺覆有隔汗垫。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其结构可靠,设计合理,整体呈一体式结构,并按照人体正常生理曲度进行分区设计,使用方便,性能优良,通过枕体内填充的记忆棉层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改变枕体的形状从而适应患者肢体变化摆放的需要,通过一个辅助枕即可实现多姿态变化放置,避免了多枕头形式所带来的管理及放置困扰;且通过该记忆棉层的物理特性,更好的实现肢体支护功能,同时由于其具有的慢回弹性,维持效果好,在不使用状态下恢复至初始状态,收纳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头枕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1中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

枕体,2

记忆棉层,3

活动拉链,10

上肢段,11

下肢段,12

头枕段,120

头枕本体,121

粘扣组件,4

隔汗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5]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包括呈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枕体1以及填充在枕体1的空腔内的记忆棉层2,枕体1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活动拉链3。枕体1与记忆棉形成辅助枕的整体结构,其上开设有的开口便于记忆棉层2的填充,填充后通过活动拉链3进行密封,避免记忆棉层2的渗出。
[0016]其结构可靠,设计合理,整体呈一体式结构,并按照人体正常生理曲度进行分区设计,使用方便,性能优良,通过枕体1内填充的记忆棉层2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改变枕体1的形状从而适应患者肢体变化摆放的需要,通过一个辅助枕即可实现多姿态变化放置,避免了多枕头形式所带来的管理及放置困扰。
[0017]枕体1包括上肢段10、与上肢段10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下肢段1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上肢段10上的头枕段12,记忆棉层2分别填充在上肢段10、下肢段11以及头枕段12内。上肢段10用于对患者上肢的放置,下肢段11用于对患者下肢的放置,头枕段12用于对患者头部的放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改变枕体1的形状从而适应患者肢体放置的需要,当不需要辅助放置时,将该辅助枕收纳即可,由于该记忆棉的慢回弹性,在不使用状态下恢复至初始状态,方便可靠,使用性能好。头枕段12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拆装。
[0018]为了便于头枕的拆装,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头枕段12包括头枕本体120以及分别设置在头枕本体120两侧且与上肢段10粘扣配合的粘扣组件121。通过采用粘扣组件121的粘扣方式,便于头枕本体120与上肢段1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操作便捷。
[0019]为了提高粘接的可靠性,本技术中,粘扣组件121包括设置在分别设置在头枕本体120两侧的粘扣钩带以及设置在上肢段10上且与粘扣钩带粘接的粘扣绒带。
[0020]为了避免由于长时间的肢体放置产生的汗液对辅助枕的污染,本技术中,枕体1外表面铺覆有隔汗垫4。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枕体(1)以及填充在所述枕体(1)的空腔内的记忆棉层(2),所述枕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活动拉链(3);所述枕体(1)包括上肢段(10)、与所述上肢段(10)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下肢段(1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肢段(10)上的头枕段(12),所述记忆棉层(2)分别填充在所述上肢段(10)、下肢段(11)以及头枕段(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一体化高适配良肢位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咏梅高洁杨旭蒋映存段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