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棋卒专利>正文

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49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带;用于贴附在鼻孔出口处的固定片,固定片的上表面上设有胃管通槽,固定带的两端与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布,固定布设于固定片的上侧,且固定布沿固定片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布的两端与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卷绕组件,卷绕组件设于固定布中部用于将固定布的中部卷绕收紧,卷绕组件与固定片的上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卷绕组件对固定布进行卷绕,利用固定布能够配合胃管通槽将胃管固定,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胃管的损伤作用,同时胃管的固定松紧可通过卷绕组件进行调整,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固定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胃管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或者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的一种医疗器械。由于胃管是伸入人体内部的,当头部运动时经常会使胃管与鼻腔咽喉接触,产生不适感,这样胃管容易因人体内对胃管的作用造成胃管移动或者脱落,影响病人使用胃管时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固定功能的胃管。
[0003]现有的具有胃管固定功能的胃管,一般采用的是采用胃管夹对胃管进行固定,但是采用胃管夹对胃管进行固定,对胃管的损伤大,尤其是在夹持过程中胃管夹与胃管局部接触,容易划伤胃管,同时容易导致胃管变形,使胃管的内孔形成阻碍作用,不利于胃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稳定、对胃管损伤小的胃管固定组件。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包括:
[0007]固定带;
[0008]用于贴附在鼻孔出口处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上设有胃管通槽,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9]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布,所述固定布设于所述固定片的上侧,且所述固定布沿所述固定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布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0]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布中部用于将所述固定布的中部卷绕收紧,所述卷绕组件与所述固定片的上壁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卷绕组件对固定布进行卷绕,利用固定布能够配合胃管通槽将胃管固定,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胃管的损伤作用,同时胃管的固定松紧可通过卷绕组件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固定片的上侧两端均设有卡扣头,所述卡扣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片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扣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片之间。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卡扣头能够对固定布的两端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片背离所述固定布一侧的两端设有支撑凸。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支撑凸能够在鼻翼两侧起到支撑作用,
降低固定片中部对鼻孔前侧的作用,减少不适感。
[0017]进一步,所述支撑凸材质为弹性硅胶。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弹性硅胶能够与面部皮肤接触而不损伤皮肤。
[0019]进一步,所述胃管通槽设置为两个,所述卷绕组件设于两个所述胃管通槽之间。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个胃管通槽与鼻孔对应,保证胃管自然地伸入鼻孔内。
[0021]进一步,所述胃管通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半圆形的设置,能够对胃管固定起到支撑作用。
[0023]进一步,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部、定位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定位部和安装部相对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定位部朝向所述安装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卷绕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槽转动连接。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卷绕部与定位部转动连接,能够对卷绕过程起到定位作用,安转动能够方便卷绕部插入。
[0025]进一步,所述卷绕部包括绕杆、挡圈以及手柄,所述挡圈设于所述手柄与绕杆的一端之间,所述绕杆上设有一通至端部的插缝,所述固定布穿过所述插缝,所述挡圈的周向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抵接。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挡圈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在卷绕固定布,并使固定布压紧固定胃管后,将挡圈推入安装孔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避免绕杆自然的转动。
[0027]进一步,所述挡圈和所述安装孔均为棱柱形结构。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棱柱形的挡圈以及安装孔,能够起到较好的抗旋转作用。
[0029]进一步,所述绕杆、所述挡圈以及所述手柄同轴连接为一体。
[003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为一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卷绕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5]1、固定片;2、支撑凸;3、固定布;4、卷绕组件;41、卷绕部;411、挡圈;412、绕杆;413、手柄;414、插缝;42、定位部;43、安装部;44、定位槽;45、安装孔;5、胃管通槽;6、固定带;7、卡扣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7]实施例
[0038]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带6;用于贴附在鼻孔出口处的固定片1,固定片1的上表面上设有胃管通槽5,固定带6的两端与固定片1的两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布3,固定布3设于固定片1的上侧,且固定布3沿固定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布3的两端与固定片1的两端固定连接;卷绕组件4,卷绕组件4设于固定布3中部用于将固定布3的中部卷绕收紧,卷绕组件4与固定片1的上壁固定连接。
[0039]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带6采用弹性固定带,在固定带6的中部设有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相配合,这样方便固定带6固定在头部,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布3采用PP丝编织而成,经编织得到的固定布3表面的纹理能够与胃管的外壁贴合,能够有效的保证对胃管固定的稳定性。
[0040]优选的,固定片1的上侧两端均设有卡扣头7,卡扣头7的一端与固定片1铰链连接,固定布3的一端固定于卡扣头7的另一端与固定片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卡扣头7朝向固定布3的一侧侧壁上可设置扣齿或扣凸,在固定片1的两端上均设有压槽,固定布3的一端置于压槽内时,通过转动卡扣头7并将扣齿或扣凸压接在固定布3的一端上,对固定布3的两端固定良好。
[0041]优选的,固定片1背离固定布3一侧的两端设有支撑凸2,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片1背离固定布的一侧为弧形,支撑凸2沿弧形的延伸方向延伸。
[0042]优选的,支撑凸2材质为弹性硅胶。
[0043]优选的,胃管通槽5设置为两个,卷绕组件4设于两个胃管通槽5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胃管通槽5的上方,固定布3是呈弧形弯曲的,这样在固定布3收到卷绕作用拉伸时,胃管通槽5上侧的固定布3会形成向下的压紧作用,对固定布3与胃管通槽5之间的胃管进行压紧固定。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6);用于贴附在鼻孔出口处的固定片(1),所述固定片(1)的上表面上设有胃管通槽(5),所述固定带(6)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片(1)的两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布(3),所述固定布(3)设于所述固定片(1)的上侧,且所述固定布(3)沿所述固定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布(3)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片(1)的两端固定连接;卷绕组件(4),所述卷绕组件(4)设于所述固定布(3)中部用于将所述固定布(3)的中部卷绕收紧,所述卷绕组件(4)与所述固定片(1)的上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的上侧两端均设有卡扣头(7),所述卡扣头(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片(1)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布(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扣头(7)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片(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背离所述固定布(3)一侧的两端设有支撑凸(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2)材质为弹性硅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通槽(5)设置为两个,所述卷绕组件(4)设于两个所述胃管通槽(5)之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棋卒
申请(专利权)人:靳棋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