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46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格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包括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外框的右侧通过卡接装置与第二外框的左侧卡接,所述第一外框的左侧内壁和第二外框的左侧内壁分别与多组转轴的左端转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外框的右侧内壁和第二外框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叶片。该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达到连接的效果,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叶片达到角度调节的效果,通过手杆的设置,使挡块达到升降的效果,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配合设置,使该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便于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上。置便于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上。置便于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格栅
,具体为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明装风机盘管上是不设置回风格栅的,气流直接通过风机盘管底部进入,然后从出风栅出去,后来根据实际需要在风机盘管的外壳底部安装了回风格栅,但是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回风格栅不能相互组合对接来拼接成所需尺寸,再者就是大多数回风格栅安装拆卸麻烦。
[000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460622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明装风机盘管的回风格栅,该用于明装风机盘管的回风格栅通过叶片的倾斜度设计恰当,有利于进风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叶片不能进行角度调节,有可能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解决了大多数回风格栅不能相互组合对接来拼接成所需尺寸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包括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外框的右侧通过卡接装置与第二外框的左侧卡接,所述第一外框的左侧内壁和第二外框的左侧内壁分别与多组转轴的左端转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外框的右侧内壁和第二外框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叶片;
[0008]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框的右侧,所述第二外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部开设有弹簧腔,位于弹簧腔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在第二连接板的前侧,所述滑动槽的内顶部与弹簧腔的内底部连通,所述弹簧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两组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弹簧的顶部分别与挡块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顶部与插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插杆的后侧与插孔卡接,所述插孔开设在第一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挡块的底部与手杆的后侧固顶连接,所述手杆的前侧穿过滑动槽延伸至滑动槽外,第一外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外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位于滑动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第二连接板上,位于第一安装孔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卡接装置的上侧和卡接装置的下侧呈对称关系。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外框右面的后侧和第二外框右面的后侧,两组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框左面的前侧和第二外框左面的前侧,第一连接板的厚度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相同,第一
外框的厚度和第二外框的厚度相同,第一连接板的厚度为第一外框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0]优选的,所述插杆前侧的形状和插杆后侧的形状均为圆形,插杆前侧的直径为插杆直径的二分之一,插杆后侧的大小和插孔的大小形状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和手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为弹性橡胶层。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轴承的中部固定连接,多组轴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外框的左右两侧内壁和第二外框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叶片共设置有八组,叶片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叶片前侧的夹角为三十度。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达到连接的效果,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叶片达到角度调节的效果,通过手杆的设置,使挡块达到升降的效果,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配合设置,使该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便于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上。
[0017]2、该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通过挡块的设置,使插杆能够卡在插孔内,通过弹簧的设置,使挡块达到复位的效果,通过滑动槽的设置,使手杆达到限位移动的效果,通过弹簧腔的设置,使弹簧和挡块具有收缩空间,通过通孔的设置,使插杆便于进入到插孔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挡块、弹簧和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外框;2、卡接装置;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二连接板;203、通孔;204、弹簧腔;205、滑动槽;206、弹簧;207、挡块;208、插杆;209、插孔;2010、手杆;2011、第一安装孔;2012、第二安装孔;3、第二外框;4、转轴;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包括第一外框1,第一外框1的右侧通过卡接装置2与第二外框3的左侧卡接,通过卡接装置2的设置,使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2达到连接的效果,第一外框1的左侧内壁和第二外框3的左侧内壁分别与多组转轴4的左端转动连接,通过转轴4的设置,使叶片5达到角度
调节的效果,多组转轴4的右端分别与第一外框1的右侧内壁和第二外框3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转轴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叶片5;
[0026]卡接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第一连接板201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框1的右侧,第二外框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2,第二连接板20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03,通过通孔203的设置,使插杆208便于进入到插孔209内,通孔203的底部开设有弹簧腔204,通过弹簧腔204的设置,使弹簧206和挡块207具有收缩空间,位于弹簧腔204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205,通过滑动槽205的设置,使手杆2010达到限位移动的效果,滑动槽205开设在第二连接板202的前侧,滑动槽205的内顶部与弹簧腔204的内底部连通,弹簧腔204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两组弹簧206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弹簧206的设置,使挡块207达到复位的效果,两组弹簧206的顶部分别与挡块207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挡块207的形状为三角形,挡块207顶部的中部为半圆形,挡块207顶部的中部与插杆208的前侧底部相适配,通过挡块207的设置,使插杆208能够卡在插孔内,挡块207的顶部与插杆208的底部滑动连接,插杆208的后侧与插孔209卡接,插孔209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01的顶部,挡块207的底部与手杆20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装风机盘管机组格栅装置,包括第一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1)的右侧通过卡接装置(2)与第二外框(3)的左侧卡接,所述第一外框(1)的左侧内壁和第二外框(3)的左侧内壁分别与多组转轴(4)的左端转动连接,多组所述转轴(4)的右端分别与第一外框(1)的右侧内壁和第二外框(3)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叶片(5);所述卡接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所述第一连接板(201)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框(1)的右侧,所述第二外框(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2),所述第二连接板(20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03),所述通孔(203)的底部开设有弹簧腔(204),位于弹簧腔(204)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槽(205),所述滑动槽(205)开设在第二连接板(202)的前侧,所述滑动槽(205)的内顶部与弹簧腔(204)的内底部连通,所述弹簧腔(204)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两组弹簧(206)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弹簧(206)的顶部分别与挡块(207)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挡块(207)的顶部与插杆(208)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插杆(208)的后侧与插孔(209)卡接,所述插孔(209)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01)的顶部,所述挡块(207)的底部与手杆(2010)的后侧固顶连接,所述手杆(2010)的前侧穿过滑动槽(205)延伸至滑动槽(205)外,第一外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2),所述第二外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1),位于滑动槽(20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011),所述第一安装孔(2011)开设在第二连接板(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金兰顾剑清樊小三王悦樊其施余小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默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