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菊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33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设有后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左端下侧设有左支撑杆,调节杆右侧下端设有右支撑杆;调节杆内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患者转动旋转把手,通过装置内部结构之间相互联动,可增加或者减少万向轮的移动阻力,患者恢复较好时,可减少移动阻力,使患者自行控制此助行器的移动,在使用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肌肉相互配合,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恢复较差时,可增加移动阻力,避免患者在使用时而无法控制助行器,造成危险,增加移动阻力也可增加肌肉的锻炼,促进康复。促进康复。促进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疾病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后患者的肌肉力量较差,无法正常行走,同时患者术后需要日常的行走锻炼以加快术后伤口愈合,为此,助行器便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助行器的设计,这些助行器能够满足大部分老年人及术后患者辅助行走的需要。
[0003]在妇产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妇产科疾病术后患者也常常需要使用助行器。妇产科手术后,需要在患者的特殊部位进行敷药及插管引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助行器却并没有配备对引流袋及敷药处进行辅助固定的结构。这就使得妇产科术后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常出现敷药及引流袋掉落的问题,不仅会延误病情,而且若助行器碾压引流袋,还会造成引流管的拉拽,给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一般的助行器不能方便的控制滚轮转动的力度,当滚轮转动的阻力较小,则患者不易控制助行器的各方向移动,当阻力较大,则患者难以推动助行器,即不能起到助行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提升助行器的使用能力,并且使助行器的移动力度可调节,使助行器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设有后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左端下侧设有左支撑杆,调节杆右侧下端设有右支撑杆;所述调节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内部均设有空腔;调节杆内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端连接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位于调节杆外侧;第一转动杆下端连接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左侧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上连接第二转动杆一端;第二转动杆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调节杆的空腔内壁;第三锥形齿轮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连接位于左支撑杆内部的子螺杆;子螺杆上套设有母螺杆;母螺杆通过第三支撑杆连接位于左支撑杆内部的滑轨;母螺杆下端设有摩擦片;左支撑杆下端设有与母螺杆配合使用的通孔;左支撑杆下侧设有万向轮;所述通孔的方向朝向万向轮;所述调节杆右侧与调节杆左侧为镜像分布,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结构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杆下侧设有锁止万向轮;用于装置的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挂钩;挂钩可用于挂吊瓶或者引流袋等。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有防滑套;增加患者手握时的摩擦力。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均通过合页连接门体;可打开门体进
行装置的维修。
[0010]优选的,所述母螺杆的重量大于子螺杆的重量;使子螺杆旋转时,母螺杆可以正常下移。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通过转动旋转把手,通过装置的传动,位于母螺杆下侧的摩擦片会与万向轮接触,即可增加或者减少万向轮的移动阻力,患者恢复较好时,可减少移动阻力,使患者自行控制此助行器的移动,在使用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肌肉相互配合,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恢复较差时,可增加移动阻力,避免患者在使用时而无法控制助行器,造成危险,增加移动阻力也可增加肌肉的锻炼,促进康复。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调节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后支撑杆,4.调节杆,5.左支撑杆,6.右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8.第一轴承,9.第一转动杆,10.旋转把手,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第二转动杆,14.第三锥形齿轮,15.第二轴承,16.第二支撑杆,17.第四锥形齿轮,18.子螺杆,19.母螺杆,20.第三支撑杆,21.滑轨,22.摩擦片,23.万向轮,24.电动滑轨,25.电动伸缩杆,26.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参照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后端均设有后支撑杆3;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前端通过调节杆4连接;调节杆4左端下侧设有左支撑杆5,调节杆4右侧下端设有右支撑杆6;所述调节杆4、左支撑杆5、右支撑杆6内部均设有空腔;调节杆4内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第一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8连接第一转动杆9;第一支撑杆7和轴承起到对第一转动杆9支撑和可旋转的作用;第一转动杆9上端连接旋转把手10;旋转把手10位于调节杆4外侧;第一转动杆9下端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1;第一锥形齿轮11的左侧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2上连接第二转动杆13一端;第二转动杆13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4;第二转动杆13通过第二轴承15连接第二支撑杆16一端;第二支撑杆16另一端连接调节杆4的空腔内壁;第三锥形齿轮14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7;第四锥形齿轮17连接位于左支撑杆5内部的子螺杆18;子螺杆18上套设有母螺杆19;子螺杆18转动,母螺杆19在螺纹和重力的原因下,即可向下移动;母螺杆19通过第三支撑杆20连接位于左支撑杆5内部的滑轨21;滑轨21和第三支撑杆20对母螺杆19起到辅助限
位的作用,避免母螺杆19在空腔内左右移动;母螺杆19下端设有摩擦片22;左支撑杆5下端设有与母螺杆19配合使用的通孔;左支撑杆5下侧设有万向轮23;所述通孔的方向朝向万向轮23;摩擦片22抵在万向轮23上,即可控制万向轮23的旋转力度,且抵的力度越大,万向轮23的旋转阻力越大;所述调节杆4右侧与调节杆4左侧为镜像分布,所述左支撑杆5和右支撑杆6结构相同;患者转动一个旋转手柄10,位于两侧的母螺杆19均可带动摩擦片22下移;所述后支撑杆3下侧设有锁止万向轮;用于装置的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1上和第二连接杆2上均设有电动滑轨24;电动滑轨24上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的顶端设有挂钩26;挂钩26可用于挂吊瓶或者引流袋等;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上设有防滑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后端均设有后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前端通过调节杆(4)连接;调节杆(4)左端下侧设有左支撑杆(5),调节杆(4)右侧下端设有右支撑杆(6);所述调节杆(4)、左支撑杆(5)、右支撑杆(6)内部均设有空腔;调节杆(4)内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第一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8)连接第一转动杆(9);第一转动杆(9)上端连接旋转把手(10);旋转把手(10)位于调节杆(4)外侧;第一转动杆(9)下端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1);第一锥形齿轮(11)的左侧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2)上连接第二转动杆(13)一端;第二转动杆(13)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4);第二转动杆(13)通过第二轴承(15)连接第二支撑杆(16)一端;第二支撑杆(16)另一端连接调节杆(4)的空腔内壁;第三锥形齿轮(14)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7);第四锥形齿轮(17)连接位于左支撑杆(5)内部的子螺杆(18);子螺杆(18)上套设有母螺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菊
申请(专利权)人:王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