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业进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27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大槽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座,且每组第一固定座分别位于大槽口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设置有可以围绕第一传动杆旋转的第一刀头和可以围绕第二传动杆旋转的第二刀头,利用壳体正反方向高速旋转的惯性,使第一刀头可以在大槽口内部正反旋转,同时使第二刀头可以在小槽口内部正反旋转,依此髋臼锉能够进行正反方向交替旋转工作,对特定位置的坏死组织可以快速有效的去除,提高操作效率。提高操作效率。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是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

技术介绍

[0002]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0003]在骨关节炎的髋关节的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常用治疗方案,在髋关节手术中需要使用髋臼锉处理髋臼窝,去除坏死组织,以便安装人造髋臼。目前的髋臼锉在高速旋转使用的时候只可以单方向旋转切除坏死组织,对特定位置难以快速有效的去除,操作效率偏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大槽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座,且每组第一固定座分别位于大槽口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一传动杆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直管,且第一直管的内侧壁与第一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刀头,且每个第一刀头远离第一直管的一端均贯穿大槽口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0008]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上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小槽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固定座,且每组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小槽口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端贯穿第二轴承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二传动杆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直管,且第二直管的内侧壁与第二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刀头,且每个第二刀头远离第二直管的一端均贯穿小槽口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端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大槽口的内侧壁和每个所述小槽口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排屑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组固定槽,且固定槽关于连接杆的轴心线对称。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盖,且保护盖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刀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可以围绕第一传动杆旋转的第一刀头和可以围绕第二传动杆旋转的第二刀头,利用壳体正反方向高速旋转的惯性,使第一刀头可以在大槽口内部正反旋转,同时使第二刀头可以在小槽口内部正反旋转,依此髋臼锉能够进行正反方向交替旋转工作,对特定位置的坏死组织可以快速有效的去除,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第一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壳体;2、大槽口;3、第一固定座;4、第一轴承;5、第一传动杆;6、第一直管;7、第一刀头;8、小槽口;9、第二固定座;10、第二轴承;11、第二传动杆;12、第二直管;13、第二刀头;14、万向节;15、连接杆;16、排屑槽;17、支撑杆;18、固定槽;19、保护盖;20、辅助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包括壳体1,壳体1外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大槽口2,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座3,且每组第一固定座3分别位于大槽口2的上下两端,每个第一固定座3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每组第一固定座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杆5,第一传动杆5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4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座3的外部,且第一传动杆5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直管6,且第一直管6的内侧壁与第一传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直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
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刀头7,且每个第一刀头7远离第一直管6的一端均贯穿大槽口2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0025]壳体1外表面的上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小槽口8,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固定座9,且每组第二固定座9分别位于小槽口8的上下两端,每个第二固定座9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0,每组第二固定座9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1的底端贯穿第二轴承10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座9的外部,且第二传动杆11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直管12,且第二直管12的内侧壁与第二传动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直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刀头13,且每个第二刀头13远离第二直管12的一端均贯穿小槽口8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第一传动杆5的顶端和第二传动杆11的底端通过万向节14转动连接,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
[0026]进一步的,每个大槽口2的内侧壁和每个小槽口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排屑槽16。通过该方案可以使第一刀头7和第二刀头13切除的骨屑从排屑槽16排除,提高工作效率。
[0027]进一步的,连接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杆17,每个支撑杆17远离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操作效率的骨科用髋臼锉,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大槽口(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座(3),且每组第一固定座(3)分别位于大槽口(2)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座(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杆(5),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4)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座(3)的外部,且第一传动杆(5)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直管(6),且第一直管(6)的内侧壁与第一传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刀头(7),且每个第一刀头(7)远离第一直管(6)的一端均贯穿大槽口(2)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外表面的上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小槽口(8),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固定座(9),且每组第二固定座(9)分别位于小槽口(8)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9)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0),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座(9)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二传动杆(11)的底端贯穿第二轴承(10)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座(9)的外部,且第二传动杆(11)两端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1)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业进
申请(专利权)人:冯业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