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99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包括单元架体Ⅰ、单元架体Ⅱ、单元架体Ⅲ和支座,所述单元架体Ⅰ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单元架体Ⅱ搭接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单元架体Ⅰ和单元架体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组件Ⅰ和支撑板,多根所述支撑板并排布置通过铆钉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Ⅰ上;所述单元架体Ⅲ设置在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所述单元架体Ⅲ包括支撑板、立板、外框组件Ⅱ和支撑腿,所述支撑板通过铆钉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立板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上,所述支撑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拉伸的基础上增加了折叠的功能,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适合在居旅车等狭小空间使用。空间使用。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


[0001]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折叠床一般包括两个床架和两个支脚架,支脚架可收折地装接于床架上.通过将支脚架展开,使其相对床架竖直设置,以对床架起支撑作用,使折叠床展开使用通过将支脚架往床架一侧收折,以实现支脚架的折叠收起。现有的折叠床中,支脚架相对床架展开后,在两者的侧边设置有限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床架和防止使用中的折叠床突然收折,造成意外事故。对于这种限位支撑结构,折叠床的展开和收折都需要旋动旋钮紧固件,操作较为麻烦,且其设置在支脚架和床架的侧边,对折叠床整体的支撑效果较差,此外旅居车空间不足及小空间的地方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包括单元架体Ⅰ、单元架体Ⅱ、单元架体Ⅲ和支座,所述单元架体Ⅰ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单元架体Ⅱ搭接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单元架体Ⅰ和单元架体Ⅱ相靠近的侧边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单元架体Ⅰ和单元架体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组件Ⅰ和支撑板,多根所述支撑板并排布置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Ⅰ的上表面;所述单元架体Ⅲ设置在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所述单元架体Ⅲ包括支撑板、立板、外框组件Ⅱ和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板平行布置并通过铆钉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上表面,所述立板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上,所述支撑腿对称布置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的底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组件Ⅰ包括连接为U字形框架的外框板Ⅰ、外框板Ⅱ和外框板Ⅲ,所述外框板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Ⅰ的一端内侧,所述外框板Ⅲ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Ⅱ的另一端内侧;多个所述支撑板平行布置连接在所述外框板I、所述外框板Ⅲ的顶面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组件Ⅱ包括外框板IV和外框板V,所述外框板IV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外框板V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外框板IV与所述外框板V垂直布置且通过螺栓连接在呈方框架体;所述立板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板V上,所述支撑腿对称布置并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板IV上;
[0008]所述单元架体Ⅲ上的支撑板与所述单元架体Ⅰ、单元架体Ⅱ上的支撑板错位布置且通过移动两侧的支撑板穿插叠放在一起,所述外框板I位于所述外框板V与所述支撑板形成的空间缝隙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架体Ⅲ的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平行;所述单元架体Ⅲ与所述单
元架体Ⅰ、所述单元架体Ⅱ并排搭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板IV设置在所述外框板V的两端底部并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一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的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包括单元架体Ⅰ、单元架体Ⅱ、单元架体Ⅲ和支座,单元架体Ⅰ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支座的顶部,单元架体Ⅱ搭接在支座的顶部,增强抽拉折叠床整体的稳定性;单元架体Ⅰ和单元架体Ⅱ相靠近的侧边通过合页连接,单元架体Ⅰ和单元架体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组件Ⅰ和支撑板,多根支撑板并排布置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外框组件Ⅰ的上表面,方便折叠收起,减少对放置空间的占用;单元架体Ⅲ设置在远离支座的一侧,单元架体Ⅲ包括支撑板、立板、外框组件Ⅱ和支撑腿,支撑板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立板的上表面,立板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外框组件Ⅱ上,支撑腿对称布置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外框组件Ⅱ的底部。本技术在拉伸的基础上增加了折叠的功能,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适合在居旅车等狭小空间使用。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旅居车抽拉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单元架体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单元架体Ⅲ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旅居车抽拉折叠床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单元架体Ⅰ;2、单元架体Ⅱ;3、单元架体Ⅲ;4、支座;5、支撑腿;6、外框板Ⅰ;7、支撑板;8、外框板

;9、外框板

;10、立板;11、外框板Ⅱ;12、外框板Ⅲ。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包括单元架体Ⅰ1、单元架体Ⅱ2、单元架体Ⅲ3和支座4,所述单元架体Ⅰ1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支座4 的内侧上,所述单元架体Ⅱ2搭接在所述支座4内侧的搭接板上;所述单元架体Ⅰ1和单元架体Ⅱ2相靠近的侧边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单元架体Ⅲ3的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平行;所述单元架体Ⅲ3与所述单元架体Ⅰ1、所述单元架体Ⅱ2并排搭接在一起。
[0023]所述单元架体Ⅰ1和单元架体Ⅱ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组件Ⅰ和支撑板 7,所述外框组件Ⅰ包括连接为U字形框架的外框板Ⅰ6、外框板Ⅱ11和外框板Ⅲ12,所述外框板Ⅱ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Ⅰ6的一端内侧,所述外框板Ⅲ1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Ⅱ11的另一端内侧,多个所述支撑板7平行布置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Ⅰ6和所述外框板Ⅲ12的顶面上。
[0024]所述单元架体Ⅲ3设置在远离所述支座4的一侧,所述单元架体Ⅲ3包括支撑板7、立板10、外框组件Ⅱ和支撑腿5,所述外框组件Ⅱ包括外框板IV9和外框板V8,所述外框板
IV9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外框板V8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外框板IV9与所述外框板V8垂直布置且通过螺栓连接在呈方框架体。
[0025]具体的,所述外框板IV设置在所述外框板V的两端底部并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元架体Ⅲ3上的支撑板7与所述单元架体Ⅰ1、单元架体Ⅱ2 上的支撑板7错位布置且通过移动两侧的所述支撑板7穿插叠放在一起,所述外框板Ⅰ6位于所述外框板V8与所述支撑板7形成的空间缝隙内;所述立板10 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板V8上;多个所述支撑板7平行布置连接在所述立板10上,所述支撑腿5对称布置并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板IV9上。
[0026]本技术折叠床折叠过程如下:
[0027]1)将分别将对应位置的两个所述单元架体Ⅲ3沿间隙推入所述单元架体
Ⅰꢀ
1和所述单元架体Ⅱ2中;
[0028]2)将所述单元架体Ⅱ2通过合页向上翻折,翻折到所述单元架体Ⅰ1的上表面;
[0029]3)将位于单元架体Ⅱ2上的单元架体Ⅲ3对应两侧的所述支撑腿5通过合页向内翻折并依次折叠放置;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架体Ⅰ(1)、单元架体Ⅱ(2)、单元架体Ⅲ(3)和支座(4),所述单元架体Ⅰ(1)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支座(4)的顶部上,所述单元架体Ⅱ(2)搭接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单元架体Ⅰ(1)和单元架体Ⅱ(2)相靠近的侧边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单元架体Ⅰ(1)和单元架体Ⅱ(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框组件Ⅰ和支撑板(7),多根所述支撑板(7)并排布置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Ⅰ的上表面;所述单元架体Ⅲ(3)设置在远离所述支座(4)的一侧,所述单元架体Ⅲ(3)包括支撑板(7)、立板(10)、外框组件Ⅱ和支撑腿(5),多个所述支撑板(7)平行布置并通过铆钉连接在所述立板(10)的上表面,所述立板(10)通过铆钉定位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上,所述支撑腿(5)对称布置并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框组件Ⅱ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旅居车抽拉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组件Ⅰ包括连接为U字形框架的外框板Ⅰ(6)、外框板Ⅱ(11)和外框板Ⅲ(12),所述外框板Ⅱ(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Ⅰ(6)的一端内侧,所述外框板Ⅲ(1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框板Ⅱ(11)的另一端内侧;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晓霞马红艳付康孙雁东王建军阎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览众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