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98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为放大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放大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放大模块输出端、湿度检测模块输出端、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控制模块。该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已经封装好的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以及光照采集器组装在整个采集器中导致采集器体积大的问题。装在整个采集器中导致采集器体积大的问题。装在整个采集器中导致采集器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921403786.6的商品环境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包括: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光照采集器,射频天线模块,单片机,显示屏,输入按钮,太阳能充电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器和蓄电池构成供电模块,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以及光照采集器构成采集模块,所述射频天线模块为通信模块,所述单片机、显示屏以及输入按钮构成处理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电连接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采集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进行连接。虽然该采集器也能实现对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的检测,但是该采集器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0003]采用已经封装好的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以及光照采集器,导致整个采集器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提供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已经封装好的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以及光照采集器组装在整个采集器中导致采集器体积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为放大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放大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放大模块输出端、湿度检测模块输出端、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控制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湿度,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在一电路板上。
[0007]优选的是,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包括:光敏电阻IDR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阻R1,光敏电阻IDR1一端以及电阻R1一端均连接至电源模块,光敏电阻ID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2正极,电阻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3正极,电容C2负极以及电容C3负极均接地,光敏电阻IDR1与电容C2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容C3与电阻R1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0008]优选的是,放大模块包括:放大芯片、可变电阻R2以及第一稳压单元,放大芯片采用OP07型号,放大芯片的Input

端为放大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放大芯片的Input+端为放大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可变电阻R2一端连接至放大芯片的Offset1端,可变电阻R2一端连接至放大芯片的Offset2端,放大芯片的Output端为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第一稳压单元与放大芯片的Output端相连,第一稳压单元用于稳定放大模块的输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通过开关
连接至放大芯片正极输入端。
[0009]优选的是,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以及电容C4,电阻R5一端以及电容C4正极均连接至放大芯片的Output端,电阻R5另一端以及电容C4负极均接地。
[0010]优选的是,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3、热敏电阻TR1以及电容C1,热敏电阻TR1一端以及电容C1负极均接地,热敏电阻TR1另一端以及电容C1正极均连接至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模块,电阻R3与热敏电阻TR1的接点为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
[0011]优选的是,湿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8、电阻R9以及湿敏电容RH1,电阻R8一端连接至电源模块,电阻R8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9一端和湿敏电容RH1一端,电阻R9另一端为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湿敏电容RH1另一端接地。
[0012]优选的是,温度检测模块还包括:电解电容C10以及电容C6,电解电容C10正极以及电容C6正极均连接至电阻R8用于连接电源模块的端部,电解电容C10负极以及电容C6负极均接地。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中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是电路和芯片,不是成品的采集器,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制作一块电路板上,从而使得整个采集器体积较小,方便使用和运输。再者,由于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较小,为了方便后续控制模块能够识别,因此设计了放大模块。
[00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的电路图;
[0017]图2为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纽扣电池处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电路板1、插针11、盒体21、盒盖22、电池盖23、弹片24、纽扣电池3、软导线31、连接头32、挤压块41、连接杆42、限位杆43、弹簧44、安装块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为放大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放大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放大模块输出端、湿度检测模块输出端、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控制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湿度,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在一
电路板上。
[0022]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光照强度检测,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包括:光敏电阻IDR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阻R1,光敏电阻IDR1一端以及电阻R1一端均连接至电源模块,光敏电阻ID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2正极,电阻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3正极,电容C2负极以及电容C3负极均接地,光敏电阻IDR1与电容C2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容C3与电阻R1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光敏电阻IDR1与电容C2的接点处电压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有细微变化。
[0023]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放大模块,且避免放大模块输出信号受到漂移影响,放大模块包括:放大芯片、可变电阻R2以及第一稳压单元,放大芯片采用OP07型号,放大芯片的Input

端为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为放大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放大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放大模块输出端、湿度检测模块输出端、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均连接至控制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湿度,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在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放大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在一电路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包括:光敏电阻IDR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阻R1,光敏电阻IDR1一端以及电阻R1一端均连接至电源模块,光敏电阻ID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2正极,电阻R1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3正极,电容C2负极以及电容C3负极均接地,光敏电阻IDR1与电容C2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容C3与电阻R1的接点为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感应功能的无线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放大模块包括:放大芯片、可变电阻R2以及第一稳压单元,放大芯片采用OP07型号,放大芯片的Input

端为放大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放大芯片的Input+端为放大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术林姚方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拓福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