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iFi6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8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WiFi6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布置于介质基板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与天线本体连接的同轴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两天线支臂,且两天线支臂对称间隔布置;每一天线支臂还包括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且每一天线支臂的第一辐射单元位于另一天线支臂的第二辐射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还均包括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一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二谐振分支,以及与第二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三谐振分支,且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二谐振分支和第三谐振分支的长度各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3对不同长度的谐振分支以产生不同的谐振频率,进而达到扩宽带宽的目的,其设计合理、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iFi6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WiFi6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已有的WiFi天线的所支持频点分为以下3种:
[0003]1)2.4G频段(2.4~2.5GHz),其带宽为100MHz;
[0004]2)5G频段(5.15~5.85GHz),其带宽为700MHz;
[0005]3)2.4G&5G双频段(2.4~2.5GHz&5.15~5.85GHz),其带宽为100MHz&700MHz;
[0006]而天线的结构一般为PCB或者弹簧配合PCB等,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有的WiFi天线的频段(2.4~2.5GHz&5.15~5.85GHz)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而需要增加新的频谱5.925~7.125GHz来弥补,以此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iFi6天线,该天线通过采用3对不同长度的谐振分支以产生不同的谐振频率,进而达到扩宽带宽的目的,同时,可通过调整两个辐射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各个谐振分支之间缝隙的宽度,进而可合理应用辐射单元之间的耦合,达到进一步地扩展带宽的目的,其设计合理、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WiFi6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布置于介质基板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与天线本体连接的同轴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两天线支臂,且两天线支臂对称间隔布置;每一天线支臂还包括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且每一天线支臂的第一辐射单元位于另一天线支臂的第二辐射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还均包括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一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二谐振分支,以及与第二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三谐振分支,且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二谐振分支和第三谐振分支的长度各不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谐振分支与第三谐振分支的横截面均呈L型构造,且第二谐振分支的L型竖端与第一谐振分支连接,第二谐振分支的L型横端平行第一谐振分支向外延伸布置;所述第三谐振分支的L型竖端与第二谐振分支连接,第三谐振分支的L型横端平行第一谐振分支向外延伸布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谐振分支的长度介于5G频段中最低频率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的1/4波长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谐振分支L型横端的长度介于2.4G频段中最低频率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的1/4波长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两天线支臂的距离为2.4mm。
[0014]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天线通过采用3对不同长度的谐振分支以产生不同的谐振频率,进而达到扩宽带宽的目的,同时,可通过调整两个辐射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各个谐振分支之间缝隙的宽
度,进而可合理应用辐射单元之间的耦合,达到进一步地扩展带宽的目的,其设计合理、成本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天线测试的驻波比图;
[0018]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0019]1—介质基板;
ꢀꢀꢀꢀꢀꢀꢀꢀꢀꢀꢀꢀꢀꢀ
2—第一辐射单元;
[0020]3—第二辐射单元;
ꢀꢀꢀꢀꢀꢀꢀꢀꢀꢀ
21—第一谐振分支;
[0021]22—第二谐振分支;
ꢀꢀꢀꢀꢀꢀꢀꢀꢀ
23—第三谐振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WiFi6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布置于介质基板1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与天线本体连接的同轴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两天线支臂,且两天线支臂对称间隔布置;每一天线支臂还包括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辐射单元2和第二辐射单元3,且每一天线支臂的第一辐射单元2位于另一天线支臂的第二辐射单元3的一端;所述第一辐射单元2与第二辐射单元3还均包括第一谐振分支21、与第一谐振分支21连接的第二谐振分支22,以及与第二谐振分支22连接的第三谐振分支23,且第一谐振分支21与第二谐振分支22和第三谐振分支23的长度各不相同。
[0024]其中,所述第二谐振分支22与第三谐振分支23的横截面均呈L型构造,且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竖端与第一谐振分支21连接,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横端平行第一谐振分支21向外延伸布置;所述第三谐振分支23的L型竖端与第二谐振分支22连接,第三谐振分支23的L型横端平行第一谐振分支21向外延伸布置;所述第一谐振分支21的长度介于5G频段中最低频率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的1/4波长之间;所述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横端的长度介于2.4G频段中最低频率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的1/4波长之间;所述两天线支臂的距离为2.4mm。
[0025]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6]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为FR4(环氧板),其长度为69mm,宽度为12mm,厚度为0.6mm,介电常数为4.4,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同轴线一端与天线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主板的i

pex端子座;天线本体包括两天线支臂,两天线支臂呈上下对称阵子形式,每一天线支臂由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辐射单元2和第二辐射单元3组成,且每一天线支臂的第一辐射单元2对应另一天线支臂的第二辐射单元3布置。
[0027]第一谐振分支21的长度介于5G频段(5.15~5.85GHz)中最低频率(5.15Hz)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5.85GHz)的1/4波长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单元2的第一谐振分支21的长度L1=10.3mm,第二辐射单元3的第一谐振分支21的长度L2=10.3mm;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横端的长度介于2.4G频段(2.4~2.5GHz)中最低频率(2.4GHz)的1/4波长和最高频率(2.5GHz)的1/4波长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单元2的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横端长度L3=20.7mm,第二辐射单元3的第二谐振分支22的L型横端长度L4=23mm;同时,第一辐射单元
2的第三谐振分支23的L型横端长度L5=6.05mm,第二辐射单元3的第三谐振分支23的L型横端长度L6=10.8mm。
[0028]其中,5.15~5.85GHz频段主要由两天线支臂的第一谐振分支21(总计4个)产生,2.4~2.5GHz频段主要由两天线支臂的第二谐振分支22(总计4个)产生;5.925~7.125GHz频段主要由两天线支臂之间的距离(缝隙宽W1)及谐振分支之间的耦合产生,本实施例中,W1=2.4mm,第一谐振分支21与第二谐振分支22之间的缝隙宽W2=0.5mm,第一辐射单元2与第二辐射单元3之间的缝隙宽W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iFi6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布置于介质基板上的天线本体,以及与天线本体连接的同轴线;所述天线本体包括两天线支臂,且两天线支臂对称间隔布置;每一天线支臂还包括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且每一天线支臂的第一辐射单元位于另一天线支臂的第二辐射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还均包括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一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二谐振分支,以及与第二谐振分支连接的第三谐振分支,且第一谐振分支与第二谐振分支和第三谐振分支的长度各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6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分支与第三谐振分支的横截面均呈L型构造,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蒋军韩振宇熊皓赵烽刘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