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857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9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设有相互独立隔离的主腔体和接线腔体,线路板组件、试验按键组件、插片组件、弹片组件、脱扣组件、检测线圈组件和手动试验装置引线安装在主腔体内,一体化结构的第1弹片和第2弹片的中部固定在下壳底部,第1、2插片上的两根铜针、线圈骨架上的两根线圈针脚、检测线圈上的四根检测线圈针脚和手动试验装置引线上端分别与线路板组件相应的漏电保护电路连接点作自动波峰焊接连接,手动试验装置引线下端与第2弹片右端部作焊锡线焊接连接;第1、2弹片右端部穿过下壳右侧壁进入接线腔体与电源线作焊锡线焊接连接。这样,能确保动、定触头不受残留助焊剂结晶碎屑的污染,较大地提高了动、定触头的工作寿命。定触头的工作寿命。定触头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用电安全知识的认知越来越高,对家用电器的用电安全也更加重视,越来越多家用电器产品需要配置漏电保护插头。
[0003]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都是采用公知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试验按键组件、插片组件、弹片组件、脱扣组件、检测线圈组件、线路板组件等,它的断路装置均选用电触头机械式开闭的方式,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其结构都比较紧凑,所有内部机构均设在同一个腔体内,线路连接方式多数使用焊锡线焊接工艺的锡焊连接方式。而传统的低成本焊锡线焊接工艺会产生残留助焊剂结晶碎屑的污染,使机械式电触头接触不良,从而,降低了电触头的工作可靠性,较大地降低其使用寿命。根据大量漏电保护插头产品的市场应用反馈,在所见的不良品中,因机械开闭式电触头被助焊剂结晶碎屑阻隔而接触不良的问题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该插头内部设有相互独立隔离的主腔体和接线腔体,主回路弹片一体成型,无需接驳焊接,动作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上壳(25)、下壳(4),上壳(25)与下壳(4)构成的主腔体内设有已布排漏电保护电路的线路板组件(18)、试验按键组件、插片组件、弹片组件、脱扣组件、检测线圈组件和手动试验装置引线(9),以及尾线套(26)和电源线(27),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压线壳(2),所述上壳(25)右侧部、下壳(4)右侧壁和压线壳(2)构成接线腔体;弹片组件的第1弹片(7)和第2弹片(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1弹片(7)左端部设有动触头(10)并与复位架(5)的第1横担(5

1)接触连接,所述第2弹片(8)左端部设有动触头(10)并与复位架(5)的第2横担(5

2)接触连接,所述第1弹片(7)中部和第2弹片(8)中部分别活动固定在下壳(4)上,所述第1弹片(7)和第2弹片(8)的右端部通过隔板(28)分隔并分别穿过设在检测线圈组件的检测线圈(14)内孔和下壳(4)右侧壁进入接线腔体内,与所述电源线(27)焊接连接;插片组件的第1插片(12)和第2插片(13)上竖置的两根铜针(32)、脱扣线圈组件的线圈骨架(15)上竖置的两根线圈针脚(31)、检测线圈组件的检测线圈(14)上竖置的四根检测线圈针脚(29)和竖置的手动试验装置引线(9)上端分别与所述线路板组件(18)相应的漏电保护电路连接点作自动波峰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祥肖术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