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8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接于第一壳体内,连接器还包括:一端子组件,包括多个信号传输端子和至少一接地端子;一绝缘本体,用于固定端子组件,绝缘本体套接于第二壳体;一电缆线材,包括多个芯线组和一接地线,每一多个芯线组分别连接于信号传输端子;一接地片,设置于绝缘本体上,接地片的一端连接接地线,接地片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其中,电缆线材具有一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包覆多个芯线组与接地线。线组与接地线。线组与接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传输的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电子连接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多媒体传输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对高清多媒体的需求增多,单纯的传输视频或者音频信号的多媒体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电子产品对信号传输,损耗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对产品的EMI防护较为谨慎,且客户对产品的ID要求,以及用户对产品感官要求产品从柔软度,触感上不断提升。例如,现有的HDMI连接器在焊接过程中需将4至5根信号对地线和接地端子焊接。如此设计,增加了分地线的材料成本,而且焊接复杂了,加大了焊接的加工成本;且线材股数过多,影响线材的柔软度,导致产品手感不佳;与此同时,这一焊接方式还因涉及多地线焊接,且焊接制程考量稳定性,会存在接地效果不一,从而影响产品的EMI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设计的电缆线材,减少电缆线材中的接地线,将传统线材的外屏蔽编织替换为导电吸波材料;同时,在该连接器中,还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地片,以解决线束接地困扰,从传输端进行EMI防堵。
[0004]具体地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0005]一端子组件,包括多个信号传输端子和至少一接地端子;
[0006]一绝缘本体,用于固定所述端子组件,所述绝缘本体套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0007]一电缆线材,包括多个芯线组和一接地线,每一所述多个芯线组分别连接于所述信号传输端子;
[0008]一接地片,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接地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线,所述接地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子;
[0009]其中,所述电缆线材具有一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多个所述芯线组与所述接地线。
[0010]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绝缘壳体。
[0011]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接地片包括一中隔片,所述中隔片介于所述上排端子和所述下排端子之间。
[0012]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接地片包括从所述中隔片向前延伸的多个第一弹片,每一所述第一弹片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尖突端,所述第一弹片通过所述尖突端一一对应地接触所述接地端子。
[0013]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接地片包括从所述中隔片向后延伸的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远离所述中隔片的一端具有一勾状弯曲部,所述第二弹片通过所述勾状弯曲部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0014]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接地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中隔片左右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三弹片,所述至少两个第三弹片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通孔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0015]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中隔片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分别嵌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的卡槽内,以将所述接地片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0016]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屏蔽层由导电吸波材料制成。
[0017]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为导电纤维。
[0018]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每一芯线组包括至少两条信号传输线,每一所述信号传输线套接于一绝缘层内,且每一芯线组套设于一第二屏蔽层内,所述芯线组内无接地线的配置。
[0019]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铝箔或铜箔。
[0020]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接地线为32AWG*1C规格的导线。
[0021]可选地,上述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所述信号传输线为32AWG*5P和/或32AWG*4C规格的导线。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传统的效率低下的分地线,简化连接器的焊接制程,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产品制程效率;同时将传统线材的外屏蔽编织替换为导电吸波材料,使得电缆线材的柔软度与手感都较传统线材更佳;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实现EMI的双重防护。
[0023]为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效果能阐述的更明确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和信号传输线的整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施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缆线材的横截面图。
[0028]图4B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缆线材的横截面图。
[0029]图5A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图。
[0030]图5B和图5C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与电缆连接的内部结构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接地片的示意图。
[0032]其中,附图标记:
[0033]10:连接器;
[0034]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21:通孔;
[0035]13:绝缘本体;14:端子组件;
[0036]15:接地片;16、16

:电缆线材;
[0037]131、132:支架;133:开槽;
[0038]141:上排端子;142:下排端子;
[0039]143:信号传输端子;144:接地端子;
[0040]151:中隔片;152:第一弹片;
[0041]153:第二弹片;154:第三弹片;
[0042]155:弯折部;
[0043]1521:尖突端;1531:勾状弯曲部;
[0044]161:接地线;162、162

:芯线组;
[0045]163、163

:信号传输线;
[0046]161

:第一接地线;164

:第二接地线;
[0047]164:第一屏蔽层;165:第二屏蔽层;
[0048]166: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端子组件,包括多个信号传输端子和至少一接地端子;一绝缘本体,用于固定所述端子组件,所述绝缘本体套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一电缆线材,包括多个芯线组和一接地线,每一所述多个芯线组分别连接于所述信号传输端子;一接地片,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接地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线,所述接地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电缆线材具有一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多个所述芯线组与所述接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绝缘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接地片包括一中隔片,所述中隔片介于所述上排端子和所述下排端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括从所述中隔片向前延伸的多个第一弹片,每一所述第一弹片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尖突端,所述第一弹片通过所述尖突端一一对应地接触所述接地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李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