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数字卡的存储检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368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SD卡的存储检索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是SD卡的高速度、低成本、大容量的存储检索技术问题;该检索方法的步骤包括:首先建立数据结构,以扇区为单位,每个扇区分为ID号;对采样数据编码(预处理),用毫秒数表示数据的采样时间,并按序存入;确定基准数据点和要检索数据点,分别计算出时间间隔、数据点间隔、扇区间隔,然后计算出要检索数据点所在的扇区和其在扇区的位置;然后直接从数据点位置读取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速度、低成本、大容量、数据响应时间短的特点;并对不连续的采样数据仍然可以快速检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快效的SD(安全数字)卡存储检索方法技术。
技术介绍
在电力自动化行业,有大量的监控数据需要存储。存储介质最早的是手工抄写到纸张上,后来随着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应用,普遍使用软磁盘、U盘、硬盘等来存储数据,这些都是上位机在windows/unix等主流操作系统下实现的,后来随着单片机、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微处理器的蓬勃发展,电力自动化行业对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电力自动化行业得到迅速发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环境下解决大量数据的存储问题。最早人们常用的存储设备是EEPROM,需要用紫外线擦除,软件只能一次性的写入数据,如果要重新写入数据就必须再用紫外线擦除,这造成操作上非常大的不方便。后来人们开始使用FLASH,可以直接用软件擦写,但读写速度较慢;另外还有用各种RAM存储数据的,其读写速度快,但失电后存储的数据会丢失。再后来,高速FLASH出现了,兼有传统FLASH和RAM长度,但价钱太高。另外,这些存储设备都有个致命的缺陷:容量都无法做大,只能做到M级,已经不适合做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D卡的存储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检索方法的步骤包括:1)建立数据结构,所述SD卡为设有m个扇区的SD卡,每个扇区为X字节,设扇区的前2n(n为2-4)字节为ID号,后(X-2n)字节为数据存储空间;2)对采样数据编码(预处理),并按序存入,设时间基准点Ti,则数据采样时间至时间基准点Ti的时间间隔为Ty(毫秒),采样数据以固定间隔时间(毫秒)按照扇区的顺序和扇区内的数据点顺序依次存入;3)进行数据点位置的计算,设基准数据点为0,其位置在第Fo扇区的第Qo点处;设要检索的数据点为X,其位置在第Fx扇区的第Qx点处;则计算如下:a)先计算时间间隔Ts=|To-Tx|(毫秒),其中,To为基准...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7-4-17 200710039522.21、一种SD卡的存储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检索方法的步骤包括:1)建立数据结构,所述SD卡为设有m个扇区的SD卡,每个扇区为X字节,设扇区的前2n(n为2-4)字节为ID号,后(X-2n)字节为数据存储空间;2)对采样数据编码(预处理),并按序存入,设时间基准点Ti,则数据采样时间至时间基准点Ti的时间间隔为Ty(毫秒),采样数据以固定间隔时间(毫秒)按照扇区的顺序和扇区内的数据点顺序依次存入;3)进行数据点位置的计算,设基准数据点为O,其位置在第Fo扇区的第Qo点处;设要检索的数据点为X,其位置在第Fx扇区的第Qx点处;则计算如下:a)先计算时间间隔Ts=|To-Tx|(毫秒),其中,To为基准数据点的(采样)数据时间(毫秒),Tx为要检索数据点的(采样)数据时间(毫秒);a)再计算存储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s′=|To-Tx|-P(Ts),其中P(Ts)为修正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瑞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