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丽专利>正文

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65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包括电导仪本体,所述电导仪本体通过支架连接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套筒,双向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侧壁,所述转轴上连接有两对连接杆二及横架,所述横架连接有若干卡杆;当需要使用电导仪时,手动上下夹住双向套筒,此时,两个连接杆二的一端位于双向套筒的中部;随后按压第一插杆,从而使第一插杆缩回双向套筒内,由于两部分卡杆相互远离,像两部分卡杆之间放入电极,最后松开第一插杆,第一插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两个连接杆二相互远离的移动,从而使两部分卡杆夹紧放入其之间的电极;本装置实现了能够夹紧各种型号的电极,以及固定电极的方式简单,并且牢固,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导仪配件
,具体为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

技术介绍

[0002]电导仪是实验室测量水溶液电导率必备的仪器,仪器采用全新设计的外形、大屏幕LCD段码式液晶,显示清晰、美观。该仪器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矿山冶炼等行业及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若配用适当常数的电导电极,可用于测量电子半导体、核能工业和电厂纯水或超纯水的电导率。
[0003]电导仪用电极是原电池的基本组成部分,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叫原电池,一个原电池必须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给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如丹尼尔电池中的Zn极,由于其电势较低,被称为负极,而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如Cu极,由于其电势较高,而称作正极。根据组成电极物质的状态,可以把电极分为三类。第一类电极是金属电极和气体电极,如丹尼尔电池中锌电极和铜电极,还有标准氢电极;第二类电极是金属

金属难溶盐电极及金属

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

AgC l 电极;第三类电极是氧化还原电极,如Fe3+,Fe2+溶液组成的电极。
[0004]在电极相关的化学实验中,通常是将电极的一端浸入电解池中,而电极的另一端则需要悬挂起来,将电极悬挂的工具通常是电极架,目前的电极架通常是具有单一尺寸的固定孔,一套电极架只能限定固定尺寸的电极使用,并且电极架的固定方式不牢固,造成实验中断甚至发生实验事故。
[0005]因此,提出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包括电导仪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仪本体通过支架连接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套筒,双向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侧壁,所述转轴上连接有两对连接杆二及横架,所述横架连接有若干卡杆;
[0009]两个所述连接杆二之间通过弹簧一连接;
[0010]所述双向套筒的两侧壁均贯穿有钢丝,钢丝的一端与连接杆二的侧壁连接,钢丝的另一端贯穿双向套筒的侧壁到达双向套筒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活动插接在双向套筒内;
[0011]所述横架连接有若干卡杆;
[0012]所述连接杆二、横架及卡杆连为一体。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电导仪时,为了使电极更稳定、牢固的放置,手动上下夹住双向套筒,此时,两个连接杆二的一端位于双向套筒的中部;随后按压第一插杆,从而使第一插杆缩回双向套筒内,弹簧二被压缩,第一插杆的移动拉动钢丝,使钢丝位于双
向套筒外的距离变短,拉动两个连接杆二的一端相互靠近的移动,从而两部分卡杆相互远离的旋转移动,所述连接杆二、横架及卡杆连为一体,类似于“剪刀”结构;
[0014]由于两部分卡杆相互远离,像两部分卡杆之间放入电极,最后松开第一插杆,第一插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两个连接杆二相互远离的移动,从而使两部分卡杆夹紧放入其之间的电极;本装置实现了能够夹紧各种型号的电极,以及固定电极的方式简单,并且牢固,方便快捷。
[0015]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导仪用电极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支架(2)由若干连杆组成,相邻两个所述连杆之间通过转环(13)、内轴(14) 转动连接,所述转环(13)活动套接在内轴(14)的上,所述内轴(14)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插槽(15),插槽(15)内活动插接有第二插杆(17),所述第二插杆(17)的一端通过弹簧二(16)连接在插槽(15)的内壁上,第二插杆 (17)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转环(13)内侧壁开设的凹槽内。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在两部分卡杆内的电极改变角度或者位置时,利用能够旋转的连杆及转环,在第二插杆不断的脱离或进入凹槽内,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使连杆与连杆之间既能够快速旋转,又能够在一定角度下,受到凹槽的阻力,保持角度。
[0017]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导仪用电极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杆(17)的一端为半球体结构。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半球体结构有利于第二插杆进入凹槽。
[0019]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导仪用电极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卡杆为弧形结构。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杆为弧形结构能够让两部分卡杆形成交叉状,从而更好地稳固电极的位置。
[0021]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电导仪用电极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两个所述卡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防止对夹持的电极产生损伤。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当需要使用电导仪时,为了使电极更稳定、牢固的放置,手动上下夹住双向套筒,此时,两个连接杆二的一端位于双向套筒的中部;随后按压第一插杆,从而使第一插杆缩回双向套筒内,弹簧二被压缩,第一插杆的移动拉动钢丝,使钢丝位于双向套筒外的距离变短,拉动两个连接杆二的一端相互靠近的移动,从而两部分卡杆相互远离的旋转移动,所述连接杆二、横架及卡杆连为一体,类似于“剪刀”结构;
[0025]由于两部分卡杆相互远离,像两部分卡杆之间放入电极,最后松开第一插杆,第一插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两个连接杆二相互远离的移动,从而使两部分卡杆夹紧放入其之间的电极;本装置实现了能够夹紧各种型号的电极,以及固定电极的方式简单,并且牢固,方便快捷。
[0026]2、当需要固定在两部分卡杆内的电极改变角度或者位置时,利用能够旋转的连杆及转环,在第二插杆不断的脱离或进入凹槽内,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使连杆与连杆之间既能够快速旋转,又能够在一定角度下,受到凹槽的阻力,保持角度。
[0027]3、卡杆为弧形结构能够让两部分卡杆形成交叉状,从而更好地稳固电极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双向套筒9、连接杆二10、弹簧二11、横架4及卡杆5的俯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横架4、卡杆5、转轴6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双向套筒9等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内轴14、插槽15、弹簧二16及第二插杆 17的剖视图。
[0033]图中:电导仪本体1、支架2、连接杆一3、横架4、卡杆5、转轴6、弹簧一7、钢丝8、双向套筒9、连接杆二10、弹簧二11、第一插杆12、转环 13、内轴14、插槽15、弹簧二16、第二插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导仪用电极架,包括电导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仪本体(1)通过支架(2)连接有连接杆一(3),连接杆一(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套筒(9),双向套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6)的侧壁,所述转轴(6)上连接有两对连接杆二(10)及横架(4),所述横架(4)连接有若干卡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二(10)之间通过弹簧一(7)连接;所述双向套筒(9)的两侧壁均贯穿有钢丝(8),钢丝(8)的一端与连接杆二(10)的侧壁连接,钢丝(8)的另一端贯穿双向套筒(9)的侧壁到达双向套筒(9)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插杆(12),第一插杆(12)活动插接在双向套筒(9)内;所述横架(4)连接有若干卡杆(5);所述连接杆二(10)、横架(4)及卡杆(5)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