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62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包括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通过高强螺栓与螺母旋合固定,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顶端等距穿设有轮轴,所述轮轴另一端贯穿第二锻造小车本体,所述轮轴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锻造小车本体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外侧,所述轮轴两端均穿有小车轮,所述小车轮与轮轴通过卡簧与轮轴卡合固定连接;通过精密锻造工艺大幅提高小车各方面力学性能,利用精密锻造的工艺锻造出半片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再通过热处理、精加工及表面处理的方法,使锻件本身的力学性能和装配精度和韧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得到了大幅提高。得到了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小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是通过铸造的工艺一体成型作为小车的本体,再装配上车轮、导向轮及挂轴而成的小车,容易产生铸造缺陷,韧性性能差易折断,铸造精度不是很高,装配容易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小车,能解决一体成型作为小车容易产生铸造缺陷,韧性性能差易折断,铸造精度不是很高,装配容易产生误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小车,包括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通过高强螺栓与螺母旋合固定,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顶端等距穿设有轮轴,所述轮轴另一端贯穿第二锻造小车本体,所述轮轴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锻造小车本体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外侧,所述轮轴两端均穿有小车轮,所述小车轮与轮轴通过卡簧与轮轴卡合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轮安装座,所述侧轮安装座内设有侧向导轮,所述侧向导轮通过挂轴与侧轮安装座转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轮安装座分别对称分布第一锻造小车本体外侧两端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外侧两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连接处两侧通过侧边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规格一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内侧两端均一体成型有预连块,所述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内侧两端均开设有与预连块相匹配的预接槽,所述预连块外侧内部嵌入有第一柔性磁条,所述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内侧嵌入有与第一柔性磁条相配合的第二柔性磁条,所述第一柔性磁条与第二柔性磁条相互吸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柔性磁条与第二柔性磁条大小一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精密锻造工艺大幅提高小车各方面力学性能,利用精密锻造的工艺锻造出半片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再通过热处理、精加工及表面处理的方法,使锻
件本身的力学性能和装配精度和韧性得到了大幅提高,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可用整块钢板加工来替代,当需对其进行组装时,先将挂轴贯穿侧向导轮,完成之后,再将其卡在侧轮安装座内,再将两片锻造好的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对齐压在一起,此时预连块在第一锻造小车本体的带动下进入预接槽内,第一柔性磁条在预连块的带动下与第二柔性磁条接触,第一柔性磁条与第二柔性磁条相互吸合,初步完成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的预固定,此时组装人员的双手可以离开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再用两只手同时操作接下来的组装流畅,将高强螺栓依次贯穿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另一只手将螺母旋合在高强螺栓时,直至拧不动高强螺栓,完成对第一锻造小车本体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进一步固定,在组装过程中,解放了组装人员的双手,在提升组装效率的同时,也提升进一步了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轨道小车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轨道小车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预连块与预接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第一锻造小车本体;2、侧向导轮;3、轮轴;4、小车轮;5、挂轴;7、高强螺栓;8、螺母;9、侧边固定螺栓;10、卡簧;11、侧轮安装座;12、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3、预连块;131、预接槽;132、第一柔性磁条;133、第二柔性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小车,一种轨道小车,包括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对称分布,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通过高强螺栓7与螺母8旋合固定,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顶端等距穿设有轮轴3,轮轴3另一端贯穿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轮轴3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外侧,轮轴3两端均穿有小车轮4,小车轮4可承重600kg,小车轮4与轮轴3通过卡簧10与轮轴3卡合固定连接,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轮安装座11,侧轮安装座11内设有侧向导轮2,侧向导轮2通过挂轴5与侧轮安装座11转动连接,方便安装侧向导轮2,侧轮安装座11分别对称分布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外侧两端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外侧两端,四个侧轮安装座11可安装4个侧向导轮2防止小车卡轨道,提升小车移动流畅性,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连接处两侧通过侧边固定螺栓9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固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连接处侧面,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
12规格一致,采用同规格零件有利于对其批量生产和降低单价。
[0020]请参照图3所示,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内侧两端均一体成型有预连块13,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内侧两端均开设有与预连块13相匹配的预接槽131,预连块13外侧内部嵌入有第一柔性磁条132,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内侧嵌入有与第一柔性磁条132相配合的第二柔性磁条133,第一柔性磁条132与第二柔性磁条133相互吸合,第一柔性磁条132与第二柔性磁条133大小一,便于批量生产。
[0021]使用时,当需对其进行组装时,先将挂轴5贯穿侧向导轮2,完成之后,再将其卡在侧轮安装座11内,再将两片锻造好的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对齐压在一起,此时预连块13在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的带动下进入预接槽131内,第一柔性磁条132在预连块13的带动下与第二柔性磁条133接触,第一柔性磁条132与第二柔性磁条133相互吸合,初步完成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的预固定,此时组装人员的双手可以离开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再用两只手同时操作接下来的组装流畅,将高强螺栓7依次贯穿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另一只手将螺母8旋合在高强螺栓7时,直至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小车,包括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与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通过高强螺栓(7)与螺母(8)旋合固定,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顶端等距穿设有轮轴(3),所述轮轴(3)另一端贯穿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所述轮轴(3)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外侧,所述轮轴(3)两端均穿有小车轮(4),所述小车轮(4)与轮轴(3)通过卡簧(10)与轮轴(3)卡合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锻造小车本体(1)外侧以及第二锻造小车本体(1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轮安装座(11),所述侧轮安装座(11)内设有侧向导轮(2),所述侧向导轮(2)通过挂轴(5)与侧轮安装座(1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轮安装座(11)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云涛蒋玉扣李泽俭吴敏毕小文周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易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