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类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菌类植物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菌类植物可分为粘菌门和真菌门两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
[0003]授权公开号为CN206227067U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此技术中,在更换吸水棉套时,需要借助外部的工具来对吸水棉套进行更换,这样比较繁琐,同时工具容易丢失,不方便人们进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包括蓄水盒(6),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6)的一侧设置有排水部件,所述蓄水盒(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3),所述壳体(2)内的底部安装有纱网(1),所述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筒(11),并且固定筒(11)的底部贯穿壳体(2)的底部,所述固定筒(1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2),所述固定筒(11)内放置有半圆片(16),所述半圆片(16)的下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下去固定有底板(17),所述半圆片(16)的侧面固定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位于壳体(2)的底部,所述底板(17)的上方放置有圆柱形珍珠棉(13),所述圆柱形珍珠棉(13)与底板(17)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圆柱形珍珠棉(13)的上方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所述半圆片(16)的上端从固定筒(11)内延伸出去并固定连接有操作环(24),所述操作环(2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棉吸式便于更换棉柱的菌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6)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内固定有脚垫(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立武,范宇光,吴秀玲,刘凤霞,金慧,赵莹,尹航,代玉红,张德文,肖影,黄祥童,陈庆红,牛丽君,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