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336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基板、电源模块及机箱。基板与电源模块装设于机箱内。电源模块具有电源供应器、转接板及电源模块支架。转接板分别耦接基板及电源供应器,电源模块支架则承载转接板与电源供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模块。技术背景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电源模块负责提供基板及外围足够且稳定的电 力。而在常见的设计上,电源模块的电源供应器会通过电源输出线直接与基板 上的电源连接器相连,由电源供应器直接输出电力于基板上,来驱动基板上的 电子装置。因此,若基板或电源供应器有一方需要移除或更换时,势必要将电源输出 线脱离基板。然而,受限于机箱内部的狭小空间,当计算机系统内部同时装设 有多个适配卡或扩充装置时,将电源输出线脱离基板的动作便非常难以执行。此外,由于不同厂商所生产出来的基板,或者不同系统芯片的使用,基板 的设计理念及电路布局方式都有所不同,因而不同基板的电源连接器位置不大 可能相同。为了提高电源供应器的通用性,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线都会具有 一定的长度,以配合大部分的基板。然而,过长的电源输出线却造成机箱内部 空间的凌乱,更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散热。因此改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上得电源模块,使基板及电源供应器间的拆 卸更加简便,并且避免过长的电源输出线导致机箱内部空间的凌乱,迸而提高 计算机系统的散热效率,为现今厂商所期盼的愿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可方便拆卸基板 与电源模块,并降低过长的电源输出线对计算机系统散热所造成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模块,用于计算机系 统上,使连接于电源模块的基板与电源模块间的拆卸更加简便,并并降低电源 输出线对计算机系统散热所造成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此计算机系统包括有 基板、电源模块与机箱。基板具有电连接部,电源模块则包括有电源供应器、 转接板及电源模块支架。转接板上具有电源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电源连接器 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线相耦接。基板连接器则与电连接部耦接,使基板可 接收电源供应器所输出的电源。电源模块支架则承载电源供应器与转接板,电 源模块支架的两侧具有第一滑动结构。基板与电源模块皆设置于机箱中。此外, 机箱内侧具有第二滑动结构,并耦合于第一滑动结构,使电源模块可推入机箱 内或滑出机箱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用以提供基板电源,至 少包括有电源供应器、转接板与电源模块支架。转接板设置于电源供应器上方。 转接板具有电源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电源连接器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线 耦接,基板连接器则与基板耦接。基板垂直于转接板,转接板可将电源连接器 所接收到的电源传递至基板连接器。电源模块支架则承载电源供应器与转接 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模块, 通过电源模块中的转接板,使基板与电源模块的拆卸更加简便,并且避免过长 的电源输出线阻碍计算机系统的散热,因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散热效率。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内部装置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拆卸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示意图。图6绘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基板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计算机系统110:基板112:电连接部120:电源模块122:电源供应器124:电源输出线126:电源模块支架128:第一滑动结构129:压线装置130:转接板132:电源连接器134:基板连接器136:数据传输连接器138:处理芯片140:机箱142:第二滑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计算机系统的基板与电源模块在机箱内的位置设计为 两个几乎互相独立的空间,并藉由转接板来相互连接。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 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更改电源模块内电源供应器的设置数量与 基板的数目,以配合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考虑。请参照图i,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ioo示意图。计算机系统100包括有基板110、电源模块120与机箱140。其中基板110与电源模 块120设置于机箱140中,藉以避免外界冲击与异物导致计算机系统100产生 运作上的问题。为了仔细描述基板110与电源模块120的结构,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 图2为计算机系统内部装置的示意图。图3则为电源模块120的示意图。基板 110具有电连接部112。电源模块120耦接于基板110,电源模块120包括有 电源供应器122、转接板130与电源模块支架126。转接板130具有电源连接 器132与基板连接器134。电源连接器132与电源供应器122的电源输出线124 相耦接,基板连接器134与基板110上的电连接部112相耦接,使基板110可以接收电源供应器122所输出的电源。亦即,转接板130可将电源连接器 132所接收的电源传递到基板连接器134,让基板110正常运作。电源模块支 架126则承载电源供应器122与转接板13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转接板130设置于电源供应器122的上方,而基板 110垂直于转接板130。接着请参照图4,此为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100拆卸示意图。为了使基板 110与电源模块120两者间的拆卸更加方便,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100利用转 接板130来分别连接电源供应器122与基板110,使电源模块120与基板110 在机箱140中分别具有独立空间。当要移除基板110或电源模块120时,仅需 将基板110往箭头A方向拔除后,电源模块120即可往箭头B方向拖出。当要 装设电源模块120及基板110时,亦仅需将电源模块120推入机箱140中,再 置入基板IIO即可。而为了让电源模块120与机箱140间的活动可以更为方便,电源模块支架 126具有第一滑动结构128设置于电源模块支架126的两侧,机箱140内侧则 设置第二滑动结构142,第一滑动结构128与第二滑动结构142互相耦合,使 电源模块120可轻易地推入机箱140内,或者拖滑出机箱140外。另外,现有的电源输出线124在与转接板130电源连接器132连接的一端, 其排线是自连接器上端延伸而出,当电源输出线124连接于电源连接器132 时,由于排线的方向以及排线的硬度,会使得排线的位置向上弯曲翘起。请参 阅图5,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在电源连接器132上方设置压线装置129,压线装置 129具有一顶板与多个支撑柱,藉由这些支撑柱将顶板与转接板130隔开,使 压线装置129与转接板130之间具有容置空间可供电源输出线124布置,以避 免电源输出线124连接于转接板130后,多余的长度突出于电源模块120上方, 阻碍电源模块安装或拆卸,并影响基板散热。请参照图6,此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接板130的示意图。转接板130上除 了电源连接器132与基板连接器134之外,亦可以加装多个数据传输连接器 136及处理芯片138。数据传输连接器136设置在转接板130的边缘,用来连 接外围设备,而处理芯片138用来处理外围设备与基板130间的数据传递动作。 如此可增加转接板130的功能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扩充能力。此外,实施例 中所使用的电源供应器可为个人计算机电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至少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电连接部;以及    一电源模块,耦接该基板,该电源模块至少包含:    一电源供应器;    一转接板,具有一电源连接器与一基板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与该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线耦接,该基板连接器则与该电连接部耦接,使该基板得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所输出的电源;以及    一电源模块支架,承载该电源供应器及该转接板,该电源模块支架包括有一第一滑动结构设置于该电源模块支架的两侧;以及    一机箱,该基板与该电源模块设置于该机箱中,该机箱具有一第二滑动结构设置于该机箱内侧,并耦合于该第一滑动结构,使该电源模块可推入该机箱内或滑出该机箱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逸群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