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29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属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包括金属模座,所述金属模座上设有对应于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型面,所述金属模座内设有对应于所述型面的水循环降温通道,所述金属模座上分别设有所述水循环降温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金属模座外的冷却水管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金属模座外的回水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成型出模后冷却效果不佳,致使连续生产中产品易变形而影响后道工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是安装在车辆驾驶舱的内钣金上的,起到隔音、降噪、隔热等作用汽车内饰件。汽车隔音垫的生产过程包括EVA加热、吸塑成型、PU发泡成型、修整等工序,因PU熟化成型过程产生热能较大,且容易使EVA、PU出现变形等问题,故汽车隔音垫成型后采用在定型工装上自然放置的冷却工艺;然而,现有的汽车内隔音垫冷却工装多采用玻璃钢材质制作而成,冷却效果不佳,连续生产中,后成型出模的产品通常会直接放置在前一张未冷却完全的产品之上堆叠,往往使下层的产品受压变形,如此在后道工序的整车组装过程中,受压变形的产品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无法完成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这种工装可以解决现有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成型出模后冷却效果不佳,致使连续生产中产品易变形而影响后道工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包括金属模座,所述金属模座上设有对应于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模座内设有对应于所述型面的水循环降温通道,所述金属模座上分别设有所述水循环降温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金属模座外的冷却水管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金属模座外的回水水管相连接。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水循环降温通道为多个U形管串联而成;所述U形管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型面的凸管段。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模座为铸铝模座。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由于本工装的金属模座内设有对应于金属模座型面的水循环降温通道,可对熟化成型出模后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进行快速冷却,并维持恒温,避免了连续生产中因产品温度过高堆垛而产生的变形、撕裂或皱褶,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3]图1、图2、图3所示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包括金属模座1,本实施例的金属模座为铸铝模座;金属模座1上设有对应于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型面2,金属模座内设有对应于型面2的水循环降温通道5,金属模座1上分别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与金属模座1外的冷却水管相连接(未画出),出水口4与金属模座1外的回水水管相连接(未画出);水循环降温通道5为多个U形管串联而成; U形管上设有对应于型面2的凸管段5

1。
[0014]工作时,冷却水从进水口3进入从出水口4流出,使铸铝模座1始终保持较低温度,将熟化成型出模后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放置于铸铝模座1表面,并按压使产品型面与铸铝模座完全贴合,然后保持水冷2min以上即可,完成此步骤后将冷却好的产品取下放置于旧工艺玻璃钢冷却工装上堆叠存放,下一件发泡成型后的产品重复以上操作即可。避免了连续生产中因产品温度过高堆垛而产生的变形、撕裂或皱褶,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定型工装,包括金属模座,所述金属模座上设有对应于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模座内设有对应于所述型面的水循环降温通道,所述金属模座上分别设有所述水循环降温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金属模座外的冷却水管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钰李鑫莫向权王鑫闫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富英华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