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73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保护软管的远端设有用于与支气管镜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一,保护软管的近端设有用于与延长管的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二,接头组件二内设有可实现自密封的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纤维支气管镜从进入人工气道开始就成为相对封闭状态,直到操作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消毒的时候再重新进入开放状态。以此降低气管镜操作者在利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床旁支气管镜诊疗过程中避免对外产生飞沫、气溶胶的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诊治越来越多的需要纤维支气管镜的辅助。特别对于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对诊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气道的深部吸痰、采样等操作中不可替代。
[0003]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通过深入气道进行诊疗,常规对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诊疗时,将支气管镜插入管通过人工气道上延长管的硅胶盖,沿人工气道伸入患者体内。目前,气管镜在操作时不在完全封闭空间内,位于患者及人工气道外的支气管镜插入管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将患者体内的细菌、病毒等带出,使细菌、病毒等通过飞沫或者气溶胶传播方式导致职业暴露。特别是当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时,病毒等可在防护不足时轻易感染操作者。同时,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会可以造成周边其他患者的感染以及环境污染。高危病毒,例如SARS、MERS、COVID-19等,气管镜操作者虽严格防护,仍然存在被传播的可能。所以从源头上封闭飞沫和气溶胶传播有利于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减少职业暴露,同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气管镜操作者在利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将靠近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保护软管的远端设有用于与支气管镜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一,保护软管的近端设有用于与延长管的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二,接头组件二内设有可实现自密封的密封组件;支气管镜与接头组件一相连接后,与接头组件一紧密配合,支气管镜插入管位于保护软管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穿过接头组件二内的密封组件后在穿出接头组件二的同时穿入延长管的硅胶盖从而沿人工气道伸入患者体内;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拔出时,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从延长管的硅胶盖被拔出的同时进入接头组件二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进一步经由密封组件被拔出后,密封组件通过自密封作用实现密封,将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内拔出的部分密封在保护软管内。
[0006]优选地,所述保护软管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褶皱段、位于褶皱段近端的直管段一及位于褶皱段远端的直管段二。
[0007]优选地,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一与所述接头组件一连接固定;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二与所述接头组件二连接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一与所述卡接结构二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直管段一或所述直管段二端部内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一及位于所述直管段一或所述直管段二端部外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二,半圆形凸起一与半圆形凸起二间隔一定距离;
[0009]还包括设于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一圈卡槽,在卡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一及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二,半圆形凹槽一与半圆形凸起一一一对应,半圆形凹槽二与半圆形凸起二一一对应;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一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一的卡槽紧密配合;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卡槽紧密配合;当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或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在卡槽内插入到位后,半圆形凸起一卡入半圆形凹槽一内,同时,半圆形凸起二卡入半圆形凹槽二内。
[0010]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一包括中空的本体一,本体一中部设有中空的卡口,支气管镜穿过本体一后卡入卡口内并与本体一及卡口紧密配合,卡口四周围绕一圈设于本体一上的所述卡槽。
[0011]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二包括中空的本体二;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本体二内,本体二内还设有用于将支气管镜插入管导向至所述密封组件的导向部一及用于将出所述密封组件的支气管镜插入管导向至所述硅胶盖上的通孔的导向部二,且所述接头组件二与所述硅胶盖连接后,导向部二与所述硅胶盖紧密贴合;本体二的远端设有所述卡槽,本体二的近端与所述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保护软管采用可任意弯曲及伸缩的塑料薄膜软管,塑料薄膜软管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分别与所述接头组件一及所述接头组件二连接固定。
[0013]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金属环,金属环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上,上半部分在自然状态下向外翻折;金属环向外翻折部分的端部设有N圈齿状凸起,N≥3,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相配合的N圈齿状凹槽;所述塑料薄膜软管的端部套在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外,将金属环的上半部分向内翻折至齿状凸起卡入齿状凹槽内,从而将所述塑料薄膜软管的端部夹持在金属环与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为底部划开且由医用硅胶制成的碗状密封件,所述支气管镜插入管经由碗状密封件底部的划痕结构自其中穿过,当所述支气管镜自碗状密封件中被拔出后,划痕结构依靠材料弹性自主闭合形成密封。
[0015]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二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硅胶盖相连,该卡合结构包括沿所述接头组件二周向均布的多片卡接片,所有卡接片均位于所述接头组件二的近端,相邻两片卡接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每片卡接片的端部均形成有卡钩结构,当所述硅胶盖卡入卡合结构后,所有卡接片同步向外扩张并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沿周向扣紧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同时,所有卡钩结构卡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
[0016]本技术可以使得纤维支气管镜从进入人工气道开始就成为相对封闭状态,直到操作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消毒的时候再重新进入开放状态。以此降低气管镜操作者在利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公开的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2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中的接头组件二3的外部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1中的接头组件二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2中直管段一或直管段二与接头组件一或接头组件二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将靠近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1,本实施例中,保护软管1包括褶皱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将靠近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1),保护软管(1)的远端设有用于与支气管镜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一(2),保护软管(1)的近端设有用于与延长管的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二(3),接头组件二(3)内设有可实现自密封的密封组件;支气管镜与接头组件一(2)相连接后,与接头组件一(2)紧密配合,支气管镜插入管位于保护软管(1)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穿过接头组件二(3)内的密封组件后在穿出接头组件二(3)的同时穿入延长管的硅胶盖从而沿人工气道伸入患者体内;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拔出时,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从延长管的硅胶盖被拔出的同时进入接头组件二(3)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进一步经由密封组件被拔出后,密封组件通过自密封作用实现密封,将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内拔出的部分密封在保护软管(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软管(1)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褶皱段(1-1)、位于褶皱段(1-1)近端的直管段一(1-2)及位于褶皱段(1-1)远端的直管段二(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一(1-2)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一与所述接头组件一(2)连接固定;所述直管段二(1-3)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二与所述接头组件二(3)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一与所述卡接结构二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直管段一(1-2)或所述直管段二(1-3)端部内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一及位于所述直管段一(1-2)或所述直管段二(1-3)端部外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二,半圆形凸起一与半圆形凸起二间隔一定距离;还包括设于所述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的一圈卡槽,在卡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一及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二,半圆形凹槽一与半圆形凸起一一一对应,半圆形凹槽二与半圆形凸起二一一对应;所述直管段一(1-2)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一(2)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一(2)的卡槽紧密配合;所述直管段二(1-3)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二(3)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二(3)的卡槽紧密配合;当所述直管段一(1-2) 的端部或所述直管段二(1-3)的端部在卡槽内插入到位后,半圆形凸起一卡入半圆形凹槽一内,同时,半圆形凸起二卡入半圆形凹槽二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一(2)包括中空的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莉娟徐侃叶茂松计海婴沈勤军叶伶朱蕾宋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