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生茂专利>正文

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70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二者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绕过前胸和后背的位置后在另一侧腋窝的下方活动连接;所述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均为具有挠性的夹持垫;所述夹持垫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吸附膜、减压垫和柔性的医用塑料;还包括外固定带,其从所述前夹持件上的环体穿过,两端侧通过粘扣与后夹持件上的母粘扣连接;所述前夹持件对应胸骨的位置设有加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可对开胸术后的患者进行固定,其不仅可调节大小,从而避免胸骨不愈合或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的开胸手术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骨外固定装置。骨外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部正中切口是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经典切口,此切口下手术操作显露充分,能完成90%以上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术毕关胸骨常用钢丝贯穿胸骨或胸骨旁肋间然后缠绕合拢胸骨。
[0003]目前,患者开胸手术完成治疗后,关胸时常用钢丝将锯开的胸骨捆扎在一起,缝合好伤口后让患者卧床平躺来保证愈合,但患者呼吸造成胸腔扩张、回缩,以及术后咳嗽排痰,这些都影响胸骨的愈合;尤其是许多老年人的胸骨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胸骨愈合,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引起剧烈咳嗽可能会造成胸骨不愈合或裂开,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产生具额医疗费用。近些年国内外也出现了胸骨固定装置,但因费用昂贵,难以普及、推广。
[0004]传统方法有骨折部位用沙袋压迫,采用胸带局部加压固定治疗,但均存在外固定易移位,固定不确实,限制胸廓运动,影响呼吸功能等不足。
[0005]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的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可对开胸术后的患者进行固定,其不仅可调节大小,从而避免胸骨不愈合或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的开胸手术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
[0008]包括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二者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绕过前胸和后背的位置后在另一侧腋窝的下方活动连接;
[0009]所述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均为具有挠性的夹持垫;
[0010]所述夹持垫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吸附膜、减压垫和柔性的医用塑料;
[0011]还包括外固定带,其从所述前夹持件上的环体穿过,两端侧通过粘扣与后夹持件上的母粘扣连接;
[0012]所述前夹持件对应胸骨的位置设有加压装置。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吸附膜贴在硅胶垫的内壁上,所述吸附膜为高极性材料薄膜。
[0014]所述减压垫为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硅胶垫;
[0015]所述夹持垫的厚度为5mm。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加压装置为一内置医疗沙包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和袋体之间通过粘扣或纽扣连接。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的A端通过合页轴连接;
[0018]所述前夹持件的B端设有外壁上设有多组挂扣的弹性绷带,所述后夹持件的B端设有与挂扣配合连接的挂钩。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外固定带的宽度为5

8cm,其为帆布带制成。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的高度为15

20c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2]1、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不仅可通过夹持将胸骨进行外固定,而且还通过外固定带和加压装置,对胸骨进行加压固定;有效提高了固定效果而且有利于胸骨愈合;
[0023]2、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设置吸附膜,可对胸骨附近产生的渗液进行吸附,从而保持创面的干净;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0024]3、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避免胸骨不愈合或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0025]4、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患者开胸手术后胸骨愈合阶段辅助固定。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夹持垫的的剖面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前夹持件
ꢀꢀꢀꢀꢀꢀꢀꢀꢀ
2、后夹持件
ꢀꢀꢀꢀꢀꢀꢀꢀ
3、外固定带
[0031]4、活动铰链
ꢀꢀꢀꢀꢀꢀꢀꢀꢀ
5、吸附膜
ꢀꢀꢀꢀꢀꢀꢀꢀꢀꢀ
6、减压垫
[0032]7、医用塑料
ꢀꢀꢀꢀꢀꢀꢀꢀꢀ
8、环体
ꢀꢀꢀꢀꢀꢀꢀꢀꢀꢀꢀꢀ
9、袋体
[0033]10、盖体
ꢀꢀꢀꢀꢀꢀꢀꢀꢀꢀꢀꢀ
11、A端
ꢀꢀꢀꢀꢀꢀꢀꢀꢀꢀꢀꢀ
12、B端
[0034]13、挂钩
ꢀꢀꢀꢀꢀꢀꢀꢀꢀꢀꢀꢀ
14、挂扣
ꢀꢀꢀꢀꢀꢀꢀꢀꢀꢀꢀ
15、弹性绷带
[0035]16、母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持件1和后夹持件2;二者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4连接,另一端分别绕过前胸和后背的位置后在另一侧腋窝的下方活动连接;所述前夹持件1 和后夹持件2均为具有挠性的夹持垫;所述夹持垫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吸附膜5、减压垫6和柔性的医用塑料7;还包括外固定带3,其从所述前夹持件1上的环体8穿过,两端侧通过粘扣与后夹持件2上的母粘扣16连接;所述前夹持件
1对应胸骨的位置设有加压装置。
[0038]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医护人员在为患者佩戴该外固定装置的时候;首先将前夹持件1和后夹持件2的A端11设于患者的一侧腋窝下,再将其B端12通过挂钩13挂设在弹性绷带15上的挂环上;其可根据不同身形的患者进行调节其宽度;
[0039]前夹持件1的对应胸骨的位置设有加压装置,可实现加压的目的;为了提高加压固定的效果,医护人员放置好医用沙包后再将外固定带3绕患者的前胸一周后固定粘在后夹持件2外侧壁上的粘扣上。
[0040]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所述吸附膜5贴在硅胶垫的内壁上,所述吸附膜5为高极性材料薄膜;所述减压垫6 为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硅胶垫;所述夹持垫的厚度为5mm。
[0041]本技术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设置吸附膜5,可对创面产生的渗液进行吸附,保持创面的干净;且所述吸附膜5可进行替换;所述夹持垫通过吸附膜5、减压垫6和柔性的医用塑料7制成;吸附膜5用于吸附渗液同时其可进行更换;减压垫6可大大减轻夹持垫对患者皮肤的压力;其最外层采用柔性的医用塑料7,该医用塑料7具有挠性,以便于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
[0042]如图1所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二者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绕过前胸和后背的位置后在另一侧腋窝的下方活动连接;所述前夹持件和后夹持件均为具有挠性的夹持垫;所述夹持垫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吸附膜、减压垫和柔性的医用塑料;还包括外固定带,其从所述前夹持件上的环体穿过,两端侧通过粘扣与后夹持件上的母粘扣连接;所述前夹持件对应胸骨的位置设有加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膜贴在硅胶垫的内壁上,所述吸附膜为高极性材料薄膜;所述减压垫为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硅胶垫;所述夹持垫的厚度为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胸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生茂马晓瑞郭娟汪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马生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