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69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包括:(1)将一定量茶芎、川芎、按梯度比例混合的茶芎和川芎混合物分别打粉,得到多个样品;(2)打开电子鼻仪器,该电子鼻包含多个传感器;设定电子鼻参数为气体流速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鉴别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茶芎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瑞昌、武宁、德安等县市,在江西已有悠久的栽培和药用历史。茶芎性温、味辛、无毒、归肝、心经,具有开郁、宽胸上行、祛风止痛之功。茶芎祛风止痛效果佳,地方常用以茶芎入茶用以缓解偏头痛。
[000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茶芎与川芎的药材、饮片的外观极其相似,甚至粉末的颜色、气味两者的差异性都极小,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两者。此外,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虽川芎、茶芎的来源相近,但成分和功效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川芎中含有川芎嗪,临床上多用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但茶芎质量标志物为正丁基苯酞,成分中不存在川芎嗪,多用茶芎治疗偏头痛,对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及川芎。
[0004]市场上,因茶芎、川芎难以辨别导致两者混淆、混合出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茶芎与川芎的功效、用途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保证茶芎的质量,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鉴别茶芎的真伪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选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茶芎,这些方法虽然可行,但是具有操作过程复杂(需要专业人操作)、耗时长等不足,且对于茶芎与川芎的混合品难以区分,难以适用于市场快速流通。因此,尚未有能客观科学快速的方法用以评价茶芎、川芎的真伪。
[0005]针对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如何基于饮片本身的芳香性成分,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别茶芎的标准化方法,使其具有可行性、科学性、高效性和客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操作简单、实践性强,可简化鉴别步骤、并大大缩短质量检测时间,可帮助市场监管部门快速准确的鉴别茶芎的真伪,保证市场上茶芎的质量。
[0007](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一定量的茶芎、川芎、按梯度比例混合的茶芎和川芎混合物分别打粉,得到多个待测样品;(2)打开电子鼻仪器,该电子鼻包含多个传感器;设定电子鼻参数为气体流速0.5

0.7L/min,清洗时间160

200s,检测时间100

150s,在15

30℃下开始进样测定,得到各待测样品在电子鼻的各传感器中的数据;(3)找出不同传感器中对应不同样品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选定以该组数据所对应的传感器用作后续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传感器;将待测样品打粉并按步骤(2)的条
件测定该待测样品在选定的传感器中的检测数据;(4)根据步骤(3)的电子鼻检测数据并结合所述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为特征参考值,鉴别该待测样品;鉴别方法为:具体地,以所述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为特征参考值为参照,当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数据接近该组数据中对应纯茶芎的数据时,则判断为茶芎;当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数据接近该组数据中对应纯川芎的数据时,则判断为川芎。
[0008]接近含义可确定为
±
8%以内,更优选为
±
5%以内。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挥发油,进行GC

MS测定,得到该待测样品中藁本内酯的相对含量;结合藁本内酯相对含量数据共同鉴别该待测样品。
[0010]优选地,GC

MS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123

1334 DB

624(320μm
×
30m ,1.8μm),载气为氦气,起始温度40℃,保持1min,后运行温度为70℃,然后以10℃/min升至210℃,进样量1μL;电离方式EI电离;电子轰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倍增电压1012ev,扫描方式为全扫描。
[0011]优选地,待测样品的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为:取待测样品粉末45

55g于烧瓶中,加10倍量水浸泡8h,加入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匀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置于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保持微沸5h,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达到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h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油层体积,自油层中减去二甲苯量,制得供试品。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步骤(3),以电子鼻传感器Eigenvalue0为后续待测样品的电子鼻传感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电子鼻检测数据为0.75
±
0.05,藁本内酯相对含量大于50时,判断待测样品为茶芎;当电子鼻检测数据为0.85
±
0.05,藁本内酯相对含量小于20,判断待测样品为川芎。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电子鼻检测数据为0.7以下,藁本内酯相对含量介于20

50时,判断待测样品为茶芎和川芎的混合物。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步骤(5)中,当电子鼻检测数据为0.7以下,藁本内酯相对含量介于20

50时,判断待测样品为茶芎和川芎的混合物。
[0016]优选地,所述茶芎与川芎取自形态均匀的生茶芎、生川芎饮片。
[0017]优选地,步骤(1)中,待测样品打粉后过筛,优选是过二号筛。
[0018]优选地,步骤(2)中,在用电子鼻测定之前,将仪器预运行稳定1

1.2小时。
[0019](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首先通过电子鼻的不同传感器对已知的茶芎、川芎或不同比例的茶芎/川芎混合物进行气味数据检测,由此筛选出对茶芎、川芎气味最为敏感的传感器(和对不同待测样品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以该传感器为选定传感器进行后续电子鼻数据的检测元件。在后续的快速检测中以该选定的传感器进行电子鼻数据检测,且检测时以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为特征参考值,来快速判断川芎和茶芎。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
大批量的茶芎、川芎进行鉴别,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
[0020]实验证明,使用最敏感的传感器作为电子鼻检测元件,其测定结果与已知的其他手段(比如GC

MS手段)和茶芎/川芎的不同属性(所含主要成分明显不同)的判断结果一致性高。此外,若针对某些批次的样品,电子鼻出现无法鉴别或鉴别不清的情况时,可再借助GC

MS手段仅对待测样品中藁本内酯这一项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除蒿本内酯外其他成分项不需要测定),进行二次判断;但此时,也只需对藁本内酯进行解谱,便可大大减少解谱的耗时和工作量,还能获得高的鉴别准确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一定量的茶芎、川芎、按梯度比例混合的茶芎和川芎混合物分别打粉,得到多个待测样品;(2)打开电子鼻仪器,该电子鼻包含多个传感器;设定电子鼻参数为气体流速0.5

0.7L/min,清洗时间160

200s,检测时间100

150s,在15

30℃下开始进样测定,得到各待测样品在电子鼻的各传感器中的数据;(3)找出不同传感器中对应不同样品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选定以该组数据所对应的传感器用作后续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传感器;将待测样品打粉并按步骤(2)的条件测定该待测样品在选定的传感器中的检测数据;(4)根据步骤(3)的电子鼻检测数据并结合所述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为特征参考值,鉴别该待测样品;鉴别方法为:以所述显著性最高的一组数据为特征参考值为参照,当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数据接近该组数据中对应纯茶芎的数据时,判断为茶芎;当待测样品的电子鼻检测数据接近该组数据中对应纯川芎的数据时,判断为川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挥发油,进行GC

MS测定,得到该待测样品中藁本内酯的相对含量;结合藁本内酯相对含量数据共同鉴别该待测样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鼻快速鉴别茶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电子鼻传感器Eigenvalue0为后续待测样品的电子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莲徐葱茏谢亚婷黄敏刘明贵张涛施锦芳刘敏敏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景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