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67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土荆皮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及其在治疗甲真菌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甲感染性疾病。它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也是最常见的甲病,约占所有甲病的50%。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甲真菌病的发病率高达2

28%,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升高,60~70岁者达32%,大于70岁者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可高达48%。该病可导致单个或多个甲板增厚、甲分离和甲变色,增厚变形的趾甲会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且毁损的甲会影响美观,使患者因担心不受欢迎而引起自卑、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临床表现不同,甲真菌病可分为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近端甲下型(PSO)、白色浅表型(SWO)、甲板内型(EO)、全甲毁损型(TDO)和念珠菌性甲床炎与甲沟炎六种类型。对老年患者,最常见的临床损害为全甲毁损型,感染率可达44.85%,且菌病还易继发细菌感染、丹毒、蜂窝组织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0003]目前对甲真菌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依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局部用药与系统用药。局部用药为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常见的环吡酮甲涂剂和5%阿莫罗芬甲搽剂疗等。该方法治疗安全,无全身不良反应,费用低,患者易接受,适合病甲数少、未累及甲根、高龄、甲板生长过慢或有服药禁忌症者。但由于甲板的结构致密,一般药物很难渗入,导致总体疗效不太理想。系统用药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目前最常用的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的治疗经验显示,甲根部受累面积>30%或病甲数量>3个的甲真菌病均应选择口服药物系统治疗。但较长的用药周期(指甲3个月,趾甲6个月)、有肝功能损害和药物间相互作用使该方法在某些人群内受到限制,尤其是在老年人群。并且,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出现也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说,甲真菌病的治疗,还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如为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治疗就面临束手无策的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病甲中的真菌,又能够快速去除病甲组织,同时没有系统副作用的化学药物组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土荆皮20

40份,蛇床子10

30份,百部10

20份,苦参10

20份,水杨酸50

70份,苯甲酸100

120份,阿莫罗芬200

300份,尿素400

600份。
[0006]其中土荆皮味辛,温。归肺、脾经。可杀虫疗癣,祛湿止痒。蛇床子味辛、苦,温。归肾经。有杀虫止痒,燥湿祛风的作用。百部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可杀虫灭虱,治疥癣。苦参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水杨酸有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等作用,能松解甲中角蛋白,而使得药剂更有效的渗入病甲内部。亦有抗真菌、细菌的作用。
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对霉菌、酵母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阿莫罗芬为经典的吗啉类抗真菌药物,对常见丝状真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但由于甲板结构的特殊性,使药物难以直接达到病灶。并且由于甲板生长缓慢,单独外用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疗程过长,患者难以坚持。本专利技术在长期的皮肤科临床实践中,发现尿素能够改变甲蛋白中的肽链结构,使甲软化及角质溶解,而且其高浓度时可抑制真菌生长并可促进抗真菌药物进入甲板的作用。水杨酸有抗真菌、止痒、溶解角质等作用,能松解甲中角蛋白,而使得药剂更有效的渗入病甲内部。以此作为载体,搭配土荆皮、蛇床子、苦参、百部这四味杀菌疗癣的中药,以及苯甲酸、阿莫罗芬这两种广谱抗真菌的西药,中西结合,全方位杀灭甲板中的真菌。同时,在治疗中,采用“U形护卫”法(苏敬泽等.4种溶甲配方除甲治疗指甲真菌病对比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01):30

31.)保护甲根部及甲周,使得药粉仅作用于甲板表面。一方面增加甲板的水合及渗透能力,一方面保护甲根部不受损。进一步的,我们封包后人工去除已经变色,增厚的病甲,从而快速去除病灶,尤其适用于老人、儿童以及部分甲毁损的患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土荆皮30份,蛇床子20份,百部10份,苦参10份,水杨酸60份,苯甲酸120份,阿莫罗芬250份,尿素500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外用粉剂,由上述原料药粉碎过200目筛后混合而成。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甲真菌病选自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所述的甲真菌病既包括指甲也包括趾甲。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软化病甲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组合物,适用于甲真菌病,既可软化病甲,又可加速抗真菌成分向病甲中的渗透,并且抗菌药物分别由不同杀真菌机制的中药和西药组合而成,避免杀菌机制单一导致的菌株耐药。再配合特定的封包治疗,保护甲根及周围,不仅可以提高甲及周围组织的含水量,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使药物渗透量增加,对病甲进行高渗透药物溶甲术的治疗;还能防止全甲脱落,保护甲根。整个药物组合对病甲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且创伤更小。
[0014]2、本品疗效高,安全性好,见效快,药物封包1周即可。对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有效率达100%,对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有效率达89%,对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有效率达72%。
[0015]3、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具有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成本较低,易被患者接受,如推广使用,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8临床病例的对比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土荆皮30份,蛇床子20份,百部10份,苦参10份,水杨酸60份,苯甲酸120份,阿莫罗芬250份,尿素500份。
[0020]制备工艺: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分别将土荆皮、蛇床子、百部、苦参研末成粉并过筛称重。制剂中其他成分水杨酸、苯甲酸、阿莫罗芬以及尿素粉分别称重。缓慢将上述药物组合加入一全新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0021]对比例1:
[0022]土荆皮30份,蛇床子20份,百部10份,苦参10份,水杨酸60份,苯甲酸120份,阿莫罗芬250份,尿素250份,水250份。
[0023]制备工艺: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分别将土荆皮、蛇床子、百部、苦参研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土荆皮20

40份,蛇床子10

30份,百部10

20份,苦参10

20份,水杨酸50

70份,苯甲酸100

120份,阿莫罗芬200

300份,尿素400

6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溶甲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土荆皮30份,蛇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娟谭静文蔡晴高志琴杨虹任弘瑾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