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55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包括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整流滤波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导通模块、稳压模块、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连接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连接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连接交流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连接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导通模块,开关导通模块连接稳压模块,稳压模块连接负载工作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反相器和放大器来使得通过变压器的电流在正电流和负电流之间有规律的循环进行,达到输出交流电的目的,改变输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来改变输出的电压频率。出的电压频率。出的电压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水电设备主要包括水力发电机组和其它辅助、配套设备。我国水电设备生产发展速度快,进出口市场不断发展。水电设备出口方面,我国主要出口水轮机及水轮的其他零件(不含调节器)和水力发电机组,其中,随着我国水电设备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出口结构不断升级,核心产品水力发电机组出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方面,我国主要向德国、美国等国家进口水电设备产品。进出口市场波动发展,处贸易顺差状态,我国不断出台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高端产品,技术引进。未来,我国水电设备产品国际品牌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水电设备主要是指用于水力发电的设备,其中包含主要设备:水力发电机组,也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和其它设备:辅助、配套设备(空冷器、减速器、调速器、阀门、启闭设备、导水管等)。 我国水电设备生产发展速度快,进出口市场不断发展。我国水电设备进出口市场中,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编码(HS编码)和其相关产品描述,水电设备其主体框架归类为水轮机及水轮的其他零件(不包括调节器);水轮机及水轮的调节器;水力发电机组。
[0003]目前市场上的发电机往往会输出的交流电会有着固定的频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不够适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包括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整流滤波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导通模块、稳压模块、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连接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连接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连接交流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连接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导通模块,开关导通模块连接稳压模块,稳压模块连接负载工作模块。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由受力叶片Y、发电机X所构成,整流滤波模块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感L1、电阻R1所构成,方波信号产生模块由电阻R2、电阻R3、放大器U1、电阻R5、电阻R4、电位器RP1、电容C2、二极管D7、二极管D8所构成,交流信号产生模块由放大器U3、反相器U4、电压VCC、电压VSS所构成,变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9、二极管D10、电容C3、电容C4、电感L2所构成,开关导通模块由电阻R6、开关S1、电阻R7、二极管D11所构成,稳压模块由电容C5、电容C6、电容C7、集成电路U2、电阻R8、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位器RP2所构成,负载工作模块由负载
F所构成。
[0007]受力叶片Y连接发电机X,发电机X的1号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发电机X的2号引脚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发电机X的3号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电感L1,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放大器U1的同相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的反相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阻R5、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0008]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4的输入端、变压器W的输入端一端,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放大器U3的反相端,放大器U3的同相端连接电压VCC,放大器U3的电源端接地,放大器U3的接地端连接电压VSS,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另一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线圈中间部分连接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电感L2,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
[0009]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电容C5、二极管D12的负极、集成电路U2的输入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电阻R8、二极管D13、电容C7、负载F,集成电路U2的接地端连接电位器RP2、电阻R8的另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电容C6, 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P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负载F的另一端接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VCC为负电压,且VCC的绝对值小于电压VSS的绝对值。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VSS与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压的高电平相同,为正电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为限流二极管,二极管D11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为稳压二极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相器U4型号为TA7666P。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大器U1、放大器U3为AD8606。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成电路U2型号为LM317。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容C7为有极性电容。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容C2通过放大器U1的输出端

电位器RP1

二极管D8

电容C2来达到充电目的,通过电容C2

二极管D7

电阻R4

电阻R5来达到放电目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反相器和放大器来使得通过变压器的电流在正电流和负电流之间有规律的循环进行,达到输出交流电的目的,通过改变输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来改变输出的电压频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的原理图。
[0020]图2为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3为AD8606的引脚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发电供低伏负载工作电路,包括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整流滤波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导通模块、稳压模块、负载工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连接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连接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连接交流信号产生模块,交流信号产生模块连接变压整流滤波模块,变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导通模块,开关导通模块连接稳压模块,稳压模块连接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模块由受力叶片Y、发电机X所构成,整流滤波模块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感L1、电阻R1所构成,方波信号产生模块由电阻R2、电阻R3、放大器U1、电阻R5、电阻R4、电位器RP1、电容C2、二极管D7、二极管D8所构成,交流信号产生模块由放大器U3、反相器U4、电压VCC、电压VSS所构成,变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9、二极管D10、电容C3、电容C4、电感L2所构成,开关导通模块由电阻R6、开关S1、电阻R7、二极管D11所构成,稳压模块由电容C5、电容C6、电容C7、集成电路U2、电阻R8、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位器RP2所构成,负载工作模块由负载F所构成;受力叶片Y连接发电机X,发电机X的1号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发电机X的2号引脚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发电机X的3号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电感L1,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放大器U1的同相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的反相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阻R5、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4的输入端、变压器W的输入端一端,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放大器U3的反相端,放大器U3的同相端连接电压VCC,放大器U3的电源端接地,放大器U3的接地端连接电压VSS,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另一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启坚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正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