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机械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自动控制机械手,是一种在原机械手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化结构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自动化装置。
[0003]现在市场上的机械手结构复杂,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操作繁琐,并且难以调整装置的角度,装置的运动不够灵活,使得用户在使用装置时产生了许多不便之处,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机械手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得用户在操作本装置时操作简便,并且用户可以自由调整装置的角度,装置的运动灵活,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许多方便之处,大大增加了用户群体的自动控制机械手。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机械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机械手,包括底座(1)、旋转柱(5)和调整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支撑盘(2),且支撑盘(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转轴(4),且旋转柱(5)安装于第一转轴(4)的顶部,所述旋转柱(5)的上方预留有第一转动槽(6),且第一转动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7),所述第一转动块(7)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柱(8),且连接柱(8)的上方安装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外壁右侧安装有嵌套杆(10),且嵌套杆(10)的内壁预留有第一滑动槽(11),所述第一滑动槽(1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2),且第一滑动块(12)的内侧安装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的外壁右侧安装有第二转轴(14),且调整杆(15)安装于第二转轴(14)的底部,所述调整杆(15)的内壁预留有第二滑动槽(16),且第二滑动槽(1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7),所述第二滑动块(17)的外壁安装有伸缩杆(18),且伸缩杆(18)的下方安装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中间位置预留有第二转动槽(20),且第二转动槽(20)的底部安装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22),且连接板(22)的底部安装有第三转轴(23),并且第三转轴(23)的下方安装有机械爪(2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朝,刘义,贾芳,王耿,孙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