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秀宝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51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吹气装置、观察板、按钮、注药口、药管、握把、抹药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后进行使用时,通过伸缩压片和交叉卡板配合将推压力传送到两块开合引片上,开合引片受力向外扩展,使得拉条和弹拉绳可以带动旋转拉盘进行活动,旋转拉盘转动可以加快气体流速,将气体通过扩散板分散在吹气头上,通过吹气头对患者创伤口上的药物进行快速吹干处理,提高医生对患者创口的清理效率,保证纱布不会因为药物的原因粘在创口处。口处。口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在外科医疗领域中,外科创口的处理对创口的愈合至关重要,创口的清理、消毒和包扎是常见的处理手段,通过吹气元件对创口表面的碘伏进行有效的吹干处理,提高医生对手术创口的清理效率,在对创口进行清理时,需要改进的地方:
[0003]在对患者的创口进行清理时,医生对患者手术创伤口进行清理和消毒,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由于医生将碘伏涂抹在患者的伤口上,需要等待创口表面的碘伏干燥后才可以将纱布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若是未等碘伏干燥,直接用纱布进行包装,纱布会在由于碘伏的原因黏在患者创口位置上,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且若是医生下次进行清理时,纱布粘在创口处,需要将纱布撕开,会增大患者的痛苦,不便于创口愈合,影响医生对创口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吹气装置、观察板、按钮、注药口、药管、握把、抹药头,所述吹气装置安装在药管上,所述药管远离吹气装置的一端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注药口,所述药管上设有观察板且两者连为一体,所述按钮与药管相连接,所述药管一侧设有与之相扣接的握把。
[0006]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有吹气头、扩散板、腔体、输气槽、导接板、接气管,所述吹气头一端与扩散板相接通,另一端与导接板相接通,所述导接板朝向扩散板的一端上设有与之相套接的输气槽,所述导接板两侧均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接气管,所述接气管远离导接板的一端贯穿在腔体上,所述腔体内部与扩散板相连接,所述腔体顶部与药管固定连接。
[0007]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气槽包括有旋转拉盘、张合牵件、衔接条、弹拉绳,所述旋转拉盘与弹拉绳相连接,所述弹拉绳远离旋转拉盘的两端均连接在张合牵件上,所述张合牵件两端均与衔接条相扣接,两块所述衔接条连接在导接板上。
[0008]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拉盘包括有旋转件、盘体、限位滑块、通孔、连接卡盘,所述旋转件和限位滑块均设有四块,四块旋转件与四块限位滑块一端等距环形扣接在盘体上,所述盘体中间位置设有两个连接卡盘,所述连接卡盘与弹拉绳相接通,所述盘体外部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孔。
[0009]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件包括有辅助转片、旋转叶片、转轴,所述辅助转片设有两片,两片辅助转片平行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等距排列在旋转叶片两侧且两者活动卡合,所述旋转叶片扣接在盘体上。
[0010]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转片包括有接通管、导风板,所述接通管设有三根,三根长短不一的接通管平行等距排列在导风板上,所述导风板安装在转轴上。
[0011]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合牵件包括有开合引片、拉条、活动板、护垫、推压件,所述开合引片设有两块,两块开合引片对称连接在推压件两侧,所述推压件远离开合引片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与护垫相贴合,所述护垫远离护垫的一端与开合引片相连接,两块所述开合引片之间连接有拉条,所述拉条与弹拉绳相连接,所述活动板与衔接条相扣接。
[0012]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压件包括有套接板、伸缩压片、调节件、抵制件、弹力球、交叉卡板,所述套接板与伸缩压片相连接,所述伸缩压片与交叉卡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压片与交叉卡板设有四个,四个伸缩压片与交叉卡板等距平行排列在套接板上,所述交叉卡板远离套接板的一端与抵制件相连接,所述抵制件设有两个,两个抵制件平行扣接在调节件两侧,所述调节件内部设有弹力球,所述套接板与开合引片相连接,所述抵制件一端连接在活动板。
[0013]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制件包括有弹杆、三角撑板、框体,所述弹杆设有两根,两根弹杆平行连接在框体上,两根所述弹杆内部均设有三角撑板,所述三角撑板等距排列在弹杆上,所述弹杆与调节件相扣接,所述框体一端与交叉卡板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盘体、限位滑块、连接卡盘的结合设置,限位滑块呈“T”字形结构,一端垂直插嵌在盘体上,另一端紧贴在连接卡盘上,盘体在弹拉绳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滑块带动连接卡盘进行活动,使得盘体和连接卡盘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加快气体的流速。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拉绳、开合引片、拉条的结合设置,开合引片受到压力后会向内回缩,拉条会跟随着开合引片向内会拉,弹拉绳与拉条相扣接在一起,弹拉绳会在拉条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拉盘进行拉伸活动,有助于旋转拉盘进行转动。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件、抵制件、弹力球的结合设置,两根抵制件安装在调节件两侧,一侧的抵制件受压后会将压力导送到调节件上,调节件内部的弹力球受力向内回缩,弹力球再将压力导送到另一侧的抵制件上,两根抵制件有效对调节件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小调节件受到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吹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气槽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拉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张合牵件的第一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张合牵件的第二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推压件的第一工作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推压件的第二工作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图9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吹气装置

1、观察板

2、按钮

3、注药口

4、药管

5、握把

6、抹药头

7、吹气头

11、扩散板

12、腔体

13、输气槽

14、导接板

15、接气管

16、旋转拉盘

141、张合牵件

142、衔接条

143、弹拉绳

144、旋转件

411、盘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吹气装置(1)、观察板(2)、按钮(3)、注药口(4)、药管(5)、握把(6)、抹药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1)安装在药管(5)上,所述药管(5)与注药口(4)相接通,所述药管(5)上设有观察板(2),所述按钮(3)与药管(5)相连接,所述药管(5)上安装有握把(6);所述吹气装置(1)包括有吹气头(11)、扩散板(12)、腔体(13)、输气槽(14)、导接板(15)、接气管(16),所述吹气头(11)与扩散板(12)、导接板(15)相接通,所述导接板(15)上设有输气槽(14),所述导接板(15)两侧均与接气管(16)相连通,所述接气管(16)贯穿在腔体(13)上,所述腔体(13)内部与扩散板(12)相连接,所述腔体(13)与药管(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槽(14)包括有旋转拉盘(141)、张合牵件(142)、衔接条(143)、弹拉绳(144),所述旋转拉盘(141)与弹拉绳(144)相连接,所述弹拉绳(144)连接在张合牵件(142)上,所述张合牵件(142)两端均与衔接条(143)相扣接,两块所述衔接条(143)连接在导接板(1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手术创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拉盘(141)包括有旋转件(411)、盘体(412)、限位滑块(413)、通孔(414)、连接卡盘(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宝
申请(专利权)人:林秀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