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249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网络监管系统,载波接收电路采用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经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二级混频电路采用第一级混频电路将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差频运算,产生差频信号,差频信号经反馈调频增强稳定性,之后进入第二级混频电路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和频运算,产生正确的、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小频偏补偿电路采集二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频偏小时,逐级反馈到第二级混频电路、第一级混频电路,大频偏校正电路采集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经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的谐振频率,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有效的解决了网络信号频率偏移,影响接收信号的精度问题。信号的精度问题。信号的精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监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监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监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网络分析平台进行监管,具体的通过将实时采集网络信号(经电缆、双绞线、光纤、微博、载波或卫星通信等连接介质传输的网络信号),传输到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将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然而信号传输中受到噪声及其它信号的干扰及多普勒效应等影响,且不同连接介质传输过来的网络信号,载波频段不一,若接收器调节的接收频段与不同连接介质载波频段不相适应,网络信号会产生频率偏移现象,影响接收信号的精度,因此需对接收的网络信号的载波频率偏差进行校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监管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网络信号频率偏移,影响接收信号的精度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载波接收电路、二级混频电路、小频偏补偿电路、大频偏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接收电路采用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经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所述二级混频电路采用第一级混频电路将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差频运算,产生差频信号,差频信号经反馈调频增强稳定性,之后进入第二级混频电路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和频运算,产生正确的、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所述小频偏补偿电路采集二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频偏小时,逐级反馈到第二级混频电路、第一级混频电路,所述大频偏校正电路采集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经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的谐振频率,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经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利用频偏会导致调谐接收信号衰减的现象,放大后输出信号经二极管平均值检波器输出为直流信号,直流信号幅值正常时,三极管Q7导通,+5V为二级混频电路供电,直流信号幅值低时,可控陷波器对陷波选频后信号陷波,也即三极管Q1对此信号不进行放大处理,二级混频电路采用第一级混频电路将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差频运算,产生差频信号,设置选频网络选频再反馈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以增强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之后进入第二级混频电路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和频运算,产生正确的、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通过选频电路采集二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频偏小时,经电容C12和电感L8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反馈到第二级混频电路中三极管Q4的基极,进行频率偏差补偿,频偏较大时,再经电容C13和电感L9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反馈到第一级混频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进行频率偏差补偿,以使二级混频电路产生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通过采集第一级混频
电路输出信号,差频信号经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谐振频率,与连接介质传输的网络信号频段相适应,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08]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09]一种网络监管系统,包括载波接收电路、二级混频电路、小频偏补偿电路、大频偏校正电路,所述载波接收电路采用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串联的可变电容CP1和变容二极管BD1将频率调至与接收网络信号频段谐振,经选频网络选频,可控陷波器陷波,之后进入三极管Q1、电阻R4

电阻R6进行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所述二级混频电路采用场效应管Q2、可变电容CP3

可变电容CP7、电容C5、电感L5组成的第一级混频电路将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差频运算,产生差频信号,其中设置三极管Q3、电容C6和C18、电感L6、电阻R7组成的选频网络选频再反馈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以增强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之后进入三极管Q4、电容C8、C9、C18、可变电容CP8、电感L7组成的第二级混频电路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和频运算,差频+和频的设置,提高抗干扰性,产生正确的、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所述小频偏补偿电路通过选频电路采集二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频偏小时(国家标准连接介质允许频段偏差的正负5%时),经电容C12和电感L8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反馈到第二级混频电路中三极管Q4的基极,进行频率偏差补偿,频偏较大(允许频段偏差正负10%时)时,再经电容C13和电感L9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反馈到第一级混频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进行频率偏差补偿,以使二级混频电路产生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所述大频偏校正电路采集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差频信号经三极管Q6和Q7、电阻R10、电解电容E5、二极管D2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谐振频率,与连接介质传输的网络信号频段相适应,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以使二级混频电路产生正确的载波信号,采集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经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的谐振频率,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以使二级混频电路产生正确的载波信号。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波接收电路采用变压器T1、串联的可变电容CP1和变容二极管BD1组成的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串联的可变电容CP1和变容二极管BD1将频率调至与接收网络信号频段(经电缆、双绞线、光纤、微博、载波或卫星通信等连接介质传输的网络信号)谐振,经串联的可变电容CP2和电感L1与并联的电容C1和电感L2组成的选频网络选频,电阻R1、电阻R2、电容C2和C3、电感L3、晶闸管VTL1组成的可控陷波器陷波,之后进入三极管Q1、电阻R4

电阻R6进行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具体的,利用频偏会导致调谐接收信号衰减的现象,三极管Q1集电极输出信号经电容C15

电容C17、二极管D1和D3组成的二极管平均值检波器输出为直流信号,直流信号幅值正常时,三极管Q7导通,
+5V为二级混频电路供电,直流信号幅值低时,光电耦合器OP1导通,晶闸管VTL1导通,可控陷波器对陷波选频后信号陷波,也即三极管Q1对此信号不进行放大处理,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通讯终端网络信号,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可变电容CP1的一端,可变电容CP1的另一端连接变容二极管BD1的负极,变容二极管BD1的正极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中间端连接可变电容CP2的一端,可变电容CP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监管系统,包括载波接收电路、二级混频电路、小频偏补偿电路、大频偏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接收电路采用可调谐接收器接收网络信号,经选频放大或选频、可控陷波放大后输出,所述二级混频电路采用第一级混频电路将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差频运算,产生差频信号,差频信号经反馈调频增强稳定性,之后进入第二级混频电路和参考载波信号进行和频运算,产生正确的、稳定的载波信号到监控主机,所述小频偏补偿电路采集二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频偏小时,逐级反馈到第二级混频电路、第一级混频电路,所述大频偏校正电路采集第一级混频电路输出信号,经转换为电压后反馈到可调谐接收器,校正可调谐接收器的谐振频率,达到自动与不同载波频段相适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接收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通讯终端网络信号,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可变电容CP1的一端,可变电容CP1的另一端连接变容二极管BD1的负极,变容二极管BD1的正极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中间端连接可变电容CP2的一端,可变电容CP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晶闸管VTL1的阳极,晶闸管VTL1的阴极连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接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15V,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6的一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载波接收电路输出信号,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6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源+5V,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7的一端、光电耦合器OP1的引脚2,光电耦合器OP1的引脚1连接电源+0.7V,光电耦合器OP1的引脚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超齐云飞李琴张柳琪赵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