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32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建立SCR反应器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包括烟道内部的导流板组、喷氨格栅、烟气混合器、整流格栅以及催化剂层,对建模后SCR脱硝装置进行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将首层催化剂上游截面烟气速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氨氮摩尔比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的校核指标与设计性能指标比较,并进行多次的优化设计,直至满足设计性能指标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从根源上解决因入口罩烟道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催化剂层、甚至是整流格栅及入口罩导流板的磨损、穿透、积灰问题,弥补了常规烟道内导流板优化方案的不足,避免催化剂非寿命末期内的频繁磨损及更换。剂非寿命末期内的频繁磨损及更换。剂非寿命末期内的频繁磨损及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SCR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火电厂SCR脱硝装置排放指标的日渐严格,NOx浓度能否稳定、达标的排放已对电厂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SCR脱硝装置超低排放运行过程中,部分电厂出现了催化剂层的磨损、穿透、积灰等问题,甚至整流格栅和入口罩导流板也同步出现磨损。对烟道内部的导流板进行修复及优化成为了常规的流场优化思路,但常规思路也经常无法彻底解决催化剂的磨损、穿透及积灰等问题。催化剂的频繁磨损、穿透导致了其在非寿命末期内需频繁更换,费时费财费力,严重影响NOx浓度的稳定达标排放。常规的流场优化设计方案不能彻底解决催化剂磨损问题的根源在于其未充分考虑脱硝装置自身烟道结构的合理性,特别是入口罩烟道结构的合理性,这对首层催化剂上游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是解决催化剂非寿命末期内频繁磨损的重要因素。
[0003]现有技术主要是在脱硝装置烟道内部对导流板、烟气整流装置及烟气混合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首层催化剂上游截面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建立SCR反应器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包括烟道内部的导流板组、喷氨格栅、烟气混合器、整流格栅以及催化剂层,(2)、对建模后SCR脱硝装置进行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3)、将首层催化剂上游截面烟气速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氨氮摩尔比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等校核指标与设计性能指标比较,并进行多次的优化设计,直至满足设计性能指标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中:三维模型的建立始于省煤器出口,止于空气预热器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中:SCR反应器三维模型按1:1比例进行建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中:在进行网格划分时:对包括导流板组、喷氨格栅、整流格栅的空间区域进行网格加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中:SCR烟气脱硝装置顶层催化剂上方的CFD数值模拟流场常规性能保证指标包括:速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值小于15%;烟气入射角: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最大为
±
10
°
;氨氮摩尔比分布:相对标准偏差值小于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李明磊朱德力陈嵩涛张庚梁俊杰赵宁波周健谢新华韦振祖卢承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