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吸收芯及散热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282231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散热元件的吸收芯以及散热元件,其中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准备步骤,分别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和具有毛细结构的吸收芯主体;浸泡步骤,将吸收芯主体浸泡于纳米氧化铜溶液中;干燥步骤,将吸收芯主体从纳米氧化铜溶液中取出,进行干燥处理,以在吸收芯主体上附着形成纳米氧化铜亲水层,从而制得吸收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吸收芯,与液体工质的亲水性得以提高,将吸收芯应用于散热元件中,提高了散热元件的散热效果,而且吸收芯的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并降低了散热元件的制造成本。并降低了散热元件的制造成本。并降低了散热元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吸收芯及散热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散热元件的吸收芯及散热元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手机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高频高速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导致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流密度增大,发热量急剧增加,而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对温度极其敏感,因此高热流会对电子元件的可靠性造成极大的威胁。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子元件的快速散热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手机电子产品的散热技术通常是在手机处理器、电池等热源处放置热管或者均热板,借助热管或均温板中液体工质的流动,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以达到散热的目。然而,目前热管的液体工质与吸收芯的润湿性差,以致吸收芯与液体工质之间的亲水性不好,影响热管的传热性能。现有一些技术方案通过对液体工质改性以提升液体工质的换热系数,但是操作方法极其繁琐,而且增加成本。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收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准备步骤,分别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和具有毛细结构的吸收芯主体;浸泡步骤,将所述吸收芯主体浸泡于所述纳米氧化铜溶液中;干燥步骤,将所述吸收芯主体从所述纳米氧化铜溶液中取出,进行干燥处理,以在所述吸收芯主体上附着形成纳米氧化铜亲水层,从而制得所述吸收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包括:将纳米氧化铜颗粒加入溶剂中进行分散溶解,制得所述纳米氧化铜溶液;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者乙醇溶液或者去离子水与乙醇溶液的混合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中,采用机械搅拌处理方式和/或超声分散处理方式对加入所述溶剂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进行分散溶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中,对加入所述溶剂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进行机械搅拌处理的时间为30min

90min;对加入所述溶剂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进行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为30min

90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中,对加入所述溶剂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进行机械搅拌处理的时间优选为60min

90min;和/或,在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中,对加入所述溶剂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进行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优选为60min

90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备纳米氧化铜溶液步骤中,所述纳米氧化铜颗粒的粒径为30nm

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高王和志黄国创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