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国书专利>正文

一种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26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标,具体涉及一种当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不会产生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现象的鼠标。所述鼠标包括鼠标壳体,鼠标壳体内设有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感测发光组件和微处理器,该光学位移传感器和位移感测发光组件感测鼠标于工作面上的位移量并通过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至微处理器处理;鼠标壳体内还设有一感测组件,该感测组件感测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输出感测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依该感测信号判断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若是则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当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产生的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标,具体涉及一种当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不会产生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现象的鼠标。
技术介绍
目前,以光学位移传感器作为鼠标功能部件的光学鼠标产品已经越来越广泛,并有扩大的趋势,且该些光学鼠标均有提及当鼠标于不良表面工作时指针锁定算法,如台湾专利I291123公开的一种光学指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申请号为6433780的美国专利,但始终存在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会产生计算机指针抖动现象。又如台湾专利I287200公开的光学鼠标之安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虽将发光源关闭但其目的是为安全考虑,而不是应用在去除计算机指针抖动现象。 由于对鼠标移动轨迹精度的要求始终是存在的,因此利用指针锁定算法去解决光学位移传感器被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产生的指针抖动现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台湾专利I291123中的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附图6和实施例四所涉及的图12所示。为进一步普及光学鼠标的使用,相关厂家应致力研究解决应用光学位移传感器的光学鼠标在鼠标离开工作面时会产生的计算机指针抖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标,以解决当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产生的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鼠标,包括鼠标壳体,鼠标壳体内设有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感测发光组件和微处理器,该光学位移传感器和位移感测发光组件感测鼠标于工作面上的位移量并通过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至微处理器处理;鼠标壳体内还设有一感测组件,该感测组件感测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输出感测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依该感测信号判断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若是则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 作为第一个优选,上述感测组件包括一柱体、一发光组件和一光感测组件,所述柱体通过一开设于鼠标壳体底部的开孔而可相对于鼠标壳体作垂直上下移动,且所述柱体在相对于壳体作垂直上下移动过程中,阻断或开通光感测组件感测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光感测组件通过是或否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直射或反射光路而输出与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对应的感测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依该感测信号即可判断鼠标是或否离开工作面,若是则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 作为第二个优选,上述感测组件包括一发光组件和一光感测组件,及所述鼠标壳体底部与工作面接触的部位设有一孔,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路可自该孔射出并经工作面反射后自该孔射入至光感测组件。当鼠标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时,由于孔被工作面遮蔽而致光感测组件不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而不会发出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即判断鼠标是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若鼠标被提起离开工作面而不与工作面接触,则孔不被工作面遮蔽而致光感测组件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而发出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即判断鼠标是处于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 作为第三个优选,上述感测组件包括一发光组件和一光感测组件,及所述鼠标壳体底部设有两孔,至少一孔设于鼠标壳体底部与工作面接触的部位;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路可自其中一孔射出并经工作面反射后自另一孔射入至光感测组件。当鼠标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时,由于至少一孔被工作面遮蔽而致光感测组件不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反射光路而不会发出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即判断鼠标是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若鼠标被提起离开工作面而不与工作面接触,则孔不被工作面遮蔽而致光感测组件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而发出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即判断鼠标是处于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的位移量信号。 作为第四个优选,上述感测组件包括一发光组件和两光感测组件,及所述鼠标壳体底部设有三孔,其中一孔设于鼠标壳体底部与工作面接触的部位且其中一光感测组件与该一孔对应设置,另两孔设于鼠标壳体底部不与工作面接触的部位且一发光组件和另一光感测组件分别与该另两孔对应设置;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路可自其中一孔射出并经工作面反射后分别自另两孔射入至两光感测组件。当鼠标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时,由于与其中一个光感测组件对应的孔被工作面遮蔽而致只有一个光感测组件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反射光路而发出一组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根据该仅一组感测信号即可判断鼠标是处于在工作面上工作的位置状态;若鼠标被提起离开工作面而不与工作面接触,则两光感测组件所对应的孔均不被遮蔽而致两光感测组件均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而分别发出一组感测信号,微处理根据该来自两个光感测组件的感测信号即可判断鼠标是处于近距离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的位移量信号。进一步,当鼠标处于远距离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时,两光感测组件均不能感测到来自发光组件的光路而均不会发出感测信号,此时微处理器即可判断鼠标是处于远距离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 进一步,可将时间延迟技术应用到本专利技术中,以有益于当鼠标处于被提起、放下于工作面上时不会因为光学位移传感器输出位移信号而产生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鼠标的辨识准确度,使使用者能准确地操作鼠标。 进一步,该微处理器可具有可设定通过发光组件电流值及储存该光感组件的感测值功能,通过此功能能更准确地判断因使用者提起放下鼠标时鼠标与工作面的距离,或通过一算法自动判断校正并储存该光感组件的感测值,从而能更准确化鼠标处于被提起、放下于工作面上时不会因为光学位移传感器输出位移信号而产生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鼠标的辨识准确度,使使用者能准确地操作鼠标。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解决当使用者将鼠标提起离开工作面时产生的计算机鼠标指针抖动问题。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学鼠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鼠标壳体底部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学鼠标通常包括鼠标壳体底部1、位移感测发光组件91、光学位移传感器92含通讯接口921和微处理器93。当鼠标于工作面4上移动时,该光学位移传感器92和位移感测发光组件91感测鼠标于工作面4上的位移量并通过光学位移传感器92的通讯接口921输出位移量信号至微处理器93处理,微处理93输出信号控制计算机94界面上的计算机指针动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鼠标离开工作面,光学位移传感器92仍有位移量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从而使计算机指针有抖动现象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标,包括鼠标壳体,鼠标壳体内设有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移感测发光组件和微处理器,该光学位移传感器和位移感测发光组件感测鼠标于工作面上的位移量并通过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至微处理器处理,其特征在于,鼠标壳体内还设有一感测组件,该感测组件感测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的位置状态并输出感测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依该感测信号判断鼠标是否离开工作面,若是则清除来自光学位移传感器的通讯接口输出位移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郑国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