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对豆子进行浸泡,破碎、离心、硫酸铵分步沉淀等步骤进行蛋白粗提,然后通过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对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进行分离和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提取的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纯度高,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产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是从豆科植物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糖蛋白质。PHA又分为E型和L型,其中PHA
‑
E型具有红细胞凝集作用;PHA
‑
L型能够刺激淋巴细胞转化,是人类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刺激剂,即在PHA
‑
L作用下,原处于G0期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而进行有丝分裂。
[0003]现有专利技术中也有对植物凝集素PHA进行提取的方法,目前已经公开了多种从豆科植物中提取植物凝集素的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150873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豆类植物凝集素的提取方法,是用超声和微波在40
‑
60℃水浴条件下提取植物凝集。公开号为CN1013409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用乙醇沉淀的菜豆提取物。CN 110283242 A中对PHA进行提取,该专利中,取豆子浸提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酸调整上清液的pH至4.5
‑
5.0,得酸调混合液;酸调混合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质量浓度0.1
‑
0.4%的氯化钠溶液,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即为PHA(所有亚型PHA)。但以上公开专利中并无提及PHA亚型的分离方法。
[0004]现有专利CN103833839A公开了一种C型凝集素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该C型凝集素以鳞翅目天蚕蛾科昆虫的血淋巴为原料,对于植物凝集素的提取分离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有国内尚无豆子中提取植物凝集素PHA
‑
L和PHA
‑
E两种亚型提取方式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豆科植物中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使得所述方法能够同时获得两种亚型植物凝集素并具有较高纯度,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包括:
[0008]步骤1、豆子加水破碎并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然后调节pH值为4.4
‑
5.0(用于去除豆子中的豆清蛋白,豆清蛋白含量太高会影响后续纯化效果),搅拌,离心留取上清;
[0009]步骤2、所述上清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沉淀蛋白;
[0010]步骤3、沉淀的蛋白溶解后继续添加硫酸铵至饱和度25%
‑
35%,过滤取滤液;
[0011]步骤4、滤液进行疏水层析,上样后收集流穿组分,获得L型植物凝集素;然后采用阶梯型洗脱方法,洗脱液为tris
‑
HCl,洗脱液浓度分别为10%、20%、40%三个梯度,每个梯度3
‑
5个柱体积,收集40%梯度洗脱组分为E型植物凝集素;
[0012]步骤5、所述流穿组分和40%梯度洗脱组分用tris
‑
HCl透析,对透析后的两个组分分别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洗脱液为tris
‑
HCl,采用10%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3
‑
5个柱体积
洗脱,均收集10%洗脱组分,获得纯化后的PHA
‑
L型和PHA
‑
E型植物凝集素。
[0013]作为优选,步骤1中豆子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其中,豆子用水在4℃条件下先浸泡12
‑
24h,然后破碎(破碎温度不超过25℃,破碎温度达到25℃,停止破碎,并预冷至4
‑
25℃后再进行破碎),破碎完毕后,用量筒计量破碎液体积,并在4
‑
25℃条件下搅拌6
‑
12h,10000rpm离心30min,留离心上清组分用于后续调节pH值,所述豆子可以是红芸豆、红腰豆、花腰豆、白芸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4]作为优选,步骤2为:所述上清用硫酸铵分两级沉淀蛋白,第一级硫酸铵饱和度为20
‑
35%,第二级硫酸铵饱和度为35
‑
65%,第二级硫酸铵饱和度大于第一级硫酸铵饱和度。
[0015]更具体地,所述步骤2为:
[0016]步骤2.1、所述上清加硫酸铵至20
‑
35%饱和度,搅拌,离心,保留上清组分;
[0017]步骤2.2、步骤2.2中获得的上清组分继续加硫酸铵至35
‑
65%饱和度,搅拌,离心,弃上清,留蛋白沉淀。
[0018]作为优选,步骤3中沉淀的蛋白用tris
‑
HCl溶解。更具体地是用0.2M Tris
‑
HCl pH8.0溶解,定容至豆子破碎后的溶液量,待沉淀完全溶解后添加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度30%,0.45um滤膜过滤,取滤液。
[0019]作为优选,步骤4中疏水层析采用Butyl
‑
sepharose 4FF。所用平衡缓冲液为0.02M tris
‑
HCl30%(NH4)2SO
4 pH8.0,洗脱缓冲液为0.02M tris
‑
HCl pH8.0。
[0020]作为优选,所述流穿传组分和40%梯度洗脱组分用缓冲液0.02Mtris
‑
HCl pH8.0进行透析,所用缓冲液与上述两种组分体积比为100:1,每3h换液一次,总透析三次。
[0021]作为优选,步骤5中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采用DEAE sepharose 4FF进行纯化。平衡缓冲液为0.02Mtris
‑
HCl pH8.0,洗脱液为0.02Mtris
‑
HCl 1M NaCl pH8.0。
[0022]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对豆子进行浸泡,破碎、离心、硫酸铵分步沉淀等步骤进行蛋白粗提,然后通过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对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进行分离和纯化。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提取的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纯度高,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
附图说明
[0023]图1所示为PHA
‑
L和PHA
‑
E疏水层析Butyl
‑
sepharose 4FF填料纯化出峰位置图;
[0024]图2所示为PHA
‑
L和PHA
‑
E使用离子交换层析DEAE
‑
sepharose 4FF纯化出峰位置图;
[0025]图3所示为PHA
‑
L和PHA
‑
E的SDS
‑
PAGE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L型和E型植物凝集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豆子加水破碎并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然后调节pH值为4.4
‑
5.0,搅拌,离心留取上清;步骤2、所述上清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沉淀蛋白;步骤3、沉淀的蛋白溶解后继续添加硫酸铵至饱和度25%
‑
35%,过滤取滤液;步骤4、滤液进行疏水层析,上样后收集流穿组分,获得L型植物凝集素;然后采用阶梯型洗脱方法,洗脱液为tris
‑
HCl,洗脱液浓度分别为10%、20%、40%三个梯度,每个梯度3
‑
5个柱体积,收集40%梯度洗脱组分为E型植物凝集素;步骤5、所述流穿组分和40%梯度洗脱组分用tris
‑
HCl透析,对透析后的两个组分分别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洗脱液为tris
‑
HCl,采用10%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3
‑
5个柱体积洗脱,均收集10%洗脱组分,获得纯化后的PHA
‑
L型和PHA
‑
E型植物凝集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光,岳试超,周同喜,赵巧辉,李桂林,张春鸽,付豪,苏测洋,吴学炜,付光宇,杨增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