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20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包括取料部件、凸轮箱二部件、同步传动链条、推箱部件、凸轮箱一部件、传动电机,所述凸轮箱一部件内设有凸轮箱一凸轮轴,所述传动电机与凸轮箱一凸轮轴联动,所述凸轮箱一部件的凸轮箱一凸轮轴的一端连接凸轮箱一主动链轮,所述凸轮箱二部件上安装有凸轮箱二凸轮轴,所述凸轮箱二凸轮轴的一端连接凸轮箱二被动链轮,所述凸轮箱二被动链轮和凸轮箱一主动链轮之间通过同步传动链条联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机械联动运动及控制系统中常见的配合效率差,双凸轮箱联动解决了跨度大的连续性又需要紧密配合的分步运动之间的配合紧凑性问题,提高效率,可自由调节快慢而不影响整体控制,易于调节。易于调节。易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自动化设备大多使用气缸来完成分步直线运动,也有部分使用曲柄连杆集成或凸轮箱结构集成完成部分主要直线运动。
[0003]其工艺缺点:1、气缸的使用需要比如气源,过滤,干燥等配套设备,价格昂贵且寿命低,稳定性差,恶劣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差,维护保养过程复杂且浪费人力,受气源影响,联动配合效率极低,对电控要求较高;2、曲柄连杆集成转化的直线运动可靠性好跨度大但可利用率低,无停顿无间歇,整合步骤少且行程要求大造成空间浪费,功率浪费;3、单凸轮箱集成控制,结构紧凑但集成运动跨度小,完成跨度大的主要动作时动力不能集成造成整体效率降低,各部件配合差,对电控要求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 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包括取料部件(1)、凸轮箱二部件(2)、同步传动链条(3)、推箱部件(5)、凸轮箱一部件(6)、传动电机(7)、开箱部件(21)、折后盖部件(22)、折前盖部件(23)、稳箱部件(24)、折下盖部件(25)和折上盖部件(26),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箱一部件(6)内设有凸轮箱一凸轮轴(27),所述传动电机(7)与凸轮箱一凸轮轴(27)联动,所述凸轮箱一部件(6)的凸轮箱一凸轮轴(27)的一端连接凸轮箱一主动链轮(37),所述凸轮箱二部件(2)上安装有凸轮箱二凸轮轴(12),所述凸轮箱二凸轮轴(12)的一端连接凸轮箱二被动链轮(38),所述凸轮箱二被动链轮(38)和凸轮箱一主动链轮(37)之间通过同步传动链条(3)联动,所述凸轮箱一凸轮轴(27)位于凸轮箱一主动链轮(37)的一端连接曲柄(4),所述曲柄(4)连接曲柄连杆(36),所述曲柄连杆(36)连接推箱部件(5),所述开箱部件(21)、折后盖部件(22)、折前盖部件(23)、稳箱部件(24)、折下盖部件(25)和折上盖部件(26)与凸轮箱一部件(6)联动,所述凸轮箱二部件(2),所述凸轮箱二部件(2)与取料部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凸轮联动(机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箱二部件(2)内的凸轮箱二凸轮轴(12)上连接有机控小凸轮A(14),所述机控小凸轮A(14)与取料凸轮摇杆(11)联动,所述取料凸轮摇杆(11)上连接取料连杆(10),所述取料连杆(10)的尾端连接取料部件滑杆(8),所述取料部件(1)安装在取料部件滑杆(8)上,所述取料部件(1)上安装有取料部件吸盘(9),且取料部件吸盘(9)矩形分布四组。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忠楼史运忠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盛千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