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16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6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的捻线装置,捻线装置包括捻线架,捻线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折叠组件和转动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环,折叠组件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转动组件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本申请具有使导线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概率的效果。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概率的效果。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阻器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绕线电阻是固定电阻的一种,是用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上构成的。其具有耐高温、精度高、功率大的优点。其分布电感较大,在低频的精度仪表中被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的绝缘骨架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柱,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前,先将绝缘骨架安装在绕线装置上,通过输线装置将导线输送至绕线装置内,利用绕线装置将电阻丝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接线柱上,之后将绝缘骨架转动,从而完成进行绕线操作,最后将电阻丝的另外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接线柱上。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将电阻丝连接在接线柱上的时候,因为此时电阻丝弯曲的程度较大,并且因为电阻丝的直径本身较细,在弯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被拉断的现象,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容易成为不合格品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的捻线装置,捻线装置包括捻线架,捻线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折叠组件和转动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环,两个夹持环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夹,靠近输线装置的夹持环为第一环,第一环相邻的夹持夹为第一夹,另一个夹持环为第二环,且另一个夹持夹为第二夹;折叠组件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夹持环之间的引导导轨,引导导轨设置有两根,导线自然状态时,其轴线所在的其中一个平面为水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为竖直面;引导导轨均与水平面平行,引导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夹位置相邻,引导导轨的另一端与第二夹位置相邻,与第一夹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一侧,与第二环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另一侧,引导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引导滑块,引导导轨位于水平面的一侧,引导滑块远离引导导轨的一端位于水平面的另一侧,折叠推动机构推动引导滑块沿着引导导轨移动,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不与水平面相交;转动组件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夹紧机构位于第二环远离第一环的一侧,夹紧机构用于夹持住导线,夹紧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转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线装置用于不断向捻线装置内输送导线,绕线装置用于将捻合好的导线收卷起来,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安装捻线装置。当捻线装置开始工作前,两个夹持夹并未夹持住导线,引导导轨上的引导滑块与水平面相交,且每个夹持环
均有一个引导滑块与其相邻,导线从两个引导滑块之间绕过。当捻线装置开始工作时,与第二环相邻的夹持夹夹住导线,之后在折叠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带动引导滑块沿着引导导轨移动,使引导滑块移动至引导导轨的另外一侧。引导滑块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导线接触,在引导滑块与导线接触后,引导滑块带动着导线继续移动,直至使引导滑块移动至引导导轨的另一端,此时导线绕过两个引导滑块,从而使位于两个引导滑块之间的导线折叠起来。之后通过夹持环上的夹持夹将导线折叠的部分夹住,因为金属在被夹紧发生形变后,并不能立刻恢复至鸳鸯,从而能使折叠的部分保持稳定。接着通过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不与导线位置相邻。最后通过夹紧机构夹住折叠部分的导线,且第一环上安装的夹持夹松开,通过夹紧转动机构带动夹紧机构转动,从而能够使位于夹紧机构和第二环上的夹持夹之间的导线绞在一起,最后夹紧机构和第二环安装的夹持夹均松开,通过输线装置继续输送导线。
[0008]经过捻线装置的导线上间隔设有加强段,加强段为三根折叠并绞在一起的导线,一方面增加了导线的强度,同时又使导线不容易散开。加强段处的导线能够很好的连接接线柱,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的概率。
[0009]可选的,所述的引导导轨均呈圆弧形,引导导轨靠近其圆心的侧边为引导导轨的内侧边,两根引导导轨的内侧边相互靠近,引导导轨分别为第一轨和第二轨,第一轨的圆心位于第二轨远离第一轨的一侧;折叠推动机构包括折叠推动杆和折叠推动电机,折叠推动杆的一端与引导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引导导轨的圆心处,折叠推动电机安装在折叠推动杆远离引导滑块的一端处,折叠推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引导导轨的圆心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导导轨设置成圆弧形,在保证引导导轨与导线间隔空隙小的前提下,使滑动安装在引导导轨上的引导滑块能够以更大的切入角度推动导线移动,从而使导线更为容易的折叠起来,并且在导线被引导滑块推动时,不易出现导线被过度拉动,导致折叠的导线之间空隙过大,导致捻在一起的导线过于松散的现象。
[0011]可选的,所述的引导导轨分别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与引导导轨连接的折叠推动机构与该引导导轨位于水平面的同一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组引导导轨和折叠推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能够使引导滑块在沿着引导导轨移动以及引导导轨朝向远离水平面的一侧移动时,不容易相互干涉,结构更为稳定。
[0013]可选的,所述的折叠收缩机构包括收缩架和收缩气缸,收缩架在水平面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折叠推动机构和引导机构均安装在收缩架上,收缩气缸安装在捻线架上,并能拉动收缩架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气缸能够带动着收缩架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收缩架上的推动机构和引导机构一并移动,在弯折好导线后,即可使引导滑块与导线分离,便于后续对导线进行捻合。
[0015]可选的,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捻线架上的夹紧外柱和夹紧夹,夹紧外柱端面上开设有夹紧外孔,夹紧外孔分为引导段和夹紧段,夹紧段两端的大小不等,夹紧段直径大的一端与引导段相邻;夹紧外孔的引导段内穿设有夹紧内筒,夹紧内筒的直径与引
导段的直径大小相等,夹紧内筒靠近夹紧段的一端铰接有至少两个单元夹板,单元夹板沿着夹紧内筒靠近夹紧段的端面圆周设置,导线穿设在各个单元夹板之间;夹紧夹位于夹紧外柱远离第二环的一侧,并能够夹住导线;夹紧机构还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用于推动夹紧内筒朝向夹紧段一侧移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内筒穿设在夹紧外孔内,当通过推动气缸推动夹紧内筒朝向夹紧段的一侧移动后,单元夹板在夹紧段的限位下,从而相互靠拢,最终夹持住导线。当导线捻和完毕后,再将单元夹板朝向靠近引导段的一侧移动,导线又可以正常从各个单元夹板之间穿过。
[0017]可选的,所述的夹紧内筒的长度大于引导段的长度,夹紧内筒位于夹紧外孔外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夹紧齿圈,夹紧转动机构包括夹紧转动电机,夹紧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夹紧转动齿轮,夹紧转动齿轮的厚度小于夹紧齿圈的厚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紧转动齿轮带动夹紧齿圈转动,从而能够方便的带动夹紧内筒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1)和输线装置(11)之间的捻线装置(2),捻线装置(2)包括捻线架(21),捻线架(2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折叠组件(4)和转动组件(5);夹持组件(3)包括两个夹持环(31),两个夹持环(3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夹(32),靠近输线装置(11)的夹持环(31)为第一环(311),第一环(311)相邻的夹持夹(32)为第一夹(321),另一个夹持环(31)为第二环(312),且另一个夹持夹(32)为第二夹(322);折叠组件(4)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夹持环(31)之间的引导导轨(41),引导导轨(41)设置有两根,导线自然状态时,其轴线所在的其中一个平面为水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为竖直面;引导导轨(41)均与水平面平行,引导导轨(41)的一端与第一夹(321)位置相邻,引导导轨(4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322)位置相邻,与第一夹(321)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41)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一侧,与第二环(312)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41)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另一侧,引导导轨(41)上滑动安装有引导滑块(42),引导导轨(41)位于水平面的一侧,引导滑块(42)远离引导导轨(41)的一端位于水平面的另一侧,折叠推动机构推动引导滑块(42)沿着引导导轨(41)移动,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42)不与水平面相交;转动组件(5)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夹紧机构位于第二环(312)远离第一环(311)的一侧,夹紧机构用于夹持住导线,夹紧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导轨(41)均呈圆弧形,引导导轨(41)靠近其圆心的侧边为引导导轨(41)的内侧边,两根引导导轨(41)的内侧边相互靠近,引导导轨(41)分别为第一轨和第二轨,第一轨的圆心位于第二轨远离第一轨的一侧;折叠推动机构包括折叠推动杆(46)和折叠推动电机(45),折叠推动杆(46)的一端与引导滑块(4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折叠推动电机(45)安装在折叠推动杆(46)远离引导滑块(42)的一端处,折叠推动电机(45)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南方电器元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