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的变电站无人巡检设备数据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空间信息剖分组织、变电站无人巡检大数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的变电站无人巡检设备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及时空数据管理模型近年来成为国际电网规划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我国北斗网格编码以及网格数据管理技术的电力时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具有迫切的需求。电网变电站作业依赖于人工现场操作,大量时间和人力花费在理解地面复杂环境、人工导航及管控方面,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严重影响变电站规划、建设以及维护的效率。实现变电站数据和无人巡检的空域管控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0003]变电站无人空域智能巡检存在于两个难点,空域环境复杂以及现有的空间目标计算方式复杂。
[0004]首先,空域环境复杂主要指无人巡检设备运行空间中数据种类多,包括各种航迹数据、场数据等;动态目标难以管理,运动的物体对空间计算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空间目标计算方式复杂主要指大多数的空间目标相对位置计算需进行空间实体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的变电站无人巡检设备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待管理的变电站空间位置数据和所述变电站场景设备空间位置数据;根据所述变电站空间位置数据和所述变电站场景设备空间位置数据进行所述变电站场景网格空间建模,得到所述变电站场景网格空间模型;利用北斗地球网格模型对所述变电站场景网格空间模型的变电站场景设备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变电站场景设备的北斗网格编码;将所述变电站场景设备空间位置数据和其对应的所述变电站场景设备的北斗网格编码保存到所述变电站场景数据索引大表;根据所述变电站场景数据索引大表对所述无人巡检设备进行路径规划,管理所述无人巡检设备智能巡检。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变电站无人巡检设备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位置编码采用和地球表面成4
°
、30
′
、15
′
、1
′
、4
″
、2
″
、1/4
″
、1/32
″
、1/256
″
、1/2048
″
的十个基本网格进行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变电站无人巡检设备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位置编码包括11位编码;其中,第一位编码用于标识地上或地下;第二位编码采用和赤道4
°
长度一致的划分,采用0
‑
63的范围进行标识;第三位编码采用和赤道30
′
长度一致的划分,采用0
‑
7的范围进行标识;第四位编码采用和赤道15
′
长度一致的划分,采用0
‑
1的范围进行标识;第五位编码采用和赤道1
′
长度一致的划分,采用0
‑
9、A
‑
E的范围进行标识;第六位编码采用和赤道4
″
长度一致的划分,采用0
‑
9、A
‑
E的范围进行标识;第七位编码采用和赤道2
″
长度一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继军,杨鸿珍,王强宇,邵炜平,洪建光,沈潇军,毛秀伟,娄佳,王甜甜,沈家辉,由奇林,秦枫,王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