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20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进料口、分散装置、高速摄像机,所述分散装置设置在进料口的下方以用于将从进料口输入的堆叠的石料分散为单层轮廓不重叠的碎石颗粒,所述高速摄像机位于分散装置的下方以用于拍摄碎石颗粒的照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视觉识别检测的基础上,结合了分散装置,将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到了混凝土生产行业中,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于碎石粒径大小级配的在线实时监测。对于碎石粒径大小级配的在线实时监测。对于碎石粒径大小级配的在线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技术
,特别是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作为土木行业的重要材料而受到广泛的关注,2019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总产量为27.38亿立方米。在混凝土的成分中,骨料是灌浆料整个体积中占有比例很大的成分。骨料的特性决定了灌浆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其中碎石作为重要的骨料,碎石的性能对于整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巨大。因此,对于碎石性质的控制能够提高混凝土性能。
[0003]在生产工程中,控制碎石的大小以及级配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性能,合理的碎石大小及适宜的级配不仅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还能够有效的较低生产成本。在传统的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人工筛分法抽检碎石的粒径及级配,这种人工抽检的方法不仅仅耗时长,间隔久,另外,获得的数据往往与实际使用的材料之间存在严重的滞后,而且检测的数据往往由于碎石的大小的分布的不均匀而无法具有代表性,对于实际生产很难有指导意义。
[0004]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检测等技术也在混凝土生产中得以应用。其中,视觉识别系统一般包括工业相机、光源、镜头和视觉软件,可以代替人工,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对被检测物质的颜色、尺寸进行识别。通过工业相机对需要检测的物品、区域进行拍照,然后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相关数据。尽管视觉识别技术检测能够对物体的尺寸大小进行识别,但是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碎石在配料运输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堆叠状,而且始终处于动态运输的状态,工业相机在此运输动态过程中无法拍摄到碎石单颗不重叠的照片,也就无法捕捉到每颗碎石轮廓的照片,因此,视觉识别检测技术难以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视觉识别检测的基础上,结合了分散装置,将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到了混凝土生产行业中,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于碎石粒径大小级配的在线实时监测。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分散装置、高速摄像机、摄像机固定架、光源、外壳组成。外壳用于将各个部件固定。
[0008]按上述方案,分散装置固定在外壳内部上方,光源及摄像机固定架固定在外壳内部下方。
[0009]其中分散装置用于将堆叠的石料分散为单层轮廓不重叠的碎石颗粒,使得高速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碎石颗粒的照片。
[0010]进料口处由斜挡料板将进料口的厚度约束为50mm

80mm,可将堆叠的石料约束成单层的碎石,其中分散装置的厚度可根据实际石料流量以及碎石大小进行调整。
[0011]所述分散装置,内部为平行交叉排布阵列的螺柱,螺柱排布间距为40mm

80mm,螺柱长度可调整并与分散装置厚度保持一致,其中螺柱排布间距可根据实际石料流量进行调整。
[0012]堆叠的石料从进料口进入,在进料口挡料板的约束下成单层状,与分散装置中的螺柱撞击后由于碎石颗粒大小、形状以及撞击力大小和方向的不同下落的方向以及速度会发生变化,在分散装置中进行多次撞击后,堆叠的石料呈单层分散的碎石颗粒下落。
[0013]所述光源,为工业专用光源,其亮度可进行无级调节。
[0014]所述高速摄像机为工业级别,能够清晰拍摄到下落的碎石的轮廓照片。
[0015]所述外壳用于将分散装置、摄像机固定架、光源固定。
[0016]所述摄像机固定架将高速摄像机进行固定。
[0017]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的碎石生产线,包括储料斗、称量斗、配料传送带以及运料传送带,所述称量斗设置于储料斗的下方以用于将称量斗内的存储的石料进行称量,所述配料传送带用于将称量后的石料传输至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内,所述运料传送带设置在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的输出口处以用于将碎石颗粒运送至外部搅拌楼进行搅拌。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视觉识别检测的基础上,结合了分散装置,将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到了混凝土生产行业中,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于碎石粒径大小级配的在线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14,主要包括:分散装置13、高速摄像机1、摄像机固定架2、光源3、外壳4等部件。所述分散装置13固定在外壳4内的上部分,光源3、高速摄像机1、摄像机固定架2固定在外壳4内下部分。光源3及摄像机固定架2对立固定在外壳4内部,高速摄像机1固定在摄像机固定架2内,能够完整拍摄到光源3范围。按上述方案,分散装置13固定在外壳4内部上方,光源3及摄像机固定架2固定在外壳4内部下
方。其中分散装置13用于将堆叠的石料11分散为单层轮廓不重叠的碎石颗粒12,使得高速摄像机1能够捕捉到碎石颗粒12的照片。进料口处由斜挡料板5将进料口的厚度约束为50mm

80mm,可将堆叠的石料11约束成单层的碎石,其中分散装置13的厚度可根据实际石料流量以及碎石大小进行调整。所述分散装置13,内部为平行交叉排布阵列的螺柱6,螺柱6排布间距为40mm

80mm,螺柱6长度可调整并与分散装置13厚度保持一致,其中螺柱6排布间距可根据实际石料流量进行调整。堆叠的石料11从进料口进入,在进料口挡料板的约束下成单层状,与分散装置13中的螺柱6撞击后由于碎石颗粒12大小、形状以及撞击力大小和方向的不同下落的方向以及速度会发生变化,在分散装置13中进行多次撞击后,堆叠的石料11呈单层分散的碎石颗粒12下落。所述光源3,为工业专用光源3,其亮度可进行无级调节。所述高速摄像机1为工业级别,能够清晰拍摄到下落的碎石的轮廓照片。所述外壳4用于将分散装置13、摄像机固定架2、光源3固定。所述摄像机固定架2将高速摄像机1进行固定。
[002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当储料斗7阀门开启,碎石从储料斗7落至称量斗中进行称量,称量完毕后称量斗8阀门开启,碎石落至配料传送带9,并由配料传送带9运至末端后下落,从进料口进入至分散装置13中,完成分散之后堆叠的石料11变为轮廓不重叠的碎石颗粒12落至高速拍摄区域时高速摄像机1开始拍摄,碎石则从出料口下落至运料传送带10首端,通过运料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进料口、分散装置、高速摄像机,所述分散装置设置在进料口的下方以用于将从进料口输入的堆叠的石料分散为单层轮廓不重叠的碎石颗粒,所述高速摄像机位于分散装置的下方以用于拍摄碎石颗粒的照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呈平行交叉排布阵列设置的螺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排布间距为40mm

8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石集料粒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斜挡料板以用于将堆叠的石料约束成单层的碎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王雷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