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无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9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装置,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按键、内盖、驱动板、PCB基板以及底壳,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端、被动端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板两侧的摆动支点,使得所述驱动板可绕所述摆动支点摆动;所述驱动板的相对中部位置开设有一环腔,所述环腔内设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微型发电机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磁组和线圈组;所述储能器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材料,所述储能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板的被动端联动,另一端与所述磁组或所述线圈组联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发电效率更高、驱动力度更轻、噪声更小、更轻薄的优点。轻薄的优点。轻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无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源无线开关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源无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无源无线开关、无源无线门铃等产品已逐渐开始在建筑中被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无源无线开关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公开号为CN104407522B、CN106972780的专利,虽然根据该专利生产的无源无线开关产品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但是该专利中所揭示的技术方案仍就存在驱动时的驱动力度较大,发电效率不高的技术缺陷;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无源无线产品的体验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手感轻柔、噪声极小;同时对于无源无线开关的厚度提出了要求,即厚度要与传统墙壁插座10毫米的厚度相匹配,甚至更薄,这样才更好的与插座一起配套使用在家居装修中,使得能够将无源无线开关和插座一起配套安装,使得家居环境更美观。因此,新的市场需求对于无源无线开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效率的发电装置、更轻的驱动力度、更小的噪声以及更薄的产品厚度,但是,现有技术在无源开关的厚度减薄以后,发电操作的行程也显著变小,输出电能也减小,因而难以满足无源开关轻薄化、轻手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无线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发电效率提升50%以上。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无线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在能量增强的情况下,操作力度减少50%。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无线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轻薄化。/>[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源无线装置,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按键、内盖、驱动板、PCB基板以及底壳,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端、被动端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板两侧的摆动支点,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所述摆动支点的支架,使得所述驱动板可绕所述摆动支点摆动;
[0007]所述驱动板的相对中部位置开设有一环腔,所述环腔内设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微型发电机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磁组和线圈组;所述储能器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材料,所述储能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板的被动端联动,另一端与所述磁组或所述线圈组联动;
[0008]所述驱动板摆动时,带动所述储能器产生形变,当所述储能器储蓄的弹性机械能超过临界值时瞬间释放,并驱动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高速作相对运动,以产生一次瞬间感生电能;
[0009]所述驱动板上还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驱动板和无源无线开关的底壳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磁组包括一磁铁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磁铁两侧的导磁片a和导磁片b,所述导磁片a和导磁片b之间形成一磁隙;所述线圈组包括一中柱、环绕于所述中柱的线
圈以及包裹于所述线圈的导磁盖,所述中柱的至少一端延伸入所述磁隙中;当所述磁组与所述线圈组相对运动时,所述中柱能够交替地与所述导磁片a或导磁片b相吸附。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柱在与所述导磁片a或导磁片b作交替吸附运动的行程小于0.9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被动端的相对中部设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上开设与所述储能器尾端匹配的穿孔,所述储能器的尾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穿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器的厚度小于1.2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驱动端最大行程小于6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以两个摆动支点连线为转轴进行摆动时,其摆动角度小于9
°

[00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例为2∶1。
[0017]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器的储能临界值为其形变幅度为0.3

0.6mm时。
[0018]进一步地,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按键对应的按键检测器,所述驱动板和内盖分别对应设有供所述按键检测器穿过的按键检测孔。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发电效率更高、驱动力度更轻、噪声更小、更轻薄的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借鉴了照相机快门的原理,照相机的快门一旦设定好快门速度后,无论手按快门的速度是快是慢,快门都始终能保持一个设定的速度准确的打开幕帘,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曝光。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PCB基板和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板和微型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板和微型发电机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盖和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盖和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底壳示意图。
[0029]图10是图9中A处驱动板安装时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1、驱动板,101、驱动端,102、被动端,103、摆动支点,104、环腔,105、按键检测孔,106、止动器;2、微型发电机,201、磁铁,202、导磁片a,203、导磁片b,204、中柱,205、线圈,206、导磁盖,207、固定架;3、储能器;4、夹持器,401、穿孔;5、复位扭簧;6、支架;7、PCB基板,701、按键检测器,702、板载天线;8、按键;9、内盖,901、枢转轴,902、透光孔,903、防水固定螺丝孔;10、防水罩;11、密封盖,1101、驱动罩,1102、检测器罩;12、底壳,1201、挡水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32]实施例:一种无源无线装置,如图1

10所示,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按键、内盖、防水罩、驱动板、设有通信电路的PCB基板以及底壳,其中通信电路的PCB基板铺设于所述底壳的上方,以加强底壳的强度,使底壳不易变形,同时可进一步减薄所述无源开关。PCB基板的材质是玻纤(FR4),具有较高的硬度;而超薄的无源开关减薄厚度后,底壳厚度仅有1毫米,有些软,就会导致上面的按键的边沿按压时发生操作失败的状况,将大面积的PCB基板安装于底壳后,有利于显著增强底壳的强度;另外,PCB基板增大以后,就可以将天线做成板载天线,有利于节约天线成本和提高组装产品的速度。底壳上在PCB板的外围设有挡水边。
[0033]驱动板包括驱动端、被动端以及分别设于驱动板两侧的摆动支点,两个摆动支点可通过支架支撑在无源无线开关的底壳上,具体的,如图10所示,支架上设有一水平间隙,摆动支点卡接在该间隙中。两个摆动支点的连线即可形成一个转轴,使得驱动板可绕两个摆动支点的连线摆动。
[0034]为了实现超薄的空间设计,本实施例中,驱动端设置为具有小于6mm的运动行程,如果行程过大则会影响无源无线开关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按键、内盖、驱动板、PCB基板以及底壳,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端、被动端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板两侧的摆动支点,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所述摆动支点的支架,使得所述驱动板可绕所述摆动支点摆动;所述驱动板的相对中部位置开设有一环腔,所述环腔内设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微型发电机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磁组和线圈组;所述储能器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材料,所述储能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板的被动端联动,另一端与所述磁组或所述线圈组联动;所述驱动板摆动时,带动所述储能器产生形变,当所述储能器储蓄的弹性机械能超过临界值时瞬间释放,并驱动所述磁组和所述线圈组高速作相对运动,以产生一次瞬间感生电能;所述驱动板上还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驱动板和无源无线开关的底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组包括一磁铁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磁铁两侧的导磁片a和导磁片b,所述导磁片a和导磁片b之间形成一磁隙;所述线圈组包括一中柱、环绕于所述中柱的线圈以及包裹于所述线圈的导磁盖,所述中柱的至少一端延伸入所述磁隙中;当所述磁组与所述线圈组相对运动时,所述中柱能够交替地与所述导磁片a或导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龙刘远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百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