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结构螺旋警示条纹施工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结构螺旋警示条纹施工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警示带主要用于交通安全领域,能够起到对行人以及驾驶员的提前警示作用。现有的警示带多数用于规则结构体上,通过粘贴警示带贴纸的方式,比较常见如圆柱体上双色相间的警示条纹;而对于异形结构,受异形表面、工艺复杂度及施工难度等影响,很难涂装或粘贴螺旋警示条纹;导致警示条纹不对称、角度偏差过大、相邻条纹宽窄不一、衔接过渡位置对接不整齐等缺陷。
[0003]在城市广场、机场、码头、高速公路等空旷而繁忙的地方,通常使用安装高杆照明装置实现大范围集中照明,单个高杆灯几吨重,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在高杆灯杆体上设置安全警示条纹,提醒来往行人或车辆注意避让。因此,如何在异形结构上涂装螺旋警示条纹,使任何角度螺旋警示条纹都能呈现出规则、连续、平滑的效果,并将其应用于异形结构的高杆灯杆体上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形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形结构螺旋警示条纹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一异形结构件,该异形结构件主体呈棱台形结构,其外周面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凸部,所述警示条纹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异形结构件而设置,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警示条纹所在区域,所述警示条纹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颜色涂料相间涂装而成;所述异形结构螺旋警示条纹施工工艺具体如下:确定上边界H
11
和下边界H
12
位置条纹宽度已知警示条纹所在区域、期望宽度和螺旋角θ;定义所述警示条纹所在区域的上边界为H
11
、下边界为H
12
;定义上边界周长为D1,下边界周长为D2,且D1< D2;分别测量出上下边界处的周长D1和D2;根据下边界的周长D2和所述期望条纹宽度计算出所述警示条纹数量预估值,同时依据警示条纹数量取整并满足任意相邻两条纹间颜色互异,得出警示条纹数量确定值M;根据警示条纹数量确定值M,并依据上边界的周长D1,计算出下边界H
11
位置条纹宽度确定值W1;根据警示条纹数量确定值M,并依据下边界的周长D2,计算出下边界H
12
位置条纹宽度确定值W2;确定区域S1上相邻条纹间的控制线定义所述警示条纹所在区域中除去凸部的区域为S1,凸部所在区域为S2;将区域S1分成区域S
10
、区域S
11
及S
12
;定义区域S1上任意控制线皆与区域S2无任何交点的部分为S
10
;定义区域S1上并位于区域S2与上边界H
11
之间,且区域S1上任意控制线与区域S2皆有交点的部分为区域S
11
;定义区域S1上并位于区域S2与下边界H
12
之间,且区域S1上任意控制线与区域S2皆有交点的部分为区域S
12
;绘制区域S
10
上相邻条纹间的控制线:在区域S
10
上任意选定一参考点,以该参考点为起点,以与棱台下底面相平行的面为基准面,以与所述基准面夹角为螺旋角θ绘制控制线,在绘制控制线的过程中,其与棱台的棱边的每个交点作为新的起点并始终保持所述控制线与所述基准面成θ角,直至与上边界H
11
和下边界H
12
分别相交于一点,至此一条完整的控制线绘制完成;以与上边界H
11
的交点或下边界的交点H
12
间距成W1或W2为新的起点重复上述步骤,如此反复直至绘制出区域S
10
上相邻条纹间的所有控制线;绘制区域S
11
上相邻条纹间的控制线:以与步骤2)中步骤A同样的方法在区域S
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少斌,严飞飞,牟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