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9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的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检测设备的右侧设有插接机构,所述检测设备的顶部开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的一端与空腔的内壁一端铰接,所述检测设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空腔的内部连通。通过将插接柱与插接座右侧的插接槽插接,并且设置有卡接杆和卡块,从而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插接柱对准插接槽即可完成安装方便使用,过设置压缩弹簧二、滑柱和挤压块,从而让插接柱在安装的时候,能够与插接槽充分紧密接触,从而避免虚接的情况。从而避免虚接的情况。从而避免虚接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0003]现有的绿色建筑检测设备在安装检测头的时候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的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检测设备的右侧设有插接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的顶部开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的一端与空腔的内壁一端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空腔的内部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循环管、水泵和水箱,所述循环管固定连接在检测设备的正面,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检测设备的内壁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循环管呈S形,所述循环管布置在检测设备正面的中部,所述循环管的外部套接有散热管一,所述散热管一的内部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管一呈螺旋形,所述散热管一均匀分布在循环管的周围,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泵的顶部和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底部与检测设备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外部套接有散热管二,所述散热管二的内部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管二呈螺旋形,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在检测设备的正面设置循环水管,在检测设备的底部设置水箱和水泵,从而在设备使用的时候,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循环,然后经过循环水管,从而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并且在循环水管的外部套接设置有散热店一,从而有利于循环水管散热。
[0012]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贯穿至检测设备的底部,所述注水管的顶部与水箱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0013]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固定连接在检测设备正面的右侧,所述插接座的右侧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座的右侧开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柱与插接槽插接,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插接柱左侧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一。
[0014]优选的,所述插接座的内部设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二,所述滑柱的外部套接有压缩弹簧三,所述压缩弹簧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右侧在插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挤压块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挤压块右侧的限位槽之间通过扭簧铰接,所述卡接杆与卡块的一侧卡接,所述卡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设备的顶部设置发射天线,从而将检测的信号和数值发送到远程工人们查看,并且发射天线与检测设备铰接,可以便于折叠,从而方便人们使用。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设备的正面设置循环水管,在检测设备的底部设置水箱和水泵,从而在设备使用的时候,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循环,然后经过循环水管,从而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并且在循环水管的外部套接设置有散热店一,从而有利于循环水管散热。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插接柱与插接座右侧的插接槽插接,并且设置有卡接杆和卡块,从而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插接柱对准插接槽即可完成安装方便使用。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缩弹簧二、滑柱和挤压块,从而让插接柱在安装的时候,能够与插接槽充分紧密接触,从而避免虚接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接机构的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接机构的正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抽水管的结构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发射天线的结构图。
[0026]图中:1检测设备、2散热机构、201循环水管、202散热管一、203水泵、204抽水管、205水箱、206散热管二、207注水管、208密封盖、3插接机构、301插接座、302插接柱、303插接槽、304限位柱、305滑块、306限位块、307压缩弹簧一、308压缩弹簧二、309压缩弹簧三、310挤压块、311卡接杆、312卡块、313限位槽、314拉伸弹簧、315滑柱、4空腔、5发射天线、6鼓风机、7进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
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1)的内部设有散热机构(2),所述检测设备(1)的右侧设有插接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1)的顶部开有空腔(4),所述空腔(4)的内部设有发射天线(5),所述发射天线(5)的一端与空腔(4)的内壁一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6),所述鼓风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的另一端与空腔(4)的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循环管(201)、水泵(203)和水箱(205),所述循环管(201)固定连接在检测设备(1)的正面,所述水箱(205)固定连接在检测设备(1)的内壁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能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201)呈S形,所述循环管(201)布置在检测设备(1)正面的中部,所述循环管(201)的外部套接有散热管一(202),所述散热管一(202)的内部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管一(202)呈螺旋形,所述散热管一(202)均匀分布在循环管(201)的周围,所述循环管(201)的两端分别与水泵(203)的顶部和水泵(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03)的底部与检测设备(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04),所述抽水管(204)的外部套接有散热管二(206),所述散热管二(206)的内部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管二(206)呈螺旋形,所述抽水管(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忠莉
申请(专利权)人:莱西市鑫喆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