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萧骁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93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内端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齿轮、第二挤压齿轮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在挤压装置的内端中部,所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与第二挤压齿轮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挤压齿轮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传导盘架、连接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电动机、扣合铰架、稳固盘、转动盘轴、第四转杆和插杆,所述传导盘架设在驱动部件的内端一侧,所述传导盘架的中心与连接架贯穿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通过挤压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往复式从动挤压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挤压装置可以帮助进行物料的挤压工作,解决传统物料挤压的不便,通过内端连接件的配合,实现挤压作用,方便进行物件的处理,使得物件满足生产加工要求,符合挤压度等要求,有助于进行后续的加工生产,且通过挤压的物件可以减少内部的空气,使得内部的体积得到缩小,同时挤压装置可以方便进行安装设置,使得挤压装置可以适应更多的加工生产环境,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方便进行维修工作,保证产品挤压的质量,但是目前挤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3]存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便于进行往复循环式挤压的现象,通过往复循环式的挤压工作,会使得内部挤压的密度更加的集中,同时还存在不方便进行底部结构调节出料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型往复式从动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1)的内端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2),所述挤压装置(1)包括第一挤压齿轮(3)、第二挤压齿轮(4)和驱动部件(5),所述驱动部件(5)设在挤压装置(1)的内端中部,所述驱动部件(5)的一端与第二挤压齿轮(4)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挤压齿轮(3)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5)包括传导盘架(6)、连接架(7)、第一转杆(8)、第二转杆(9)、第三转杆(10)、电动机(11)、扣合铰架(12)、稳固盘(13)、转动盘轴(14)、第四转杆(15)和插杆(16),所述传导盘架(6)设在驱动部件(5)的内端一侧,所述传导盘架(6)的中心与连接架(7)贯穿转动连接,所述传导盘架(6)的上端一侧位置处与插杆(16)相插接设置,所述传导盘架(6)的下端一侧位置处与第一转杆(8)相插接设置,所述插杆(16)的下端与第四转杆(15)相铰接设置,所述第一转杆(8)和第四转杆(15)的底部位置处均与转动盘轴(14)相铰接设置,所述转动盘轴(14)的后端位置与稳固盘(13)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轴(14)的侧端与扣合铰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扣合铰架(12)的下端位置处与第二转杆(9)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9)的底端位置与第三转杆(10)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10)的侧端位置安装有电动机(11),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配合齿(17)、立柱架(18)、内置底架(19)、调节部件(20)和固定座块(21),所述固定座块(21)设在调节装置(2)的内端一侧,所述固定座块(21)的侧端与调节部件(20)相伸缩设置,所述调节部件(20)的侧端与立柱架(18)相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架(18)的底端位置与内置底架(19)相伸缩连接,所述立柱架(18)的上端位置处设有配合齿(17),所述调节部件(20)包括推动块(22)、套接柱(23)、穿插杆(24)、滑动块(25)、限位架(26)和液压机(27),所述液压机(27)设在调节部件(2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萧骁
申请(专利权)人:李萧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