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82170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确定PRACH前导序列;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其中,所述无线帧中包含至少3个随机接入时域;所述无线帧是TD-LTE230系统中上下行2:2时隙配比的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终端,能够在TD-LTE230系统中支持上下行2:2的时隙配比的无线帧时,使得每个小区随机接入PRACH前导序列的时间效率得到了保证。保证。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TD-LTE230系统,下行传输采集指令,上行传输采集到的各种类型数据。现有的TD-LTE230系统,采用上下行3:1的时隙配比,图1为现有技术的TD-LTE230上下行3:1的时隙配比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无线帧长度为3200
×
Ts=25ms,时域取值以Ts为基本单位。一个无线帧由5个长度为5ms的子帧组成,每个子帧为640Ts,其中,子帧0为下行子帧,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为特殊子帧,包括3个域,分别为DwPTS、GP和UpPTS,特殊子帧配置如图1所示,分别占用285Ts、71Ts以及284Ts。
[0003]TD-LTE230系统是一种离散的多子带系统,按照功能分为广播子带、同步子带和业务子带。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序列由循环前缀CP(T
CP
=36Ts)和随机接入序列(T
SEQ
=512Ts)组成。图2为现有技术的TD-LTE230上下行3:1的时隙配比的无线帧中划分4个随机接入时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每个无线帧的上行部分划分成4个随机接入时域,首个随机接入时域占用GP尾部23Ts,每个无线帧最后一个随机接入时域后面有T
GT
=35Ts保护间隔。对于采用时分方式接入的8个小区,每个随机接入时域只能同时允许一个小区的终端接入,连续两个无线帧共计8个随机接入时域,通信终端根据所属小区的ID计算得到对应的随机接入时域索引,并从该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时域随机选择一个PRACH前导序列进行多次随机接入尝试。
[0004]为了匹配上下行速率相当的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一种2:2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帧结构被提出。图3为现有技术的TD-LTE230上下行2:2的时隙配比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D指示下行子帧,U指示上行子帧,中间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的配置和3:1的时隙配比时一致。2:2的时隙配比中上行可用资源是1587Ts(其中GP占用后23Ts),比3:1的时隙配比少了640Ts。一个随机接入时域需要548Ts,上行可用资源是1587Ts,所以一个无线帧只能承载两个随机接入时域。由于8个小区需要进行时分,每个小区至少需要一个随机接入时域,对于单一小区,每4个无线帧能够获得1个随机接入时域。
[0005]当PRACH前导序列需要重复发送时,以重复两次为例,对于时隙配比为上下行3:1的无线帧,每个无线帧包含4个随机接入时域,有8个小区需要进行时分,对于单一小区,每2个无线帧能获得1个随机接入时域,如果PRACH前导序列需要重复发送两次,则需要4个无线帧;对于时隙配比为上下行2:2的无线帧,每个无线帧包含2个随机接入时域,有8个小区需要进行时分,对于单一小区,每4个无线帧能获得1个随机接入时域,如果PRACH前导序列需要重复发送两次,则需要8个无线帧;前者重复发送两次PRACH前导码需要4个无线帧,后者重复发送两次PRACH前导码需要8个无线帧,时间效率明显降低。
[0006]因此,如何避免在TD-LTE230系统中支持上下行2:2的时隙配比的无线帧时,每个小区随机接入PRACH前导序列的时间效率降低,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的在TD-LTE230系统中支持上下行2:2的时隙配比的无线帧时,每个小区随机接入PRACH前导序列的时间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包括:
[0009]确定PRACH前导序列;
[0010]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其中,所述无线帧中包含至少3个随机接入时域;
[0011]所述无线帧是TD-LTE230系统中上下行2:2时隙配比的帧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确定PRACH前导序列,具体包括:
[0013]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基本序列;
[0014]根据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确定循环移位值;
[0015]基于所述循环移位值,以及所述基本序列,确定PRACH前导序列;
[0016]对应地,所述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具体包括:
[0017]使用无线帧中的任一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
[0018]优选地,所述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基本序列,具体包括:
[0019]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ZC序列的根参数u;
[0020]根据随机接入时域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确定ZC序列的长度N
ZC

[0021]根据ZC序列的根参数u和长度N
ZC
,确定所属小区的ZC序列;
[0022]对所述所属小区的ZC序列时域过采样,使得过采样后的序列长度等于随机接入时域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将过采样后的序列作为所属小区的基本序列。
[0023]优选地,所述根据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确定循环移位值,具体包括:
[0024]当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为小半径模式时,确定循环移位值为29;
[0025]当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为大半径模式时,确定循环移位值为58。
[0026]优选地,所述无线帧中包含5个随机接入时域,所述5个随机接入时域占用无线帧的特殊子帧中GP的后4Ts,UpPTS以及两个上行子帧,每个随机接入时域中的随机接入序列占用256Ts,随机接入时域中的循环前缀占用48Ts,每个无线帧尾部的保护间隔占用48Ts。
[0027]优选地,所述根据随机接入时域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确定ZC序列的长度N
ZC
具体包括:确定ZC序列的长度N
ZC
等于43Ts;
[0028]所述过采样后的序列长度等于256Ts。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0030]确定单元,用于确定PRACH前导序列;
[0031]发送单元,用于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
[0032]所述无线帧中包含至少3个随机接入时域;
[0033]所述无线帧是TD-LTE230系统中上下行2:2时隙配比的帧结构。
[0034]优选地,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基本序列确定单元、循环移位值确定单元和PRACH前导序列确定单元,
[0035]所述基本序列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基本序列;
[0036]所述循环移位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确定循环移位值;
[0037]所述PRACH前导序列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PRACH前导序列;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其中,所述无线帧中包含至少3个随机接入时域;所述无线帧是TD-LTE230系统中上下行2:2时隙配比的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PRACH前导序列,具体包括: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基本序列;根据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确定循环移位值;基于所述循环移位值,以及所述基本序列,确定PRACH前导序列;对应地,所述使用无线帧中的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具体包括:使用无线帧中的任一随机接入时域发送所述PRACH前导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基本序列,具体包括:基于所属小区的小区ID确定ZC序列的根参数u;根据随机接入时域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确定ZC序列的长度N
ZC
;根据ZC序列的根参数u和长度N
ZC
,确定所属小区的ZC序列;对所述所属小区的ZC序列时域过采样,使得过采样后的序列长度等于随机接入时域中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将过采样后的序列作为所属小区的基本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确定循环移位值,具体包括:当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为小半径模式时,确定循环移位值为29;当所属小区的半径模式为大半径模式时,确定循环移位值为5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RACH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帧中包含5个随机接入时域,所述5个随机接入时域占用无线帧的特殊子帧中GP的后4T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莉森龚秋莎冯绍鹏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