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69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养品瓶,包括瓶体、粉栓、外壳、牙盖以及拉环结构。瓶体包括第一容置部,第一容置部内用以承装液体。粉栓包括盖体与刺穿部,刺穿部连接盖体。外壳置于瓶体的瓶口部的外侧。牙盖包括第二容置部与阻隔层。阻隔层位于第二容置部与第一容置部之间,刺穿部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容置部之内,且第二容置部内用以承装粉体。拉环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牙盖,拉环结构经拆卸,拉环结构分离于牙盖,使盖体朝牙盖的方向移动,盖体带动刺穿部移动,使刺穿部刺穿阻隔层,第二容置部内的粉体流入至第一容置部,使粉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使粉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使粉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养品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养品瓶。

技术介绍

[0002]美容组合、个人卫浴用品的使用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很多改进。多数保养品制成液体状态,并以一瓶体做保存。然而,此种液体保养品有一定的保存年限,若未能及时使用,可能会失去保养品的效果,故如何延长使用寿命。
[0003]因此,如何改良并能提供一种保养品瓶来避免上述所遭遇到的问题,系业界所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养品瓶,其拉环结构固持在粉栓与牙盖之间,可保护并避免误触粉栓而使得粉体混合至液体内形成保养品,以达到未开封前粉体与液体分离状态,如此延长保养品的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保养品瓶,用以混合一液体与一粉体。保养品瓶包括一瓶体、一粉栓、一外壳、一牙盖以及一拉环结构。瓶体包括一第一容置部、一瓶口部与一第一螺纹部,第一容置部内用以承装液体,瓶口部连接第一容置部,且第一螺纹部设置在瓶口部的一外表面。粉栓包括一盖体与一刺穿部,刺穿部连接盖体。外壳置于瓶口部的外侧。牙盖位于外壳之内。牙盖包括一本体、一第二容置部、一阻隔层以及一第二螺纹部,第二螺纹部设置于本体的一内表面,且第二螺纹部位于瓶口部之外,第二螺纹部与第一螺纹部相互螺合,以使牙盖固定至瓶体,第二容置部设置于本体的内部,且第二容置部位于瓶口部之内,第二容置部的一底端设置阻隔层,阻隔层位于第二容置部与第一容置部之间,刺穿部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容置部之内,且第二容置部内用以承装粉体。拉环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牙盖,且盖体抵靠于拉环结构,拉环结构经拆卸,拉环结构分离于牙盖,使盖体朝牙盖的方向移动,盖体带动刺穿部移动,使刺穿部刺穿阻隔层,第二容置部内的粉体流入至第一容置部,使粉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拉环结构包括一环状片体,环状片体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牙盖的本体,环状片体内用以容置刺穿部。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环状片体具有一开口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拉环结构更包括一拉环部,拉环部连接于开口部的一侧,且拉环部突出于环状片体的外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保养品瓶更包括一垫片,垫片设置于瓶体与外壳之间。
[0010]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的保养品瓶中,其拉环结构固持在粉栓与牙盖之间,即便触及粉栓也会因为拉环结构而不会导致粉栓移动,故可保护并避免误触粉栓而使得粉体混合至液体内形成保养品,并且达到未开封前粉体与液体分离状态,如此延长保养品的
使用寿命。
[0011]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拉环结构经拆卸,拉环结构分离于牙盖,使盖体朝牙盖的方向移动,盖体带动刺穿部移动,使刺穿部刺穿阻隔层,第二容置部内的粉体流入至第一容置部,使粉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成一保养品,换言之,本专利技术即提供具混合功能的保养品瓶。
[0012]为让本专利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00-保养品瓶;110-瓶体;111-第一容置部;112-瓶口部;113-第一螺纹部;120-粉栓;122-盖体;124-刺穿部;130-外壳;140-拉环结构;142-拉环部;144-环状片体;146-开口部;150-垫片;160-牙盖;161-本体;162-阻隔层;163-第二螺纹部;164-第二容置部;50-粉体;60-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需说明的是,在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当一元件被描述是在另一元件的「上方/上」或「下方/下」,系指直接地或间接地在该另一元件的上或的下的情况,其可能包含设置于其间的其他元件;所谓的「直接地」系指其间并未设置其他中介元件。「上方/上」或「下方/下」等的描述系以图式为基准进行说明,但也包含其他可能的方向转变。所谓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系用以描述不同的元件,这些元件并不因为此类谓辞而受到限制。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和明确,图式中各元件的厚度或尺寸,系以夸张或省略或概略的方式表示,且各元件的尺寸并未完全为其实际的尺寸。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养品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保养品瓶100用以混合一液体60与一粉体50。保养品瓶100包括一瓶体110、一粉栓120、一外壳130、一拉环结构140以及一牙盖160。瓶体110包括一第一容置部111、一瓶口部112与一第一螺纹部113,其中第一容置部111内用以承装液体60,瓶口部112连接第一容置部111,瓶口部112的管径小于第一容置部111的管径,且第一螺纹部113设置在瓶口部112的外表面。
[0020]在本实施例中,粉栓120包括一盖体122与一刺穿部124,刺穿部124连接盖体122,且盖体122的管径大于刺穿部124的管径。外壳130是一中空壳体,外壳130的管径大于盖体122的管径,外壳130置于瓶口部112的外侧。
[0021]在本实施例中,牙盖160位于外壳130之内。牙盖160包括一本体161、一阻隔层162、一第二螺纹部163以及一第二容置部164。第二螺纹部163设置于本体161的一内表面,且第二螺纹部163位于瓶口部112之外,外壳130设置在第二螺纹部163之外,第二螺纹部163与第一螺纹部113相互螺合,以使牙盖160固定至瓶体110。第二容置部164设置于本体161的内部,且第二容置部164位于瓶口部112之内,第二容置部164的一底端设置阻隔层162,阻隔层
162位于第二容置部164与第一容置部111之间。刺穿部124例如为一刺管,刺穿部124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容置部164之内,且第二容置部164内用以承装粉体50。
[0022]在本实施例中,拉环结构140可拆卸地连接于牙盖160,且粉栓120中的盖体122抵靠于拉环结构140,使得拉环结构140固持在粉栓120与牙盖160之间,即便触及粉栓120也会因为拉环结构140而不会导致粉栓120移动,故可保护并避免误触粉栓120而使得粉体50混合至液体60内形成保养品,并且达到未开封前粉体与液体分离状态,如此延长保养品的使用寿命。
[0023]再者,本实施例的拉环结构140经拆卸,拉环结构140分离于牙盖160,此时粉栓120中的盖体122不再抵靠于拉环结构140,也就是盖体122与牙盖160之间具有空隙,使盖体122朝牙盖160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盖体122带动刺穿部124移动,使刺穿部124刺穿阻隔层162,进而导致第二容置部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养品瓶,用以混合一液体与一粉体,其特征在于,该保养品瓶包括:一瓶体,包括一第一容置部、一瓶口部与一第一螺纹部,其中该第一容置部内用以承装该液体,该瓶口部连接该第一容置部,且该第一螺纹部设置在该瓶口部的一外表面;一粉栓,包括一盖体与一刺穿部,该刺穿部连接该盖体;一外壳,置于该瓶口部的外侧;一牙盖,位于该外壳之内,该牙盖包括一本体、一第二容置部、一阻隔层以及一第二螺纹部,其中该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该本体的一内表面,且该第二螺纹部位于该瓶口部之外,该第二螺纹部与该第一螺纹部相互螺合,以使该牙盖固定至该瓶体,该第二容置部设置于该本体的内部,且该第二容置部位于该瓶口部之内,该第二容置部的一底端设置该阻隔层,该阻隔层位于该第二容置部与该第一容置部之间,该刺穿部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二容置部之内,且该第二容置部内用以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治
申请(专利权)人:亿泰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