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66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该滑轨总成包含有一滑轨套件。该滑轨套件包含一轨件、一挡件以及一操作件。该轨件具有一延伸孔;该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轨件;该操作件可操作地带动该挡件,且该操作件安排在该轨件。该操作件包含一操作部设置对应该轨件的延伸孔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机构,特别是指一种操作件易于供使用者操作的滑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10,274,009 B2的图5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以及一第三轨。其中,该第一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之间。相邻该第一轨的前端安排有一阻挡特征,且该第二轨安排有一第一工作件与一第二工作件。以及,一第一操作件与一第二操作件安排在该第二轨而可分别用以操作该第一工作件与该第二工作件活动。
[0003]进一步而言,如该专利案的图12所示,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延伸位置时,该第一工作件与该第二工作件被阻挡在该第一轨的阻挡特征的两侧,使该第二轨能够定位在该延伸位置。此时,使用者例如可以透过手指施加一力量至该第一操作件与该第二操作件其中之一的一操作部(例如第一操作部),用以驱动该第一工作件,使该第一工作件不再被该第一轨的阻挡特征阻挡,用以允许该第二轨能够从该延伸位置往一收合方向收合。
[0004]然而,随着市场的特定需求,现有技术的滑轨总成有越来越薄型化的趋势。例如,上述每一滑轨以及其彼此之间的功能零件(例如第一操作件或第二操作件),也必须越来越薄型化,因此,在此情况下,使用者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由于第一操作件(或第二操作件)的薄型化,如该专利案的图12所示,使用者的手指也越来越难施加力量去拉动(或推动)该第一操作件与该第二操作件其中之一的一操作部(例如第一操作部)去驱动第一工作件(或第二工作件),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不同的滑轨产品,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的操作件易于供使用者操作的滑轨总成。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挡件以及一操作件。该第一轨安排有一挡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自一收合位置位移至一延伸位置,该第二轨具有一延伸孔;该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第二轨;该操作件具有一操作部可操作地允许该操作件带动该挡件自一第一状态至一第二状态,其中,该操作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延伸孔的一部分;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至该延伸位置,且该挡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挡件与该第一轨的挡部形成一阻挡关系;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至该延伸位置,且该挡件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挡件与该第一轨的挡部未形成该阻挡关系。
[0007]较佳地,该挡部是位在相邻该第一轨的前端。
[0008]较佳地,该挡件是枢接在该第二轨。
[0009]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至该挡件,使该挡件回应该弹性件的弹力而保持在该第一状态。
[0010]较佳地,该操作件具有一致动部对应该挡件,且该操作件以线性位移的操作方式
安排在该第二轨。
[0011]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三轨,且该第一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三轨与该第二轨之间。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第一挡件以及一第一操作件。该第一轨具有一第一上墙、一第一下墙及一第一侧墙连接该第一上墙与该第一下墙,该第一上墙、该第一下墙及该第一侧墙共同定义一通道,其中,一挡部安排在该第一侧墙;该第二轨活动地安装于该第一轨的通道内,该第二轨具有一第二上墙、一第二下墙及一第二侧墙连接该第二上墙与该第二下墙,其中,该第二侧墙具有一第一延伸孔;该第一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第二轨的第二侧墙且对应于该第一轨的挡部;该第一操作件可操作地带动该第一挡件,该第一操作件安排在该第二轨的第二侧墙,该第一操作件包含一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设置对应该第二轨的第一延伸孔的一部分;其中,该第二轨的第一延伸孔可供一操作者的手指伸入,用以方便操作该第一操作部,使该第一操作件位移。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观点,一种滑轨套件包含一轨件、一第一挡件、一第二挡件以及一第一操作件。该轨件包含一上墙、一下墙及一侧墙连接该上墙与该下墙,其中,该侧墙具有一延伸孔;该第一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轨件的侧墙;该第二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轨件的侧墙,该第一挡件与该第二挡件之间定义一空间;该第一操作件可操作地带动该第一挡件与该第二挡件之一,该第一操作件安排在该轨件的侧墙,该第一操作件包含一操作部,该操作部设置对应该轨件的延伸孔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0014]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5]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滑轨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与一第三轨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第一轨相对第三轨处于一开启位置,且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往一第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0019]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第一轨相对第三轨处于该开启位置,且第二轨相对第一轨继续往该第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0020]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处于一延伸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第一轨相对第三轨处于该开启位置,且第二轨相对第一轨进一步往该第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0022]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该滑轨总成的第一轨相对第三轨处于该开启位置,且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往该第一方向卸下的示意图。
[0023]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处于一延伸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滑轨总成20包含一第一轨22、一第二轨24,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26。其中,该第一轨22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轨24与该第三轨26之间,使该第一轨22能用以延长该第二轨24相对该第三轨26的位移行程。较佳地,该滑轨总成20还包含一第一挡件28、一第一操作件30、一第二挡件32以及一第二操作件34。其中,该第二轨24、该第一挡件28、该第二挡件32与该第一操作件30可构成一滑轨套件。
[0025]该第三轨26包含一通道用以容纳该第一轨22。
[0026]该第一轨22具有一第一上墙36a、一第一下墙36b及一第一侧墙38连接在该第一上墙36a与该第一下墙36b之间。该第一上墙36a、该第一下墙36b及该第一侧墙38共同定义一通道。其中,一挡部40安排在该第一侧墙38,且该挡部40相对该第一侧墙38横向地(侧向地)凸出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较佳地,该挡部40是位在相邻该第一轨22的第一侧墙38的前端f。所述前端f是远离该第一轨22的后端r。
[0027]该第二轨24活动地安装于该第一轨22的通道内。该第二轨24具有一第二上墙42a、一第二下墙42b及一第二侧墙44连接在该第二上墙42a与该第二下墙42b之间。其中,该第二侧墙44具有一第一延伸孔H1,较佳地,还具有一第二延伸孔H2。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挡件及一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安排有一挡部;所述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自一收合位置位移至一延伸位置,该第二轨具有一延伸孔;所述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第二轨;以及所述操作件具有一操作部可操作地允许该操作件带动该挡件自一第一状态至一第二状态,其中,该操作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延伸孔的一部分;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至该延伸位置,且该挡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挡件与该第一轨的挡部形成一阻挡关系;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至该延伸位置,且该挡件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挡件与该第一轨的挡部未形成该阻挡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是位在相邻该第一轨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是枢接在该第二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弹性件提供一弹力至该挡件,使该挡件回应该弹性件的弹力而保持在该第一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具有一致动部对应该挡件,且该操作件以线性位移的操作方式安排在该第二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轨,且该第一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轨与该第三轨之间。7.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挡件及一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具有一第一上墙、一第一下墙及一第一侧墙连接该第一上墙与该第一下墙,该第一上墙、该第一下墙及该第一侧墙共同定义一通道,其中,一挡部安排在该第一侧墙;所述第二轨活动地安装于该第一轨的通道内,该第二轨具有一第二上墙、一第二下墙及一第二侧墙连接该第二上墙与该第二下墙,其中,该第二侧墙具有一第一延伸孔;所述第一挡件活动地安排在该第二轨的第二侧墙且对应于该第一轨的挡部;以及所述第一操作件可操作地带动该第一挡件,该第一操作件安排在该第二轨的第二侧墙,该第一操作件包含一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设置对应该第二轨的第一延伸孔的一部分;其中,该第二轨的第一延伸孔可供一操作者的手指伸入,用以方便操作该第一操作部,使该第一操作件位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是位在相邻该第一轨的第一侧墙的前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是枢接在该第二轨的第二侧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杨顺和黄建立王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