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混练挤管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52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混练挤管一体机,包括调速电机、控电盒、真空泵、混练挤泥组件和机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达到在真空及特定的温度(如加热、冷却、恒温或室温)条件下,对常规物料以及易氧化、易吸附、化学活性大的物料均能进行混匀、练泥、挤泥、制管等一体化作业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使制管作业步骤简化、设备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空间场地占用小、减少或避免工序间存在粉尘(或有害气体)泄露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常规挤管设备的功能的同时,且具有直接用过湿物料制泥、挤管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降低制管的人工成本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部件为静置或低速旋转部件而无震动部件,因而还具有噪音小的优点。因而还具有噪音小的优点。因而还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混练挤管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尤其是一种真空混练挤管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耐火材料、碳化硅等制管生产过程中,混料、练泥、挤泥、制管等工序分别采用不同的、功能单一的设备,存在工序设备流程长、空间场地占用大、且工序间存在粉尘(或有害气体)泄露的缺点;再者,一些材料在混料、练泥等过程中还需要加热、冷却或恒温,有时为了提高制管的密实程度需要真空条件。因此,若能提供一种能满足真空条件、且能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混料、练泥、挤管一体化作业的制管设备,这种能实现制管物料进行混匀、密实、练泥、挤管等一体化作业的设备,就可使作业过程简单、减少工序间存在粉尘(或有害气体)泄露、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降低制管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主要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点,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满足真空混料、练泥、挤泥一体化制管作业的、且能使制管作业步骤简化、设备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减少工序间存在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混练挤管一体机,包括调速电机(1)、控电盒(2)、真空泵(3)、混练挤泥组件和机架(4),其特征在于:混练挤泥组件由一个圆筒箱(5)、一个四方形底座板(6)和位于圆筒箱(5)内的混碾挤泥构件构成,圆筒箱(5)的顶部设有圆顶盖(7),圆顶盖(7)的中心部位设有轴承套插装孔,圆顶盖(7)的轴承套插装孔的周围设有多个均布的螺纹通孔,四方形底座板(6)的中心部位设有出泥口(8),四方形底座板(6)的出泥口(8)周围设有连接螺纹孔,四方形底座板(6)之下固定有挤管模具套件(9),圆筒箱(5)的下端面与四方形底座板(6)密闭相连,混碾挤泥构件包括过料筒轴(10)、轴承套(11)、螺旋壳筒(12)、挤泥螺旋(13)、转动架筒(14)和碾泥轮组件(15),过料筒轴(10)为由中心立柱(16)、外筒轴(17)及固定于中心立柱(16)和外筒轴(17)之间的多个均布的直立筋板(18)构成的部件,中心立柱(16)下端部设有一个方轴插装沉孔及一个销钉通孔,销钉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中心立柱(16)的中心轴线垂直,方轴插装沉孔的中心轴线与中心立柱(16)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轴(17)上端部的外圆周处固定有传动输入轮(36),外筒轴(17)的外圆周的中部设有轴承凸台(19),外筒轴(17)的轴承凸台(19)的上、下端面处分别设有一个轴向受力轴承(20),轴向受力轴承(20)位于轴承套(11)内,轴承套(11)插装于圆顶盖(7)的轴承套插装孔内、并由螺钉经圆顶盖(7)的螺纹通孔固定于圆顶盖(7),挤泥螺旋(13)的上顶端设有与方轴插装沉孔匹配的、四方形的输入轴杆(21),输入轴杆(21)上设有销钉横贯孔,输入轴杆(21)插装于方轴插装沉孔内,输入轴杆(21)的销钉横贯孔内及中心立柱(16)的销钉通孔内设有连接销钉(22),挤泥螺旋(13)经螺旋壳筒(12)且与出泥口(8)位置匹配,挤泥螺旋(13)下顶端设有一个中心定位沉孔及多个圆周方向均布的紧定螺纹沉孔,螺旋壳筒(12)的顶端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导料裙边(23),锥形导料裙边(23)的外锥面固定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刮料板框(24),转动架筒(14)的外部与锥形导料裙边(23)之间设有多个均布的斜拉条杆(25),转动架筒(14)固定于过料筒轴(10)的外侧,转动架筒(14)为由一个转动筒轮(26)、一个中心部位设有轴承套过孔的圆形顶板(27)、一个中心部位设有过料筒轴过孔的圆形底板(28)、 多个从动轮(29)和两个水平的从动轮支撑环板(30)构成的转动部件,圆形顶板(27)和圆形底板(28)分别固定于转动筒轮(2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动轮支撑环板(30)的中心部位设有过料筒轴插装孔,两个从动轮支撑环板(30)均水平且垂直固定于转动筒轮(26)的内筒面,从动轮(29)位于从动轮支撑环板(30)之间,从动轮(29)的转动轴与转动筒轮(26)的中心轴线平行且均布地固定于从动轮支撑环板(30)上,从动轮(29)的轮面和转动筒轮(26)内筒面及过料筒轴(10)的外筒面均匹配相贴,碾泥轮组件(15)为由两个平撑杆、两个竖撑杆、两个碾泥轮(31)、两个U形耳板(32)构成的部件,平撑杆对称的固定于转动架筒(14)的外侧,平撑杆的对称轴线与刮料板框(24)的对称轴线异面垂直,平撑杆的端部设有一个四方形插装竖孔,竖撑杆的一端垂直插装在平撑杆的四方形插装竖孔内,竖撑杆的横断面与四方形插装竖孔匹配、且与碾泥轮(31)的转轴垂直,竖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U形耳板(32),碾泥轮(31)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U形耳板(32)上,竖撑杆位于U形耳板(32)之间的部位套有压紧弹簧(33),调速电机(1)固定于圆筒箱(5)的侧面,调速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有主传动轮(34),主传动轮(34)经传送带(35)与传动输入轮(36)相连,调速电机(1)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过料筒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圆筒箱(5)的中心轴线、轴承套(11)的中心轴线、螺旋壳筒(12)的中心轴线、挤泥螺旋(13)的中心轴线及转动架筒(14)的中心轴线均与过料筒轴(10)的中心轴线重合,过料筒轴(10)与轴承套(11)之间设有真空密封环垫(37),挤管模具套件
(9)由外模筒(38)、内模芯(39)、引管导板(40)及导板升降机构(41)构成,外模筒(38)为上端部设有连接法兰盘的圆筒,外模筒(38)内腔的上段为锥面,外模筒(38)内腔的下段为柱面,外模筒(38)的连接法兰盘的内径与出泥口(8)的直径匹配相等,内模芯(39)为上小下大的旋转体,旋转体的上部为圆柱状,旋转体的下部为锥台状,内模芯(39)下端面的中心轴线处设有定位销沉孔,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钰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