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世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39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控制屏、下料机构、硅脂吸取机构、上盖机构和运输机构;工作台与控制屏相连接;工作台与下料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硅脂吸取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上盖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针管注射器进行上料的功能,实现了对针管式注射器进行运输的功能,还实现了对针管式注射器注满硅脂并且上盖的功能,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了加工步骤,并且节约了成本。并且节约了成本。并且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热硅脂俗称散热膏,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和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用于功率放大器、晶体管、电子管和CPU等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及散热,从而保证电子仪器和仪表等的电气性能的稳定。
[0003]针管式导热硅脂生产时,通常使用硅脂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然后通过人工将硅脂生产设备上的硅脂注入使用针管式注射器中,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生产速度慢,无法大批量生产,人工操作无法精准的控制吸入针管注射器中的硅脂克数,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并且人工操作需要将注硅脂和上盖分为两个步骤,从而导致进一步增加工作量。
[0004]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针管式导热硅脂生产时,通常使用硅脂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然后通过人工将硅脂生产设备上的硅脂注入使用针管式注射器中,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生产速度慢,无法大批量生产,人工操作无法精准的控制吸入针管注射器中的硅脂克数,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并且人工操作需要将注硅脂和上盖分为两个步骤,从而导致进一步增加工作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控制屏、下料机构、硅脂吸取机构、上盖机构和运输机构;工作台与控制屏相连接;工作台与下料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硅脂吸取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上盖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运输机构相连接;下料机构与硅脂吸取机构相连接;下料机构与上盖机构相连接;上盖机构与运输机构相连接。
[000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下料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伸缩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下料斗、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杆、旋转页和下料辊;电机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工作台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与上盖机构相连接;第一伸缩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工作台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与下料斗进行固接;下料斗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
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旋转页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下料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硅脂吸取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旋转页与下料辊相连接;下料辊与工作台相连接。
[000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硅脂吸取机构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伸缩杆、第一机械夹、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板、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四传动杆、矩形柱、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推杆、第二机械夹和第四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与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机械夹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工作台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矩形柱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矩形柱与电动滑轨进行焊接;电动滑轨通过微型滑块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轨通过微型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机械夹进行固接。
[000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上盖机构包括有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五电动推杆、第三连接板、第三伸缩杆、第一滑轨、第一丝杆和盖盘;第七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运输机构相连接;第五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与第三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工作台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三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伸缩杆与第一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伸缩杆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滑轨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轨通过微型滑块与盖盘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与工作台进行焊接;第一丝杆与盖盘进行旋接。
[00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运输机构包括有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六电动推杆、第四连接板、第四伸缩杆、第二丝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挡板、双边滑块、第一滑块、第七电动推杆、第二滑块、第八电动推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第九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轮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侧边设置有第四伸缩杆;第六传动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工作台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与第四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伸缩杆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伸缩杆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双边滑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第一滑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双边滑块进行旋接;第三丝杆与第二滑块进行旋接;第三丝杆与工作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与双边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与工作台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杆与双边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与工作台进行焊接;挡板与双边滑块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二弧形块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一弧形块进行固接;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相连接。
[00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六传动杆侧边设置有内齿轮;第四伸缩杆侧边设置有微型齿轮。
[00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下料辊为桶形,底部设置有圆孔。
[00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旋转页为较软的硅胶材质。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为解决针管式导热硅脂生产时,通常使用硅脂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然后通过人工将硅脂生产设备上的硅脂注入使用针管式注射器中,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生产速度慢,无法大批量生产,人工操作无法精准的控制吸入针管注射器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和控制屏(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料机构(3)、硅脂吸取机构(4)、上盖机构(5)和运输机构(6);工作台(1)与控制屏(2)相连接;工作台(1)与下料机构(3)相连接;工作台(1)与硅脂吸取机构(4)相连接;工作台(1)与上盖机构(5)相连接;工作台(1)与运输机构(6)相连接;下料机构(3)与硅脂吸取机构(4)相连接;下料机构(3)与上盖机构(5)相连接;上盖机构(5)与运输机构(6)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其特征是,下料机构(3)包括有电机(301)、第一伸缩杆(302)、第一电动推杆(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一锥齿轮(305)、第二锥齿轮(306)、第一传动杆(307)、第一传动轮(308)、第二传动轮(309)、第二传动杆(3010)、第一齿轮(3011)、第二齿轮(3012)、下料斗(3013)、第三传动轮(3014)、第四传动轮(3015)、第三传动杆(3016)、旋转页(3017)和下料辊(3018);电机(301)与第一伸缩杆(302)进行固接;电机(301)与工作台(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伸缩杆(302)与第一锥齿轮(305)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302)与第一连接板(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02)与上盖机构(5)相连接;第一伸缩杆(302)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03)与第一连接板(30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303)与工作台(1)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305)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06);第二锥齿轮(306)与第一传动杆(307)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7)与第一传动轮(308)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7)与第三传动轮(301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7)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8)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9)与第二传动杆(3010)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10)与第一齿轮(3011)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10)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11)与第二齿轮(3012)相啮合;第二齿轮(3012)与下料斗(3013)进行固接;下料斗(3013)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14)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15)与第三传动杆(3016)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16)与旋转页(3017)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16)与下料辊(3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16)与硅脂吸取机构(4)相连接;第三传动杆(3016)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旋转页(3017)与下料辊(3018)相连接;下料辊(3018)与工作台(1)相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盖的针管式硅脂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硅脂吸取机构(4)包括有第三锥齿轮(401)、第四锥齿轮(402)、第二伸缩杆(403)、第一机械夹(404)、第二电动推杆(405)、第二连接板(406)、第五传动轮(407)、第六传动轮(408)、第四传动杆(409)、矩形柱(4010)、电动滑轨(4011)、第三电动推杆(4012)、第二机械夹(4013)和第四电动推杆(4014);第三锥齿轮(401)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02);第三锥齿轮(401)与第三传动杆(3016)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402)与第二伸缩杆(403)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403)与第二连接板(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403)与第五传动轮(407)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403)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机械夹(404)与第四电动推杆(4014)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5)与第二连接板(406)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5)与工作台(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407)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8)与第四传动杆(409)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409)与矩形柱(4010)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409)与工作台(1)进行转动连接;矩形柱(4010)与电动滑轨(4011)进行焊接;电动滑轨(4011)通过微型滑块与第三电动推杆(4012)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轨(4011)通过微型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4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4012)与第二机械夹(4013)进行固接。
4.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蔡世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