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34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乳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5~20%,乳化稳定剂2~10%,非离子型乳化剂2~20%,去离子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质量总和为100%。制备方法:将多甲氧基黄酮与天然油按比例混匀得到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将乳化稳定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水相;将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和水相混匀,得到混合液;采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发生器处理混合液直至混合液成为稳定乳液且粘度不再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可直接或间接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化妆品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lated Flavonoids,PMFs)属柑橘属水果中特有的一类黄酮化合物,以自由糖苷配基形式存在,呈平面结构。黄酮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3][0004]当四个及以上H官能团被甲氧基取代则为多甲氧基黄酮。
[0005]川陈皮素(nobiletin)和橘皮素(tangeretin)是柑橘果皮中主要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其他柑橘果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还包括5

去甲基川陈皮素(5

demethylnobiletin),5

去甲基橘皮素(5

demethyltangeretin),甜橙黄酮(5,6,7,3',4'

五甲氧基黄酮,Sinensetin),异橙黄酮(3

,4

,5,7,8

五甲氧基黄酮,isosinensetin),5,6,7,4'

四甲氧基黄酮(5,6,7,4
’‑
tetramethxyflavone),3,5,6,7,3',4'

六甲氧基黄酮(3,5,6,7,3',4'

hexamethoxyflavone),5
/>羟基

3,6,7,8,3',4'

六甲氧基黄酮(5

hydroxyl

3,6,7,8,3',4'

hexamethoxyflavone),和3,5,6,7,8,3',4'

七甲氧基黄酮(3,5,6,7,8,3',4'

heptamethoxyflavone)等。其中常见的9种多甲氧基黄酮的结构式如下:
[0006][0007]柑橘果实中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消除自由基能力,尤其在抗癌,抑制肿瘤,抗炎症,抗诱变等方面效果突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具有抗发炎的生物活性。许多研究证实,多甲氧基黄酮具有和未被甲基化黄酮相似的活性,如抗癌、抗病毒等,并且生物可利用率高于未被甲基化的黄酮。
[0008]专利CN201710570533.7及专利CN201710571138.0阐述了川陈皮素在制备预防心血管炎症药物及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上的应用。专利CN201710123220.7介绍了包括陈皮素、川陈皮素、甜橙素、5

羟基

3,6,7,3',4'

五多甲氧基黄酮、5

羟基

3,6,7,8,3',4'

六甲氧基黄酮、5

羟基

6,7,4'

三多甲氧基黄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制备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上的应用。
[0009]据统计,2016年全球柑橘产量达到1.24
×
108t,但全球的加工量仅为2.35
×
107t,不足总产量的20%。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工业的副产品,通常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柑橘皮渣的处理已经成为柑橘加工企业的头号难题。如果能够高效地开发和利用柑橘中的多甲氧基黄酮,对有效利用柑橘资源,延长柑橘加工的产业链,推动柑橘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0010]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都被甲氧基化,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在体系中分散性差。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最终的目的需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我们的身体有60%~70%是水。疏水性的多甲氧基黄酮难以被水相的人体吸收,所以多甲氧基黄酮的生物利用度很低,这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如果能改善其溶解性及生物利用率,将为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带来巨大的便利。而国内外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较少,自组装前体脂质体、用壳聚糖搭载川陈皮素以及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等。然而,脂质体制备成本高、荷载低,且其物质释放也较快;虽然SLN在包封率、物质释放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但其贮藏期间的多晶型转换会导致包封物质泄露以及搭载能力不高也限制了其应用。
[0011]申请号为CN201910209449.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载量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速溶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其速溶微胶囊粉是以功能性油脂、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精油为芯材,与蛋白类乳化剂壁材反应制备而成。
[0012]申请号为CN20181158422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多甲氧基黄酮的柑橘风味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多甲氧基黄酮与柑橘油混合得到油相混合物,然后将所述油相混合物与水和乳化剂混合,经剪切、均质,得到柑橘油乳液,最后将所述混合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多甲氧基黄酮微胶囊。
[0013]通过以上专利文献及类似方法制得的微胶囊粉末虽然能够提高多甲氧基黄酮的水分散能力和溶解量,但通常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14]1)对微胶囊粉末在溶于水后形成的乳液的粒径范围定义模糊;
[0015]2)微胶囊粉末在溶于水后形成的乳液不是纳米乳液,或纳米乳液粒径较大;
[0016]3)微胶囊粉末在溶于水后形成的乳液的稳定性无证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1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所有原料组分均是食品级,且均是可食用的天然产物或天然产物衍生物,安全无毒,无有机溶剂,绿色环保,味道好,乳液稳定,成本低。
[0018]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0019][0020]上述各组分的质量总和为100%;
[0021]所述多甲氧基黄酮指具有4个及4个以上甲氧基取代基的黄酮类化合物;
[0022]所述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中多甲氧基黄酮与天然油的质量比为4:1~16。
[0023]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多甲氧基黄酮与天然油按特定质量比充分混合,从而制得稳定均匀混合物。研究发现,上述多甲氧基黄酮与天然油的质量比范围是形成稳定均匀混合物、从而进一步形成高稳定性、50~600nm粒径乳液的关键。同时,本专利技术使用乳化稳定剂及非离子型乳化剂与水复配形成高稳定待使用的水相乳化体系。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加入上述水相乳化体系中可以制得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其粒径可控,稳定性好,可与水任意比例稀释。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多甲氧基黄酮具有低极性、较强生物活性等特点,选择范围和种类可以不作限定,可以是任何种类、以任何存在形式的多甲氧基黄酮,可以是粉末状,亦可以是油状,均可得到高稳定性纳米乳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上述各组分的质量总和为100%;所述多甲氧基黄酮指具有4个及4个以上甲氧基取代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述多甲氧基黄酮/天然油混合物中多甲氧基黄酮与天然油的质量比为4:1~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甲氧基黄酮包括川陈皮素、橘皮素、5

去甲基川陈皮素、5

去甲基橘皮素、甜橙黄酮、异橙黄酮、5,6,7,4'

四甲氧基黄酮、3,5,6,7,3',4'

六甲氧基黄酮、5

羟基

3,6,7,8,3',4'

六甲氧基黄酮、3,5,6,7,8,3',4'

七甲氧基黄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油为橄榄油、杏仁油、摩洛哥坚果油、鳄梨油、葡萄籽油、椰子油、葵花籽油、霍霍巴油、辣木油、蓖麻油、黑籽油、月见草油、玫瑰果油、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塔马奴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高稳定性多甲氧基黄酮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稳定剂为阿拉伯胶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单酸甘油脂类、聚甘油脂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酸甘油脂类为甘油辛酸酯、甘油癸酸酯、甘油月桂酸酯、甘油肉豆蔻酯、甘油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秦旭汤小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